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134|回复: 3
收起左侧

[新技术] 登月的故事 (每层楼一个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17: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69年7月16日,3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后进入月球轨道,在这里,派出2名使者转乘“鹰号”登月舱在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他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
. E( Q- Y3 n! Z3 \8 h7 Q
( m) e+ R, b  j" j遗憾的是,阿姆斯特朗眼前的月球世界是个没有空气、水和生命的“超级撒哈拉”。月亮女神和嫦娥仙女没有来迎接,吴刚也未捧出桂花酒,迎接他的只是深黑色的天空、棕灰色的尘土和一片荒冰而死寂的世界。
; O8 {, J8 ?. S, m% H3 j0 x+ B1 u. S$ y2 o% x) J9 f; r/ O
18分钟后,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穿着宇航服幽灵似的在月面“游动”、跳跃,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和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6 D' q9 R0 u7 ?& f6 V2 g' D# s) v
2 x; t* I/ d: m  `6 A& Y8 E: r
活动结束后,他俩便乘登月舱上升段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与由科林斯驾驶的、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挥舱会合对接。3名宇航员共乘指挥舱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溅落。0 V6 _# [' `0 q4 V. r
* [% N0 Z1 r: q7 {' M+ }
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宇航员们还在月球上留下刻有下述文字的“纪念碑”:公元1969年7月,地球行星上的人类,在此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的和平来此。
3 k# {- P6 E! F+ n' n
' G$ b. J+ Q7 H( x
: M. X" z- g9 C: f: s7 ]# a5 Q- x
[ 本帖最后由 qian300 于 2007-5-27 21: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6 收起 理由
qian300 + 6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7: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登月骗局激辩33年 人类到底有没有上过月球

登月骗局激辩33年 人类到底有没有上过月球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22日 09:03 南方网http://image2.sina.com.cn/IT/o/2002-07-22/1_2-1-13-7_20020722937.jpg
* b4 G! h1 l, x  人类登上月球的脚印叶是假的?
' w1 U) z/ @# [( b% a1 r- N  南方网讯 33年前的7月24日是一个大日子,因为美国航天员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后返回地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唱反调,称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象,全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弄出来的“登月骗局”,更声称已找出幕后黑手!姑勿论孰真孰假,激辩至今仍不间断。# ]% K; z- N) l3 L
  自1969年7月20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首次登陆月球的一剎那,就不断有阴谋论传出,质疑那个月球是假的,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厂景而已,月球表面的光影也只是电影射灯打光等等,一切有关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8 }2 h% D0 Z/ `" e
  国旗无风也会动: F; P0 r/ L1 i( I8 h! [
   http://image2.sina.com.cn/IT/o/2002-07-22/1_2-1-14-7_20020722938.jpg( D+ a! d3 b1 g; i8 W
  “登月骗局”这个说法在近几年又再被热炒,有名作家、电视节目以此作话题,连美国霍士电视(Fox Network)去年亦就此拍了一个特别节目,探讨美国航天员是否真的曾登陆月球,更令“登月骗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r2 N) D  |+ M
  “登月骗局”阴谋论的支持者提出多个疑点,由于说得有鼻子有眼,一度令外界哗然,不过,之后陆续有人逐点反驳,以还人类登月一个清白。' _0 P' C; }& `7 I
  阴谋论者提出最著名的一个疑点,就是航天员在月球插下的美国国旗,放手后国旗仍摆动多时,即表示现场有风,也即是有空气,显示航天员身处在地球。6 l; H% Z+ t& }
  但反驳者解释,那支是用铝金制成的旗杆,呈L形。当航天员插旗时,由于月球地质较硬,要用力扭动才可把旗插上,所以这个扭动再加上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震动,便造成国旗的摆动。
. x8 S# h6 V& u  而根据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的缓冲,国旗反而可以摆动多时而不停。( K$ F9 Q2 d/ m: `  }" I
  温度高无碍拍照" ?" c5 [6 M/ @4 t; R+ ^  ]
  阴谋论者也曾质疑登月照片穿崩,因为航天员影子长短不一及对象反射近距离强光,都显示现场有多过一个的光源。# @: ]1 h) h) T5 N& @9 D
  他们说,由于月球表面只有太阳一个光源,而且不是近距离照射,所以另外一个光源必定来自拍景用的射灯,引证了登月是假的。但这一说法又被否定,反驳者解释月球表面不平坦,才形成不同长短的影子。' [  ?& T1 c/ J- m' B( u
  他们又质疑月球上根本无法拍摄,因为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之下,气温可高达华氏250至280度(约摄氏121至138度),胶片早已溶解了。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航天员用的是特制菲林。% Y% O) l8 `. `# u
  其实,阴谋论者提出的论据很多时都以他们对摄影作为媒体的有限了解,而且对登月计划一知半解,故他们提出的其它疑点都一一被反驳。+ g3 A) ^; k% T. Y4 S) ^2 O& x6 I
  苏联必定会揭穿. {* p# r5 p5 E
  专业人士表示,“登月骗局”不可信,因为当时美苏是死对头,苏联一直密切监察太阳神计划的每一步,若发现不对路,必定会马上拆穿美国。
) O1 T! [) F1 a+ G+ u  香港太空馆助理馆长黄耀华指出,“当时美苏正处冷战,如果美国做假,苏联一定会乘机揭穿,而且苏联有无人驾驶宇宙飞船上月球,如果是骗局苏联不可能看不出来!”
' k8 V9 ~9 e) m! H  另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就是美国真的拿了月球上的岩石回地球,“那块月球岩石,交给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如果是假的一早就穿帮了。”一些“阴谋论”反驳者表示:“这些荒谬言论,对那些曾为人类登陆月球付出生命的人,是一种侮辱!”
% R7 B5 Z3 n& c2 N/ m) X9 V  骗局之父著书立说
( I  t1 B6 f. }: \  “登月骗局”的其中一名幕后炒手,就是被称为“登月骗局之父”的Bill Kaysing,他与英国一位摄影师David Percy撰写了《我们从未曾登陆月球》(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一书。
; v+ {2 f, O& I- f. d( M8 t: d  Bill Kaysing在1957曾在其中一间登月舱制造商Rocketdyne工作,虽然在1963年太阳神计划开始前已离职,但却自称熟悉太阳神骗局的底细。不过对照片穿帮的疑问,显示他对摄影技术完全是门外汉。他为加强著作的可信性,声称曾邀请多位匿名专家协助。
! w; _/ k% D; @( q* o  另外,身为皇家摄影学会会员、任职摄影师的David Percy,则以摄影专家的身分,指出登月照片中的破绽;不过David也曾被外间批评不懂摄影技巧。其它登月骗局的支持者,包括声称拍到太阳神11号上的航天员,在宇宙飞船内做假脚印的记者Bart Sibrel和自学工程师Ralph Rene。% d* z5 L( U- J5 R, e+ o
  疑点逐一击破
' o6 Y1 b2 C7 D/ U  支持“登月骗局”论据
8 e6 X2 d1 b/ i  G& g1 A  1.航天员放手后,国旗杆仍摆动多时。
) F& ~4 ~+ t' |% b) h: x  2.在太阳神17号电视传送画面中,两个航天员同时入镜,但两个影子长短不一,且向着不同方向,证明现场有不同光源。
; J% q' ?1 x* t  3.太阳神16号航天员John Young站在月球上向国旗敬礼时,背景中竟拍摄不到星星,而他亦没有影子。" L5 w- P) g8 _' x9 Y( W+ a
  4.照片中近景一块石头上面似乎有一个C字,分明是电影道具。
0 I; x6 f& k! j1 |  5.在太阳神14号和17号的传送画面中,航天员遮光面罩反射了很大的强光,那是射灯的反射,证明现场只是一个布景。! o! X1 l% y1 G$ q$ n/ W4 j. Q& f
  反驳“登月骗局”论据2 d5 S& {0 X  U4 z
  1.当航天员插旗时,用力扭动,扭动再加上铝金属制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震动,便造成国旗的摆动。在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的缓冲,国旗反而可以摆动多时不停。
; l2 y9 R7 i% N" o8 F! `! M- e" L  2.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影子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航天员用的哈苏摄影机,配用60mm Bio-Gon广角镜头,亦会令扭曲了原本平衡的影子。$ p  u. K% B/ a$ g) y6 `9 ?
  3.没星星是菲林曝光问题,若要拍到星星,月面上的东西都会曝光过度。没影子因为John Young并非站在地上,而是跃起了,在半“真”空中,所以影子距离他身体几呎外。4 j5 |0 w- k: o- u; ]. N6 F& k
  4.以显微镜细看,C字只是相纸上一条头发或衣物纤维的影子。. |+ C7 X; i' l/ i4 Y0 ^
  5.那个反光是月球地平在线一些恒久的玻璃状物质所造成。
- K8 L! S! j7 e" f, n" |  太阳神11号航天员
9 i6 A  G( O/ k: q: D   http://image2.sina.com.cn/IT/o/2002-07-22/1_2-1-15-7_20020722938.jpg
5 n5 m* {% L) ]9 V) m  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_; `4 M, J- J8 s4 V) |; l0 l
  出生: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现年72岁9 D- j1 K' x4 s1 G6 p
  学 历:南加州大学航天工程硕士! M$ S* E: B- g% G+ y- X0 I! e
  现 况:在俄亥俄州的农场过着退休生活
2 j, ?0 d6 N7 H/ H6 ]) V& {1 t) w  成 就:.第一名登陆月球的人类;
- s& `3 J6 g# }1 ~2 u1 g  Edwin Aldrin别名:Buzz
+ }' J; k6 x" W: A# ^0 S   http://image2.sina.com.cn/IT/o/2002-07-22/1_2-1-1514-7_20020722939.jpg
1 ~+ Q6 V# _! A7 E2 W- x  出生: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现年72岁  O. n2 V6 ]" i9 G$ L; D7 ]( f1 x9 z6 r
  学 历:麻省科技学校航天学博士学位
. ?0 ~1 ~& j& |  现 况:一九七二年退休,在洛杉矶生活2 h- w5 F2 P0 M; |* n  R
  成 就:第二名登陆月球的人类;
# j) ?1 x: g" F; A! ]( o% S2 ~5 J  曾撰写两本著作:《Return to Earth》(1970)及《Men from Earth》(1989)。+ v( q+ I, m( f1 L, j
  Michael Collins; q0 p9 T2 T9 v$ `" `6 M+ Z8 D
  出生:生于意大利罗马,现年72岁
$ L  S4 S: _/ H9 a3 J: o/ b  学 历:纽约空军学校学士
% H* y3 J" t: G2 a2 m  现 况:航天顾问及作者
4 L9 }  [" j0 ~) \  成 就:太阳神11登陆月球任务主机师;9 h0 o4 H6 O. d9 ?, z0 d/ ]) ?, C
  撰写多本著作,包括《Liftoff:the Story of America's Adventure in Space》(1988)。
5 `7 @" I9 ]4 O3 m1 f$ v  美国探索月球时间表
- Q/ O$ }/ v- [. C8 I. V5 n  1958:先锋1号(Pioneer 1)尝试飞往月球,最高去到71,700哩上空,即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三分一,但最终失败,返回地球。
5 c- V+ w, b' B. _4 Y% b  1964-1965:游骑者7-8号(Ranger 7-8)成功接触月球表面,传送超过一万张照片回地球。3 ?; I) p. P6 H7 I$ {& H: W% Q
  1966-1967:Lunar Orbiter 1-5成功在月球轨道打圈。
4 q: X3 @9 x0 h  1966:Surveyor 1抵达月球暴风区,传送超过一万张珍贵相片回地球。
% B& Z1 w2 U- h& a8 S; `  1969:人类乘坐太阳神11号(Apollo 11)首次登陆月球。
  Z# X2 N# k! W0 [- x  1969-1972:太阳神12-17号(Apollo 12-17)再次登陆月球。
, A- q* k2 R& O6 E, V( t) R  1998:Lunar Prospector到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太空任务,探索有否水源及天然资源;仔细量度磁场及地心引力,结果证实月球两极有水源。(编辑李髯)新闻来源:南方网综合 4 Z& E$ H7 d7 F, Q* @! S: u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7: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人类是否登上月球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壮举。 自称第一个踏上月表的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全球数以亿计的人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但是在美国,“美国人是否登上月球”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一位名叫比尔, 凯因的美国人写了一本《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他50--60 年代曾在一家专为阿波罗飞船提供发动机的公司工作多年。在书中他认为,诸多疑点说明了所谓“登月飞行”只是一个空前的骗局。如果登月飞行是假的话,那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用了什么手段来螨住了全世界数十亿人的耳目呢?凯因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在脱离人们视线后,飞向了南极海域,在那里将宇航员及指令舱弹出后坠毁,然后宇航员与指令舱被接上一架军用飞机,最后投入太平洋,让航空母舰捞回。这就完成了整个发射与还回全过程。至于登月场景、岩石标本完全可以在地质实验室假冒。而饭碗、晋升、奖金及威胁又足以使知道内情的从缄默。/ P: I, Q; A: D& G: Q* o( p! l! y
宇航员真的登上月球吗?美电视台自揭家丑
. Z8 T4 [4 i% e4 S    美国航天员登陆月球的创举以及整个登月任务,过去曾多次被人质疑是由美国太空总署假造的;美国霍士电视台上周推出特备节目,罗列了大批证据,指太空总署假造登月任务,令这个一度沉寂下来的话题再次火热,太空总署周二严词反驳,一些科学家更批评节目纯为哗众取宠博取收视。霍士播出的节目《阴谋论:我们的航天员有登陆月球吗?》,引用了大量论据,并以登月照片和纪录像片作左证,质疑太空总署是于美国内华达州一个沙漠拍摄“登月”过程。这个节目由参演《X档案》(此剧经常以政府隐瞒公众的阴谋论为题材)的男演员皮莱吉主持,片中质疑,为何所有登月照片和纪录片中,没有一张的太空背景见到星星;登月纪录片中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随风飘扬,但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起。
5 w% J# g, X" u+ \4 x0 u. H+ X    此外,火箭会在地面造成坑纹,但登月宇宙飞船的火箭并没有在月球地面留下坑纹;宇宙飞船降落月球时,降落位置一带的泥尘应被引擎喷气全数吹散,但航天员仍能在泥尘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节目还指登月照片上又有些不寻常的影子,可能是舞台的灯光造成。
% @& W" C0 Z# p" G: T    “阴谋理论家”凯盛在节目中甚至指,当年“太阳神”一号发生火灾烧死三名航天员其实不是意外,而是因为其中一位航天员想向传媒爆出登月的“真相”,因而被杀害。( e! k* u" S0 b( s: K8 p# K
    为何太空总署要假造登月任务﹖节目中的推论是,当年美苏冷战,美国太空科技落后于前苏联,因此要以假乱真,重振声威。) p5 r: m; X! ~0 X
    节目指当年总统尼克松向前苏联提供廉价小麦援助,以换取前苏联不道破真相。
) v5 R+ `/ P0 c3 v. M    太空总署发言人和一些著名科学家周二都大肆批评这个节目,发言人说:“单是讨论(登月阴谋论),已是对数以千计科学家的侮辱。”物理学家普莱则说:“这个节目是一小时的垃圾!”
2 m1 U0 ?9 R! |( j/ r    科学家也纷纷反驳节目中的理论,指出理论上,旗子在真空环境下仍可飘动,而且当时持旗的航天员也有摇动旗子。至于看不到星星,则是由于当时航天员所身处的位置,正处于月球的白天,太阳光令星星黯淡无光。太空总署也质疑,节目也回避了航天员从月球带返地球的三百多公斤月球岩石,因为全球地震学家都检查过它们,并公认它们非地球之物。: o; h, M& |+ h6 v- E6 E) c) g
    霍士电视台近年为抢收视,推出了一些备受争议﹑被指哗众取宠的节目,包括较早前的“真人骚”节目《诱惑岛》。总署官员也批评霍士电视台,并指他们收到很多小学老师的求助,因为学生们都在问电视的说法是否真确。
! Q; @) j. l6 [) o, i( P) C) ?) K美国宇航局:揭开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飘扬之迷- ~& ?. R7 D; T+ u/ V6 j0 p$ O
飘动的美国国旗使很多人怀疑登月的真实性。
0 v5 e  J; N( a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34年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当时,许多电视观众看到一面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飘扬,这使很多人不禁怀疑,人类第一次登月是美国政府制造的一个骗局,因为没有大气的月球自然也不会有风。直到今天,美国宇航局专家才出面澄清这一切。
+ `7 v% c% f' |
; ]" H7 b( ^% ?9 \; F* n  按照联合国公约的规定,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产,禁止任何国家声称对月球拥有主权。但当时美国政府却私下决定,要求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插上一面美国国旗。
; ]1 V/ [% x9 j0 y+ ^" `* M9 L! E' ~% M( O) j  N( |3 `
  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但让宇航员们为难的是,狭小的登月舱内根本没地方存放这面带着旗杆的国旗,最终,一位工程师想出了办法,将这面仅花了五美元的旗子绑在登月舱的一个梯子上。就这样,这面美国国旗被带到了月球上。
, d; i* b! [, m4 c! H! `- A8 `0 I- T
  美国前宇航员艾尔德林回忆说:“如何将旗子绑到梯子上的详情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当时并没有想到会那么难。”( I, D3 [! R  E/ \

% ]$ q2 {( f( H7 U  但当时这面看起来像在微风吹拂下飘扬的旗子,却成了人类是否真的登上月球的最大疑点。而了解真相的当事人,为了要遵守政府的保密规定,在人类登月34周年这天到来之前,一直保持沉默。
* u5 K: @! \, X9 j, t; c; e7 Y# C2 e
  其实真相很简单。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年负责登月项目的工程师汤姆·莫泽介绍说,宇航员们原本打算用机械臂把绑在梯子上的国旗展开,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点意外,国旗并没有按计划展开;因此,宇航员不得不用手头的工具设法把国旗展开,但却不小心把国旗上的纤维绞缠在了一起,这样就给正在观看电视的人们造成了美国国旗在月球上轻微飘动的错觉。    G' {4 E& `0 o! p2 B+ q" ]# L

; i: O9 Y) M  m2 t長篇:“阿波罗登月”是骗局??
9 q) f5 n7 Q' W: e2 \7 J8 D8 T9 Y0 o8 x& C# ]
  今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不仅许多报刊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而且立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密切关注。一时间,沉寂了一阵的关于阿波罗登月真伪的讨论再次热火起来。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难言之隐?各国新闻媒体颇有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采访的势头。- W& U! B- v* M; e, n+ N. l' c
  由来
4 v2 W6 l. U2 k; R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观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3 p1 l( M  f" X, {* c) F( X* `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 K  i  b% K  T9 q6 @  质疑( E1 U# P$ U4 \( n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5 C, L% O/ D+ H5 e3 @  g7 f  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 C& c0 {2 r& L
  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 p' N9 \9 V. T* Y4 [0 [: s  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4 K/ m: v7 _/ O5 {2 Q1 N  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 g! m. c( p0 S: ~* x
  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 ]4 E2 Q' t  U7 R* _" m- g  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他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 y/ e5 p8 r) M& F$ a* b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X# ?6 W- x1 X7 `5 d& F6 x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 X) c3 ]! F; H0 a% `- N4 b/ ?8 |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3 h4 \, {3 \$ F+ E6 o' z& m4 U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 k4 ^# i: B# s( W$ X' ?/ T$ a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3 `; G% _7 R- |1 p; g+ g9 h$ o, A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b* y$ |# Z/ o- h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5 r0 X( Y5 W! W6 E4 o/ s1 T' k! a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 Y8 ]- q( K9 P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0 X: d$ H% T, \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1月27日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7 D, |# }0 G! M$ y) H3 g9 Z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 C2 y& ?+ z" Z: D. j' g4 q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 P  M" V1 F+ l9 G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1 ?8 V; w0 `$ b) Q% t# g. }  月面白天可达到121°C,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66°C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n0 B+ Y- S/ ?+ T2 }2 A: `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1 j5 r) ?. N4 G) O  反驳
; p" \8 a/ ~- i; O+ K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 {0 h% P6 c& m5 C( K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R: x. Z2 V# Q+ _& P# n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2 T7 }5 r, |4 I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J' \+ `) \( g7 X7 B" ~8 k
  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 E+ w( T' E% l+ D( }  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 }5 B2 Z- A1 s7 I3 U3 Y0 _  在热烈的争论中,去年7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1 `( Y2 ]8 w7 F" z+ d  D5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我国提出将在2012年前后实现月球“软着陆”

      我国提出将在2012年前后实现月球“软着陆”
      近日,国防科工委发布了我国《“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首次公布中国政府未来的空间科学发展蓝图,提出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空间科学发展有六大目标,其中将参与中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计划,并在2012年前后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1 l0 K: E* s$ C: ?, U+ a    《规划》提出的“十一五”空间发展六大目标,一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将在今年实现绕月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2012年前后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2017年前后实现自动采样返回。     二是自主研制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实现我国空间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在黑洞物理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计划2010年发射上天,实现我国空间天文卫星零的突破。     三是计划于2009年发射“实践-10号”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研究。四是参与中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计划和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计划以及中法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计划。五是深化空间太阳望远镜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夸父”计划的背景项目预先研究。六是开展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科学研究。(记者 王大鹏)0 C1 o1 V, f/ G- q, [$ w7 }

; i8 c7 g& x6 z
“嫦娥一号”月球卫星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发射
    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日前,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卫星的相关情况。这也是该领域权威专家首次向媒体公布“嫦娥一号”发射时间和具体情况。
2 a1 ^. ^# [) t9 Q; k- n) O    张云川表示,发射时间的选择对于月球卫星来说是比较苛刻的。为了让“嫦娥一号”能够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找到最佳的角度,使它比较顺利地进入月球轨道,要选择一个最为有利的发射时间。目前“嫦娥一号”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按预定计划执行,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射。7 H; @1 U+ F0 g8 ?
    此外,对于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公布的“中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计划”进展情况,张云川也向记者进行了“独家披露”:目前两国在技术协调问题上已达成初步共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