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9437|回复: 59
收起左侧

[讨论] 四月专题-----设备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 14: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四月专题-----设备管理
, @4 I6 e; i4 R+ y0 E8 L. e关于各种设备在应用中出现的损坏,故障预防控制,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等,6 ]% S6 G) ]$ J$ D
您所碰的问题或者您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期待您的参与和分享
发表于 2007-4-1 1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好版主  支持 你2 C# R, s$ k2 v! h; V9 Q
起重机的管理不仅限于提供符合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起重机本身,而且还要提供使用操作条件和技术保障.起重机必须通过人员操作才能发挥功能作用 必须通过人员给予保养修理才能保证无故障状态使用. 其管理对象首先是起重机本身,其次包括对起重机技术管理  操作使用与维修的人员管理.只有通过对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对起重机的管理.  然后还应该包括与起重机相关的经济管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1 1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小型私营企业设备的管理几乎没有,机器只要能用就行,违章操作严重,有些管理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保养,大型,国营差一点,也好不到哪去,本地区机械行业的现状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应
发表于 2007-4-2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对设备的保护,个人认为保护设备的重要环节在于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的保护意识以及操作技能,因此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意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
- v# b6 j; f8 f保护设备不仅仅是操作人员的事情,需要整个公司形成保护设备的风气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2 2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设备管理=保养维修+操作手培训+合理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2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设备管理员日常工作之常规/ L4 p% E. g# b/ R- T' D. ~
    作为设备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应该包含两部份:) T% }7 P6 [; C+ P# }/ `
一、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它包含有以下内容:设备管理台帐,设备的备品备件台帐,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制订设备的检修计划。
) V; S- h0 P1 X% O二、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现场巡视,及时纠正员工的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对检修工的设备检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3 1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起重机使用现场,检查者利用人体感官对起重机进行全面的了解.; b7 ]# e' H' s4 w- i3 d2 Z
看.通过视觉观察对起重机被检查部位,或故障部位所处位置、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环境条件、技术状况、异常现象。
- V% [5 {( \+ g2 ~听,通过听觉分辨起重机被检查部位的运行声响是否正常,分辨发声部位和结构激振异常声响。$ p3 b7 v7 g$ J3 ]: e% Y$ M, {8 r& y
嗅,通过嗅觉器官了解起重机检查现场的气味,分辩是否有零件、元器件过热、烧毁的焦糊气味。
2 d) x5 T0 _) j( E2 h& l% {问,向司机、起重工、机组人员询问起重机机构、系统的运行状况,技术状况或者故障发生经过,故障特点和类别。司机对所操作使用的起重机工作情况和基本技术状况最熟悉,检查中的“问”这个环节,十分有利于对起重机和检查项目的全面了解。
+ W9 D- ^. F- B摸,通过用手触摸起重机机件和,凭触觉感知其温度变化、振动状况。
" t' v7 {2 h9 P4 G2 z0 u然后,对所观察和了解的信息通过思维加工整理,由此对检查要素(或故障现象)进行主观分析判断

评分

参与人数 2三维币 +8 收起 理由
et998866 + 5 好经验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原帖由 jianghuamh 于 2007-4-3 10:50 发表
, a3 J. {3 H+ ]% l, X* [- o起重机使用现场,检查者利用人体感官对起重机进行全面的了解.$ s" h/ x$ N! c9 l& U
看.通过视觉观察对起重机被检查部位,或故障部位所处位置、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环境条件、技术状况、异常现象。3 Q8 t# V& K2 i& w, h& B# B* j
听,通过听觉分辨起重机被检查部位 ...

% C  `$ [: g( a% Y& x8 a" ^设备故障管理: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要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发表于 2007-4-3 1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光要追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而且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大型企业一年一度都设立“设备管理活动月”,发动全员参与这项活动中来,以自查为主,设备管理检查多种方法的结合,以下介绍为几种方法
% m! D% C5 L1 A1 p1 ta.自主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5 Q3 D6 F- _7 F/ C
b.设备检查与现场环境检查相结合;: E# Q$ k7 A4 h- T6 y
c.设备检查与安全防护检查相结合;
% P! {, d7 f( W1 A/ w/ ^- hd.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
3 M7 T8 c4 p2 ?: S3 i+ J/ Q' j9 Ye.一般检查与各专项检查相结合;
+ G1 e0 Z4 z/ T3 D" W, p" f, K% o: k
例如:0 `" ]5 N1 l( ?) o4 Z% r; v/ {& E
一、制订设备管理活动月主题
5 Q8 W' p6 Q0 D+ O) A" P: n) ^二、目标(A类设备完好率、B设备完好效率,全部设备完好率)
  S; q8 ^1 O% y" u  G: h三、检查方案
+ H/ d. q4 P' q. w: _; n  q四、奖励及处罚方案* a, |6 M8 b; @7 q  Y$ G6 \6 i
五、根据检查结果,各二级单位上报整改方案及错施
! M/ B+ W. E5 D! x六、根据第三条进行复查
: K. G+ Z# d; {3 {七、总结、表彰。# @1 p$ O  W* E$ c# O. M( z
1 Y+ b5 [* d. w/ b
[ 本帖最后由 yinwd672040 于 2007-4-3 13: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4 15: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1、资产管理:保证财务、设备科和车间实物帐物卡三者一致!
0 v. m% J* E: ]& s- c/ r8 J
  B0 K, B+ A2 \9 q( W2 _2、设备管理的一生管理:4 n# t% \- ^# O" `# }) h

' X3 Z* B% k/ {' v1 k6 z; v2。1、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调研、选型和设备购置和安装。& I4 ], J4 x; p9 b
+ h  `, `  m& k$ G
2。2、设备的中期管理:设备帐卡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清洁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备件管理、设备大修管理、设备的故障管理和公用系统管理、在药厂还有精烘包管理。
8 I7 A: ^# Z5 X; n' V4 k# w4 z1 n) [" ~2 P' w* u1 s/ Z  c. w
2。3、设备的后期管理:资产报废、资产转移等管理
) z8 n6 D  M! ]' h2 X  w0 S' s/ W8 U3 g2 |4 g7 Z6 r
设备管理跑不出上面几个内容,具体看楼主的工作部门职责。例如:工程部,前期多;设备科,全部;车间设备主管,中期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5 0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我是搞设备管理的,怎么减少停机台时,降低故障率呢,我说下我们单位怎么做的。
5 g9 }' B" ~! F, F7 s1 每天早上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巡检,按照巡检规程把自己的分担区检查一遍。(检设备的润滑、异响、动作等). u7 a) G8 m0 d4 {7 w
2 设备操作者要在每天干活之前对自己所用设备进行点检,填“设备点检卡”。(检设备的润滑、油位、漏油、动作、电机异响等)
! ~7 }" M3 R# x* l2 r3 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人员解决后,要填写“故障小票”。(有设备编号、型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情况等)
2 c1 n+ s1 J( n' Q- @' D( Q4 月底机械员填写“设备单台停机故障汇总卡”。(把“故障小票”上的记的按每台设备一张填到这上)
$ @, M/ I9 g7 w5 根据“单台故障汇总卡”看同一台设备在一个月内发生3次(包括3次)故障以上,填写“故障分析处理单”。(填写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措施)
* B/ W. L) d7 W: l8 V6 月底填“故障分析处理汇总单”。(把一个月内填过“故障分析处理单”的设备情况汇总到这上。)
% m2 _' L. o" T2 T% s7 根据“故障分析处理单”的解决措施,填个“检修计划单”,对问题进行整改。$ g5 O# U! Z* P& Q5 W: N4 Y8 u8 G
8 月底报下个月的设备检修计划(2-3台),对设备进行有时间规律的检修。
" x& t  f7 z# @9 4、5月份,报下年度的大修设备清单。
3 Q8 c' O0 Z, ]+ o+ c0 q3 i* M大致是这样的,请大家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z6z6j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4-5 08: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2 设备操作者要在每天干活之前对自己所用设备进行点检,填“设备点检卡”。(检设备的润滑、油位、漏油、动作、电机异响等)
. y/ y$ A2 |! J) ]$ K7 g
如何保证设备操作者的点检的真实性" t2 m: ]. A. A) ~+ D$ G* T
/ v* x/ F7 p- p8 j& P6 |
我们单位也搞点检制,但效果不好:L
发表于 2007-4-5 13: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很希望听到宝钢的朋友和天津大无缝的朋友介绍设备管理模式和设备维修模式。
发表于 2007-4-5 17: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原帖由 z6z6j6 于 2007-4-5 08:13 发表& S/ J( ?# H3 V. l6 S

8 b! t; Z0 {3 G' F% ^% c如何保证设备操作者的点检的真实性
0 o  ^" [( [  H9 `/ I* r* n1 u
$ v1 ~. M% T# r* k我们单位也搞点检制,但效果不好:L
4 R! r: }% Y( L$ u4 H: n
这个我们这也不好保证,所以维修工的巡检和操作者的点检有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重复部分维修工可以看着操作者做完),起到监督和点检的作用。再一个就是每星期一早上,部里派专人到各个车间进行设备润滑保养检查,看看油位,油窗是否泵油,导轨是否全程润滑等,做不到的,先警告,后罚款。
  k! ]) M' G% b$ y9 t
/ _& N- r; O. S$ C[ 本帖最后由 drift27 于 2007-4-5 17:28 编辑 ]
发表于 2007-4-5 2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补充点:- e1 Y6 P) S' T* [$ g9 @
     设备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发生的周期,指定完善的预检修计划,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作好备件,出现问题,马上解决,甚至可以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予以解决。3 v2 p; P+ R8 H0 N
     生产高峰和平时的故障周期不同,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丰富经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6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第七章 设备管理$ \8 O. w* ~" M% N) n, L9 n
  本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P2 E2 ~$ a* `7 @
  1.设备管理的意义
5 o4 p5 A9 b% M4 y3 X& Y: G  (1)加强设备能够保证生产的正常秩序。在现代社会中,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由人们操纵设备,由设备来完成的,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保证工人身体健康,并为均衡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 ^! s8 V- K# M; [* r  (2)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由于机器设备直接参与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受设备技术状况的制约。同时,由于机器设备日趋大型化、精密化,设备投资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服务业中,机器设备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6 y: t6 t- \8 k1 k+ i  (3)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促进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设备管理,做好现有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生产现代化。: [6 N! w" T& T5 h+ ]
  (4)加强设备管理,有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由于现代化的设备需要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操纵,因此加强设备管理,必然要求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锻炼职工的科学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生产管理网上辅导二(第四、五、六章)% Y7 M8 Y* d$ L8 U& m, J, V
  2.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 I9 y& F# w" d0 D* G
  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员生产维修制度。
7 ~- f, q5 n* G* q' G& W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1)它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作为评价设备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达到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2)设备综合工程学是把与设备有关的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措施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的学科。(3)设备综合工程学重点研究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目标是搞好设备的无维修设计。(4)设备综合工程学把设备的一生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即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5)设备综合工程学强调关于设计、使用效果及费用信息反馈在设备管理中,要求建立相应有信息交流和反馈系统。% c' o6 b8 U, c
  设备综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设备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它强调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到设备的使用、报废进行管理。(2)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它强调设备管理工作由技术、经济、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3)设备综合管理是一促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管理。它强调设备管理是企业中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参与其中。' M4 ~& f/ T- l; m4 L$ L
  3.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 \, ^. |& ^3 z* O
  设备的主要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的有形磨损包括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对于使用磨损,要从合理使用、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着手。对于自然磨损,要从加强保管,如油封、防潮、防尘等方面入手。# F) K5 A. A' r6 o6 C
  设备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根据这一规律,在设备管理中,在正常磨损阶段,要加强设备的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在设备进入剧烈磨损阶段之前,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零部件;在初期磨损期要注意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化规律。
5 ?, k3 g# T( L8 Z' i* ]  设备的故障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磨损故障期。针对不同的故障阶段,在管理上应有所侧重:在初期故障期,要严格认真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按规定进行操作;在偶发故障期,要加强操作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在磨损故障期,要进行预防性维修,适时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
" t9 k* A" i7 K9 d5 F1 Y+ ?/ s  x+ ?  R/ t
  本章自测:6 s! O! {( h6 _& Y& V2 \
  1.选择设备的经济评价方法有( ) . O+ @$ |+ t% r" Q
  A.投资回收期法 B.费用换算法 C.复利法
4 ~/ G3 j$ f6 f  D.静态法 E.费用效率法
2 q; \3 O: x( p+ i! p: G9 g  2.设备从开始使用到报废为止经过的时间是设备的( ) % {. j( A. m9 Z; |  b) X7 {
  A.物质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折旧寿命
0 ~' J1 T- \- X% I5 n" H9 r  3.针对设备的故障规律,在设备管理上应当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5 Z) i3 B5 e! X* |' G* x2 f7 q9 W
  4.试述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
发表于 2007-4-6 0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设备管理制度7 m$ U  n$ R2 L; [0 @+ k. M
0 t5 j9 J- X! D; b0 E
一.        设备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认真组织检查,保证设备外观整洁、性能良好。
0 s; F- ~  I1 ]$ z, p  A6 s3 ?二.        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维护、月维护和半年(换季)维护。' ?2 u2 [* X9 j, p# ^' H
三.        日维护:对设备进行检查、擦拭、调整,并保持环境清洁。" f! u9 |& {) x5 n! \# S" e
四.        月维护:每月安排半天时间对设备进行测试和性能检查。
7 O+ \. V) d" E. J8 d五.        半年(换季)维护:主要工作包括检测设备技术指标,调整参数,消除隐患。# H' j& l4 p* z* T# V3 H
六.        设备的定期保养按各设备保养维护规程进行。  
$ S+ o* ^# o; ~5 R! ~七.        登记统计是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必须及时、准确,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Q0 B3 m" ^$ i. k
八.        故障登记:由故障排除人员填写并签名。主要记载设备故障时间,故障现象、分析、排除过程,结论及排除时间。
, q5 i: A. W& x8 `. }/ R
# d6 G9 m+ R% [: \                                                                                昆钢集团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于 2007-4-6 17: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个人总结的设备维护原则:首先根据理论的设计,进行设备的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同时根据理论的要求,准备生产检修备品备件;然后根据各部件的使用情况,不断的修正理论设计;最终形成符合本企业情况的设备维护操作流程。& A% S* [1 _! Z' a" c/ S
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没有时间进行检修;有时间检修的企业,又没有钱来检修。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纸上谈兵,真要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3 t% C' E7 }2 j3 O1 f! c8 ~4 U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的确如此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6 2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我是干化工设备维护的,在工作中体会到设备管理是一个综合问题,应该从设备选型、采购、安装抓起。在使用中要精心操作保养,检修时要认真仔细严格安技术要求做。
8 u! A% f8 j$ @; _( I: D     我干这一行已有20年,据粗略统计设备出现故障有50%是由于操作不精细、润滑保养不到位引起。30%是由于检修质量不高引起。15%是由于设备选型不对或零配件的采购质量不高引起。还有5%是由其他原因引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9 1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 ~6 }2 v  X- c' @* f: Y# Q
一、设备管理内容 7 k/ @2 S* ^7 j( Q( }+ n% Y. o
□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6 @" Y7 W5 D  o5 [6 a4 H2 y/ _/ b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 B/ C5 D" R/ e2 G7 ]□ 设备润滑管理 ! Q8 g/ R- H% w6 ^6 H! a
(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 I2 M. S' |0 ?  |6 X8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 * e" U+ i0 ?+ s$ t  h- `& B  Z
(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 4 @! H/ d+ T) V1 s+ ?
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 Q+ o  y$ s- B3 ~8 d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7 x# y# m4 T( u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
$ x2 B- @" z2 V% P2 h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5 A( R* d5 R: f- R: w& c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 g+ b0 f$ m7 r1 H$ N& P, s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 w0 [' n# {8 U6 o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 C( p9 i0 J& l(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 [6 \2 g/ u8 }' ]$ b7 L% R5 D7 @' a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6 z) J6 r% \+ t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 ]8 e: m, [4 N& l$ R+ c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z) n4 M3 }6 x* {; |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 o& D5 l5 J8 A/ J0 x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 U3 g3 R3 }* H/ C( T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2 ~( w: G5 d) M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8 i9 R7 c1 a. o1 {; X$ }. w* K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 H$ B& e: D) K7 w" x.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 k5 V7 O6 k/ j* O& S2 b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4 \  R- Z# ]" w, s6 G/ e  b"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 a8 p! I" |4 w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
- Q+ x+ H( \* b2 h& c$ G" [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1 N# x$ Z2 D: m(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 ~5 W* j4 r5 p! k+ r1 R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6 z% f" |7 _* S, h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
8 X( ^, S& V# U* |+ {0 z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7 w* ?* l# L9 a8 q9 l% Q* f
□ 设备缺陷的处理
9 x- ^9 [$ m# D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 @1 t1 s" z) o/ U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 " \" q6 f+ T; F; W, V0 C
察,注意缺陷发展。 : B, b2 R( I5 |. y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9 z. F0 q: O) N* W+ B4 v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 v4 V! C5 \, n□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 v, C. y, F' h7 S9 P1 k. R- E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 ~8 s$ w/ V9 X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 F" Y7 d, v- E$ I: q0 u7 @  s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 U: A# c6 R8 b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6 y  J6 p% l6 K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
8 h) P6 U: Z1 b8 W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 3 [: \- G2 e; O7 `! w) j
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1 m) a" A% }( e+ Z/ ^
(三)信息传递与反馈
! @4 T9 U" g9 c' R! M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 4 c6 J. x2 d' g
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
% f; ?! m2 f( e/ i+ e职巡检工。 / s, k- {: ?$ U, v. d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
% }! `' y& s7 R/ @  P# L, Q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 M3 M% i5 c7 O% {; \2 l: ^2 l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
, M- z1 Z7 k7 a: i" i$ c7 P+ w$ V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
% Z7 ~# j. U$ {3 s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帐之外,还应及时输入计算机,便于上级大公司机动 ; x& f- s+ v  ]9 W- x
部门的综合管理。
' l6 H! t. o) f(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9 g3 r6 @7 |% z5 f3 V& C; v! J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 K, u; M4 A/ r  \3 d. i' p$ H" T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
7 l9 P( }4 Z" P0 K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 {4 x0 A/ ?, |( u5 C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 R2 B; g2 D9 f+ Y, A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 `, |. M# C5 {9 V- H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8 ?, }$ c# l: y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 s) f2 Y; j& U' K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 D+ @- G7 Q/ u' g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 v& _$ q# }" C5 Y$ S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
2 G: \# Q4 @: C  s4 u备。 1 e7 O" b% t3 P; v1 h+ U: u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 b$ Q6 |- b) N! Z7 T: v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 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 备档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9 1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设 备 管 理 制 度
0 r: `, Z" d% ?' B+ H第一条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 s4 Y1 F3 s" {/ s# \
第二条 设备的管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健康,加强维护与计划性检修,依靠技术进步,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坚持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 x  Q$ J) q( T+ d% U5 G# z' b
第三条 设备管理有主管生产副厂长负责,生技部是设备管理的主要部门,并配置专职设备管理员(工程师),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对车间或班组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工作。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工程师还必备我厂主要设备资料。内容应包括:制造厂家原始图纸、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完整资料
, T5 B  A  J: ?: t8 M' H第四条 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性、安全性、技术监督完成等考核指标,列入厂长任期责任目标。
; b# j$ C) i# F$ v第五条 生技部必须做好设备更新与改造的规划、选型、购置及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购置重要生产设备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购置设备,应当由设备专责人员提出有关设备的可靠性和有利于维修的要求。
- W" e/ ^+ k; A8 K8 J1 G  @3 ]第六条 选购进口设备时,应当备有维修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 & \' b( Z1 C5 S5 L
第七条 生产设备应当建立健全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 f- |$ `! u/ b
第八条 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规程。 # S1 ~5 X2 v9 D/ h" t- L
第九条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动力、起重、运输、仪表、仪器、压力容器等设备的维护,检查检测和预防性试验。
- r+ J2 |  b! f# g9 Y  m第十条 设备的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执行检修技术标准,以保证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 f: y8 w6 k# a$ m3 M3 C& D; z
第十一条 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检安公司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计划。 . ~4 e; A  U  s* o5 ]; i
第十二条 物质部门应按照备品配件储备定额要求,合理储备备品、配件。 , T8 a3 B+ L" V; B9 u$ Q6 i* P
第十三条 检修公司各班组应当在保证设备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设备的修复利用,节约检修成本。 2 _) j& R( t* g* ]" ]  a
第十四条 设备的主管部门应当编制设备改造和更新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 f. r5 r9 C4 z" A, `2 Z& u7 X$ r第十五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6 |8 a$ S+ t5 [( Y3 [
1、经过预测,继续大修后,均不能恢复设备健康,不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
, J8 L2 u) x  r+ S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无备品备件来源的。
5 V: w7 w  J" S  a, W3、属于国家淘汰产品停止生产的。 9 X+ [3 ?& M# y0 ?! B- A
第十六条 设备改造验收后新增的价值,应当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
4 s$ S( U' m1 X6 f. [第十七条 设备报废,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办理报废手续。报废设备所取得收益,必须用于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4 ]) m. Z4 {/ G3 P* g0 K: r7 j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部应建立健全的设备验收交接、设备档案管理和考核制度。组织制定设备检修工时、资金、材料消耗及储备定额。 " m% Y* B' O0 r# B
第十九条 设备发生事故必须如实上报,发生设备事故,必须查明原因,并按照事故性质进行严肃出理。 3 Y1 {3 H% @) e0 `
第二十条 检修每台设备时,应指定管理负责人,管理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并由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者担任。 % V4 P; [8 O9 g3 x, A
第二十一条 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不定期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对作出显著成绩的设备专责人和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
$ }/ C1 o+ z  ?0 E) m8 `3 \第二十二条 对由于设备管理不善,设备发生严重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的,根据情节对分管负责的有关人员追究责任。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造成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职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我个人觉得:* y' F8 ~% ]; u4 C3 h
    设备管理包括:/ J/ P0 g+ ?+ I# x; u1 W. ~0 r
    一、前期管理(决策)2 f6 P+ T1 ]2 w, ]" }2 O
                1.设备选型& a  Z  V2 u( n2 X) A9 S! d
                2.设备采购
. ^3 d8 P& P. k/ K2 Y                3.设备验收3 n) N/ H- s) |
    二、过程管理(使用)
9 L6 I4 g% k; n+ v                1、使用管理
* ]7 p  o* t) r* X3 U3 Q                2、操作管理
5 o6 E6 C4 }) S1 B                3、保养管理
! ?/ J8 G- P* }; E0 O2 c4 K% f& x9 R                4、维修管理/ Y$ a" m/ m7 P
                5、配件管理  c/ u4 ]+ T* E$ L/ m% p" H
                6、改造管理
7 B7 z! h' V7 r) P8 j    三、后期管理(处理)
: Y0 l# p2 K3 X- a  p4 U" F3 O) z                1、折旧管理' ~# L3 b9 |) g* z' X1 S: t
                2、残值管理5 {0 b9 q$ W8 @' b
                3、更新管理
发表于 2007-4-10 1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设备的管理是门大学问,但由于企业一般以生产为主导,做设备管理一般不被重视,大多工作一是表面现象,如每天填写检查纪录,不是说日常检查没有用,而是应分不同时间段来填写,再者,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来做;做的较多的是消防员的工作性质,不能做到防微杜断,这也是企业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通常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设备没有坏,没有必要停产修理,大点的企业,备件库配件价值动则上千万,实际经常用到的不过是屈指可数的那几种,或者几十种,企业没有明确的设备管理概念,无论从人员配置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企业的真正掌权者很少懂什么是真正的设备管理,好的设备管理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z6z6j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4-10 18: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设备管理就是制度+人的统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