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7天前
查看: 2319|回复: 9
收起左侧

[求助] 脱碳问题/硬度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0 09: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材质:6Cr13Mo   规格:Φ1×31   原材料规格:Φ1.2      处理温度:1080℃     冷却方式:保护气氛冷却
' R7 i. v& K- g3 p工件热处理后测量表面硬度为:HV500-600,经过磨削后尺寸为Φ0.9mm,材质硬度为:HV650以上,我将工件抛成横界面,每0.1mm测量一点硬度均HV660以上,本来以为是脱碳,但是我将原材料磨到Φ0.9mm后再次热处理,工件表面硬度仍然为:HV500-600,经过磨削后尺寸为:Φ0.8mm,硬度HV650以上。谢谢哪位大侠能够帮兄弟一下,谢谢!!!!急!!!!
发表于 2007-3-30 1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原帖由 yinkang_2005 于 2007-3-30 09:52 发表
( E/ ^7 S, H& ]! D. |材质:6Cr13Mo   规格:Φ1×31   原材料规格:Φ1.2      处理温度:1080℃     冷却方式:保护气氛冷却
4 e9 F' x" s. A8 g* }3 \$ o工件热处理后测量表面硬度为:HV500-600,经过磨削后尺寸为Φ0.9mm,材质硬度为:HV650以上,我将工件 ...

8 o! I# D2 }8 k* O, ?6 C
# m" E# U* v4 _7 O我看你的介绍,似乎是你的测量方法存在问题, J* s8 v( L$ o# v
在圆上面测量,是会存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 |/ W7 `0 P& h你可以把圆表面磨平,再次测量试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wanglinyou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31 0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楼上讲的有些许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之所在,由于维氏硬度测量法压痕小,实际上圆柱面的影响可以忽略(因为磨削后测量表面有HV650以上呀).( W8 S" G% Z' J( v
我有几个问题点:5 S* ~. o+ o  w7 z
热处理保护气氛如何?即1080℃下的加热保温环境,是空气,真空还是其它保护气氛(气体或盐浴)?
5 \9 j9 |* s/ J5 F若真空热处理时,真空度过高会出现合金元素挥发的现象,也是导致表面硬度不足的原因之一,若氧化脱碳也会出现表面硬度偏低的现象;* N4 D: ]& O7 R( P& V9 r  @* n/ x
若为盐浴加热,所用盐的等级即盐中杂质会影响到表面硬度,尤其是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等,会使断面硬度出现低头的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wanglinyou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31 1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脱碳问题/硬度问题

请问,打硬度载荷是多少?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0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谢谢各位大侠的指导,第一,我们用的是氨分解气体即氢气和氮气保护;第二,柱面载荷是500g,内部平面载荷是300g;第三,我们以前用这种测量方法都没有问题,只是这次测量效果不理想。
* V* Q$ D$ G% `: d3 r& X# Q不过还是很感谢各位的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怎么没有人跟帖啊,着急啊!!先谢谢了啊!
发表于 2007-4-7 20: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你的测试方法绝对没有问题.7 M5 B0 E7 s) h' ~! S* t  m
有没有检查过金相组织,尤其是表面和心部的差异.& ^! h% v# V7 V$ p9 F
由于采用氨分解氢气和氮气保护,在中温区,表面有渗氮的可能性.表面渗入氮后,会很大幅度的降低表面的(渗氮区)的奥氏体化温度,因此如果这种现象存在,在该材质的通常淬火加热温度下表层是属于过热状态,因此表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多,会引起表面硬度偏低./ d! ~# c4 W6 [, \7 B% C3 W9 h) N2 d
% e8 ~; ^& q0 C' d+ N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分析一下表层的氮含量,是不是超出材料规格.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谢谢了兄弟,我会去试试的,另外,我认为可能还与表面的应力有一定关系的!- f8 X9 v% h  r0 b& e( u- @
不过还是很感谢。
发表于 2007-4-12 0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您把打点的间隔加宽试试。
发表于 2007-5-27 13: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回复 #1 yinkang_2005 的帖子

可以用快速冷却的方法再加一道低温回火消应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