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30 09: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4 ggxxgg 的帖子
这是我在 BAIDU 请教后 一位高人 是这么跟我说的, 不知道是否有道理哪 请教中--------4 [+ k0 u, S% I( L2 C
; w t9 M- i- i
Q235碳钢(珠光体钢)与不锈钢SUS304(奥氏体钢——0Cr18Ni9)可以焊接。不过,焊接时除了注意金属本身物理、化学性能对焊接性带来的影响外,还应注意两种金属成分与组织上的差异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I6 y! |5 _( f" j. L) V" k1 D) u0 C% u4 F5 ~% l
两种母材自身的问题:
- T0 y) h6 F" Y. K: }9 k+ _$ E珠光体钢:冷裂纹、脆化等 , `0 J5 W& K. U
奥氏体钢:热裂纹等
7 ^3 h! @( z0 t& U
$ u0 n$ ~% Z4 ]# N g) R特殊问题:
$ I* E" o, X! D+ U6 u. ~- g- T(1)母材对焊缝的稀释,引起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 g8 F: y2 L( t5 y珠光体钢母材的溶入,将稀释填充金属,引起其成分与组织的变化。 " _: {% u" |) G" F/ m
(2)形成凝固过渡层 $ y4 t% l5 [4 E1 g* F7 [
在靠近珠光体钢一侧熔合线的焊缝金属中,会形成一层与内部焊缝金属成分不同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的高硬度马氏体组织会使脆性增加,塑性显著降低,形成低塑性带,从而降低了焊接结构的可靠性。
# ?$ t ~! A2 a: H9 ]; E4 B8 F(3)形成碳迁移过渡层 ; b W8 \ t' J$ t1 B
在焊接或焊后加热(热处理或高温运行)时,碳从珠光体母材通过熔合区向焊缝扩散,在靠近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上形成一个软化的脱碳层,而在靠近熔合区的奥氏体焊缝中形成硬度较高的增碳层。 : H/ |: [" [4 H f
(4)接头应力状态复杂
7 @8 o4 E# k- s/ q+ F& Z. p局部加热引起的热应力、两种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残余应力(热处理无法消除此应力)。
3 \3 `6 X/ {8 w, v9 ?$ x
0 n6 }# W; G9 H; A' D& k3 B焊接材料:焊条型号—— E310-16 或 E310-15 ( r! @2 ~# M: N/ W( Z, S" c
9 I3 ^4 \/ s3 v a' z$ U4 u
焊接工艺要求:
- ?# c, K; x# l, I1、焊接方法 V L1 H, A: R. t3 `2 \8 R
用熔合比小的焊接方法,降低母材的稀释作用。带极堆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均可。 - m- K, P& ^1 U K8 S1 k9 u* k
+ j m2 J: Y7 f$ r, J
2、焊接参数
) n3 |; B- j# o1 N" G; F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小电流、大电压、快速焊。
* }! _+ r n# O/ l6 P
6 x" @8 A4 A3 C# J7 N3、堆焊过渡层
7 l u$ l- r. N- C5 Q T% Q焊接厚大焊件时,可在珠光体钢的坡口表面堆焊过渡层,过渡层用高铬镍奥氏体焊条或镍及镍合金电焊条(如Ni307)。过渡层厚度一般为6~9mm。 + z, q- \; R- e9 T9 F2 E
; v6 _; S. [1 {6 d0 P4、焊接接头一般不焊后热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