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012|回复: 0
收起左侧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篇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2 15: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篇)》
$ E5 T# X0 ?6 q$ |# @定价:54.00 元
4 y' j6 ]* h) m; ^0 X徐锋/ 施游/ 窦亚玲 等 - u( a* Q" g' D" u! X2 x
电子工业出版社
% B$ Y: p# R: ^ISBN:ISBN 7-121-00765-72 a7 [% z& s4 a; w* D& p: Q( j
开本:787*1092 1/16
, T8 @: n1 w$ r字数:486.4千字
) j( W8 W1 g# H5 g( ?9 ~, t印张:19 5 w, F! T9 \! P, {6 U
印数:80004 Z' X% @0 a: h: [
页数:289
! D( Z6 }# `; I2 V5 W版别版次:2005年2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u, u& A7 S7 ]  y: e* D/ A
3 R" `  x- x  J2 {2 K6 h
目录:1 s! Q  e/ e( M  x: z3 p# M
第1章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3 p2 o& @7 C. E' }( w1 `8 u
1.1 应用需求分析 13 ]3 B' w. i% B3 S! w
1.1.1 应用需求调研 1
3 q% z9 l, ^2 T* d+ Q- W  y1.1.2 网络应用的分析 3
: f! A8 I/ a, T4 W9 V2 U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4
  q& y: Q3 `. m. f, i' q- [" D6 d1.2.1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4
6 b( J5 e4 p" H9 G8 l7 n1.2.2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5
2 s/ K: a$ R1 u- \, c/ C1.3 需求分析 89 \5 c3 [7 }* k* f& C* x
1.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8' |* N: q. O  o1 L8 f7 y* g4 G
1.3.2 初步需求获取技术 9$ [! g) a% _& s6 g/ f. z) [
1.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产生需求歧义性的主要原因 9
, d( t/ U1 w& b5 r1.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 10' D5 K$ b2 `1 J8 U+ f$ @
1.3.5 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13
; A  J9 W" g, q5 D# b8 J( _4 W# Z1.4 例题分析 14
, ]2 T; z- V1 ^8 ^第2章 网络系统的设计 19
3 p2 e8 |; N; o8 O" \1 g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19* f; [4 v3 f1 t0 ]; W
2.1.1 网络产品 19! J3 v4 ~. |3 S) v5 I
2.1.2 网络技术 25
$ U/ X$ b  M! g: \2.2 网络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6
0 @( I/ |; W. b7 w  ?2.2.1 网络设计目标 26
! o2 J! I$ ]0 Z2.2.2 网络设计原则 27
* [$ B; u" ?/ O4 O2.2.3 网络设计标准 28: W% p$ X9 {; Y$ L! j. w9 y0 p
2.3 网络系统的设计 29
% u! F1 ?- K- n, a& m2.3.1 确定协议 29
$ Q3 \  l: R  Y3 T. k9 {/ |2.3.2 确定拓扑结构 30$ e* K$ F% V5 u$ E$ l
2.3.3 确定连接 33# y( x3 `: ~( w$ R: o" U" c; T
2.3.4 确定节点 34
) k  n8 o4 S9 e+ h& W2.3.5 确定网络的性能 346 Y9 S) `8 ?, X$ u5 Z% Y
2.3.6 确定可靠性措施 35' w" ^; d7 a- d, x% W7 B
2.3.7 确定安全性措施 36
* b9 B3 o8 T( \5 T6 f2.3.8 网络设备的选择 37
5 E% a& x4 F; g* i+ b( H/ V2.4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37
  u1 d* Y. _- p# x2.4.1 计划的制定 37
9 l5 o3 Z# M# n9 Z, a2.4.2 计划的实施 39
" C4 x9 _4 p+ N* R6 i) ~! W2.5 设计评审 40
7 f, m9 E( R1 v( n: f5 }0 M3 V: ~2.5.1 评审内容 40( g) d( `1 Q. u- a, A) u
2.5.2 评审的形式 411 c$ _  w' w* H- n* H; _8 q
2.5.3 评审的过程 41
" T# J* h# u* P2.6 例题分析 41
: c9 G% A- _' v: }1 S* p第3章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49. b( v3 ^% J2 A5 F# C
3.1 物理层测试设备 49
3 u( A- x2 [5 L3.1.1 电缆测试仪 49; S. m0 b! x, N7 ]7 p
3.1.2 网线测试工具 508 n" }: e& |( l
3.2 光纤测试技术 512 o: H, F3 q% y) d% M$ |
3.2.1 测试仪器 52+ J: _1 [8 m9 O& ^5 Y8 v: w! a
3.2.2 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53, ~9 T) V0 Q5 q2 Q8 s% V
3.2.3 光纤连接与链路损耗估算 54
' o& V9 g5 K6 {- e' O% g0 I" t3.2.4 光纤测试仪 57  l0 s3 D5 y' E) x! _6 g1 ~
3.3 网络监视器和分析仪 58
/ ~; w- D0 t) \0 D1 @3 i% C5 s# C3.3.1 概述 58" T% I5 P. ]3 [& w8 G' E
3.3.2 微软的网络监视器 59
. j# c, g# Q  }3 ]9 e3.3.3 Novell的网络分析仪 60$ C( j5 b$ P2 Z7 J' s" k
3.3.4 网络分析软件 605 ~+ q6 D* q: n# @+ B# U
3.4 过程监督 61' ?# Y9 `- @9 f" D3 |
3.5 测试标准 62: D% u& |8 T0 o7 O, H. A
3.5.1 我国的网络设备测试标准 62
, X% \* X, @  p5 L+ Z! r# O3.5.2 测试标准现状 62
3 x6 _4 ~8 B, j# x/ j3.5.3 测试标准与RFC关系 630 d. ?+ |+ \7 ^4 t- L8 r9 x) h8 v
3.6 连接测试 63
! A" B, I6 R+ o' `3.6.1 概述 63
" U; X! F' m8 {1 x" i3.6.2 电缆的2种测试 64
2 W' ~* d7 d8 L" ^" {3.6.3 物理连接测试 65
% i- ?: O9 u# G3.6.4 逻辑连接验证测试 66% ^, y0 E: T/ D" r
3.7 性能测试 672 S9 h8 _9 z  z7 E7 x% V' H
3.7.1 性能指标 67
# U: c( e+ D. Z( S" c) y3.7.2 测试工具 68
3 ~" ~: W- F7 T& R/ j; i. L第4章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71
3 m& Y' u3 n. u5 b2 I/ Q4.1 概述 71) S  c4 r; C$ p' p5 c- Q$ e
4.2 用户措施 727 \6 S7 y0 O2 h  u/ B  v7 I2 n! N
4.3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729 t( c9 g3 P" [8 B
4.4 备份与数据恢复 75+ k( l9 _4 G# D- J4 q8 K
4.4.1 网络备份系统 75# p/ ~# y6 R3 d3 K; Z
4.4.2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 779 F5 y. U5 ~. P, e1 H6 [
4.4.3 备份策略 77' r' {9 e+ y: f5 s3 y& i6 W1 B
4.4.4 灾难恢复措施 78
+ j. E, k4 C0 [3 ]4 Y4.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79) m! U  B/ q) ]  c, p
4.6 例题分析 806 d5 u) S" K9 T+ Z$ M$ l8 b8 b' j. H
第5章 网络系统的管理 89
/ {+ d- \, h( b3 t# p5.1 网络管理概述 89
7 j/ ]+ v3 e! [5.1.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元素 892 m  e5 r2 S: H9 c% A$ j
5.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89
9 n' L# T- y+ ~4 D5.2 网络管理协议 90
" p  j3 C& `' |- @1 P5 Q* `" h6 S5.2.1 SNMP 90
/ u& q2 _3 S3 j6 ~5.2.2 MIB 91
5 x$ _/ J5 @/ c. Y5.2.3 RMON 93
. r: B7 W; K' n5.3 网络性能管理 94
; M4 }/ \' G/ U/ c/ U) g5.3.1 网络性能分析 94( u' [; V1 K9 L+ C4 C* R
5.3.2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控制器) 95
! f- i; l1 K% D+ L8 Q5.4 网络故障管理 993 s4 z: Z0 l  d- ?0 Q. C8 T( q
5.4.1 常见的网络故障 99/ [( p+ W# Q  J* F" B4 W: g
5.4.2 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恢复 100
  r  U! @7 t. y$ X+ ^" @5.4.3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101! w3 a/ @' }, `
5.5 网络安全管理 105
- N+ p8 u! z* P9 G$ o5.5.1 常见的危害安全分析 1050 Y* m/ c  _( X
5.5.2 构建安全的防护 106
4 S$ q" w1 ^9 \. L: T. O* V% N$ s5.5.3 安全机制 1070 }" n. d& Q0 f7 x. G$ \9 p: E( L
5.5.4 网络防病毒措施 111' }# _  Y) Q" d  s, i, x- g
5.5.5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 112  I5 e7 i5 g7 }: _1 g
5.6 例题分析 115
& H5 V3 ~( N$ C: V, n' g第6章 网络系统的评价 117/ b  Q% m8 G7 p; [! K
6.1 系统评价 117- B. T8 I0 u5 p% ~0 e. b
6.1.1 系统能力的限制 117& o( [/ \0 j; t% S6 c0 T0 s& b! P! ^* f2 C
6.1.2 潜在的问题分析 119" A7 L4 W* [5 f8 g2 _
6.1.3 系统评价的要点 120
$ N3 r1 g& \! S; b3 Z6.2 改进系统的建议 123
. J! y# T2 p6 z" U# N$ V2 m  c6.2.1 系统生命周期 1237 |  a0 S  m/ B% v+ F0 b
6.2.2 系统经济效益 125
& I. B8 ~! q6 m* E7 _6.2.3 系统的可扩充性 127
( ~4 k: @7 c7 |0 T4 U. [0 @$ o  W6.2.4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1270 O' W2 z; r1 ]2 ~
第7章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129
! k; u+ Q, n6 c( Y8 G7.1 商用网络协议 1293 A7 L+ S+ F: |% M; }, h
7.1.1 SNA/APPN 129
8 O! _; }9 b; R+ _% P7.1.2 IPX/SPX 132/ y6 Q, g- ^% N2 x/ ^  L
7.1.3 AppleTalk 135
5 p$ b3 w7 f6 v) `( h  g' V/ C7.2 商务协议 137: }; ?: n3 T/ O" j! c  r5 \* o, y
7.2.1 扩展标记语言 137
1 t. y- l1 T0 r! Y8 m$ q7.2.2 CORBA 141; V% t  j: C8 N/ ^; H3 C
7.2.3 COM/DCOM 147, l3 y' R5 K3 i6 e
7.2.4 EJB 150
1 w, N8 \4 O$ \- s0 t7.3 Web服务 1547 e  ^4 b! C/ l+ v$ |: L' E
7.3.1 Web 服务相关技术 154
5 y; T, r% g! `+ W+ d7.3.2 Web服务的特点 156" n: ]/ s: r/ m! s$ p* V. z
7.4 可靠性设计 156" t8 \' G1 W6 ^( g1 M( }
7.4.1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157
7 Y. ^; ?' K  Y9 a7.4.2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161. j" v6 P. r/ ?+ o% ?  }
7.4.3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162
. t. }7 [" B9 O% v7.4.4 容错技术 1655 `2 Q  @' k* a
7.5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76 G) {( f6 }# @. ]1 v+ u1 q
7.5.1 远程访问服务器 168
; |# Y! O0 G; g8 j9 K% w! f7.5.2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 169
7 f! ]1 C6 M$ H7 x5 y6 b7 K* j7.6 多协议共存 170
. V! U: [5 L  m6 _( M. O0 _  n! l7.6.1 多协议体系结构 171* @' N2 M) z# p# _- x" D
7.6.2 MPLS的功能 172
4 `3 i  Y! Q$ n5 S- N7.6.3 MPLS的核心技术和组件 172: f# `& z7 l: R9 V' F/ E" S
7.7 地址服务 1737 E& S7 d5 v% |" n
7.7.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739 t4 U* c; V. Z$ F) N9 V
7.7.2 IP协议 1762 B) W9 r$ b' f  C4 B
7.7.3 IPv6技术 177! o: T. i2 s0 }- L' Q9 P) `
7.8 DNS系统 1803 p/ M6 B2 f+ r# F! ^$ Q
7.8.1 域名系统 180/ ^9 q' F, |7 e1 q" D/ m. I
7.8.2 DNS解析原理 180  P7 U% e+ b9 t1 Q- z
7.8.3 完全合格的域名 181
% R1 M0 j  O  e& J% \/ l8 M; M7.9 电子邮件 181
' q! [" T2 d! s* b) I  R7.9.1 SMTP协议 181
$ v1 S( W4 N: g4 H1 `7.9.2 POP3邮局协议 182' b; X" b; _5 R; m- u0 p
7.9.3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185
0 J! ~. I: i/ I7.9.4 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 186
( A$ V  @; {1 p0 ]' D% u+ P7.9.5 LDAP协议 186
, r9 @- h5 x/ Y% D7.9.6 邮件列表 1888 p" X: j5 ]2 q+ S0 J
7.9.7 WebMail 1899 o/ D. i* U# g
7.10 电子新闻 190% H+ Y4 n( A, m; k' Z3 A5 ~- H
7.10.1 新闻组概念 190" |5 W  C' I, S" o* k
7.10.2 新闻组和层次 191
% y6 x1 t1 R- t' Y4 f+ Y2 g7.10.3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91
  ?8 ]" _' s4 t0 {- P9 v. c7.11 WWW服务 192
6 L- I3 D) q5 D0 k! t, z7.11.1 WWW 192% S/ z6 p2 v2 f9 A  a1 k
7.11.2 超文本传输协议 1925 x0 v' z4 X5 t  P# X3 D
7.12 负载均衡 193
5 R7 D7 J8 l5 e1 \5 ~) M7.12.1 负载均衡概念 193/ Q9 t# v" q' s
7.12.2 传输链路聚合 194
( t" c) `( t. O. @  {7.12.3 带均衡策略的服务器集群 194
. Y1 B1 t& Q, v) v- t6 q7.12.4 高层交换 194
+ X' j3 d' {. i( k4 j1 q8 M: _7.12.5 Web内容智能交换技术 194
6 b* D4 l( ^; a, s# l9 I7.13 电子身份认证 196
; J  ?3 a! _1 [8 `7.13.1 电子身份认证 196
8 L' ?' ]( q8 j& w8 k7.13.2 数字证书 197
; t3 `, f  V4 W# K* A0 B4 c; K, `7.13.3 数字签名 197! o# k- f( P+ P. o7 K2 p0 A; G
7.13.4 公钥体系基础框架 197
+ J% s0 s0 k6 E, v) |; }( @7.13.5 认证授权 1982 m7 R( I; {  j3 B
7.13.6 电子身份证 198; S: B5 s; p0 b1 l! `- T
7.14 服务机制 199
+ ^3 C' p* x- Z, O$ N7.14.1 服务供应商 199
0 V5 y7 a: l# K$ Q. o7.14.2 供应商漫游服务 2009 U& p7 X# f* H- ]& f/ |/ C* t
7.14.3 拨号IP连接 2014 b& @* Y6 e- F% r
7.14.4 CATV连接 202- p1 _- ?; S' [1 N& P- l1 q% g$ D$ U
7.14.5 IP电话 205
5 X& e2 r* D. ?. z7.15 因特网广播 2082 j+ s& Q% f' V$ G2 d+ Z5 e
7.15.1 因特网广播的概念 208
, M* k$ U) q- a% |4 I/ u/ U% H, t7.15.2 IP组播技术 208
9 n* D! g6 c/ J& a+ a8 N0 s7.15.3 Internet组播主乾网络 209( Y7 N' T. [! K( `' S3 c
7.15.4 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209- o9 ?/ Y- E% E2 P1 I! h% F
7.15.5 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211
1 B: r+ w6 w# ^1 w/ K7.15.6 组播的高层协议 2114 D9 Y% j: D" _/ N2 q
7.15.7 可靠组播协议 2120 @0 F% p1 z" ]! c0 T0 q+ D
7.16 移动通信 212# t  F2 i6 u5 G4 ~, U& F  ~
7.16.1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介绍 212" B( d4 h' r/ G+ }; b7 Q
7.16.2 900/1800MHz GSM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2
: Z* T2 Q$ j' o" g3 W- t) w7.16.3 800MHz 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
  i( H! ^% J$ p  d  M2 P7.16.4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2139 H3 i2 T3 u- B* u
7.16.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功能分类 213
2 |4 w' f$ ~- J5 U' W' b$ O, ~7.16.6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频段分类 2148 i. r8 \8 T$ _' z; r
7.16.7 第四代通信技术 215; v% C. C$ C; q+ N# U0 a7 K. c( Y
7.17 EZweb 215
9 A" R+ \4 y+ @# i% Q! e7.17.1 EZweb概念 215
5 {# n, J7 h$ g9 q+ s2 G$ f7.17.2 EZweb业务 215% ]2 U6 Q8 x5 @; m- a: |+ g
7.17.3 其他无线技术简介 216
" @# D3 f' J% f, \% Y7.18 电子数据交换 216
& y7 ]; [, {3 z( E' h5 ~7.18.1 电子数据交换概念 216
- i% W2 N) u6 R+ P# P! M* D9 [7.18.2 EDI系统要素 217
' o& }. }; y. y+ G& L5 \: z7.18.3 EDI标准 217& Y6 i0 @# q% N& [
7.18.4 基于Internet的EDI 218
0 O: j$ l, g  Z7.18.5 Web-EDI 2181 D, Y% \* k' u
7.19 电子商务 2197 u6 @! V! z& K: o  O
7.19.1 电子商务概念 219
1 a9 B1 x) |& ^* t  i" o7.19.2 B2B 221% [7 ~# X4 h7 r3 B9 X# D
7.19.3 B2C 223- u" b$ c1 }$ g
7.20 电子政务 225
' c. `. d  \; d& j# h3 I7.20.1 电子政务的概念 225
# p- }0 N1 a' P* s/ A) m7.20.2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2258 c( l. U1 c/ C5 j% A
7.20.3 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 2266 y" q# h8 ]6 o, f1 U; T5 ~/ t/ j
7.21 主机服务提供者 227
- P& ]. R6 z$ D4 l% W; l  p5 Y- s7.22 ASP 228. e6 T1 ]- T, Q
7.22.1 ASP的概念 228
/ |' N, j1 W. ]+ W# E. [7.22.2 ASP模式的优点 229: J+ x! Y9 W& U% U: ~
7.22.3 ASP的应用步骤 229, r  _2 C- {! J/ u; R) |( y; d
7.22.4 ASP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303 H  s. N9 f7 J0 D
7.23 数据中心 230
4 n' l$ H; k& y# h, S+ I# k7.23.1 数据中心的概念 230! D) R( {  g1 ?3 |; s4 U. B; H
7.23.2 国内外IDC的类型 230% E% k6 M$ g8 ^
7.23.3 第三代数据中心 2317 j+ C5 r. e& }4 R; u1 ^! w& g; F2 l
7.24 例题分析 232
: p7 X- _8 f9 r( p9 v7 J: s第8章 网络新技术 2394 k! a4 F4 Q# i5 |$ |: G1 U5 k1 u0 \
8.1 光纤接入 240
" r2 @/ I+ ?! s8.1.1 FTTH接入 240; [$ ?0 _4 G% ]& t
8.1.2 无源光网 241. v$ v: z/ z4 n" Y9 B+ }/ L' H( V4 ^
8.2 无线接入 249, W( c' \% l; ]& \8 M5 N
8.2.1 移动电话系统 249
  M, ^- [- z( r/ v' @9 z8.2.2 无线局域网接入 255
( w; T5 s2 X* L; X$ Z; G! L8.2.3 微波接入 2588 u  Y" z8 a# R6 e" |4 n
8.2.4 卫星接入 266
  p9 Q$ t& G1 _: T9 J& z8.2.5 蓝牙接入 266, ^5 l$ f* Y" |  q! V3 a- |/ B3 i
8.3 主乾网络 267! M, {" K0 ?. j6 c
8.3.1 IPoverATM 267
8 L9 X: N" G4 J* t" }4 f8.3.2 IPoverSONET/SDH 269# G3 ~# P) G  w( M
8.3.3 IPoverWDM 272& N5 |* S  \9 f! v
8.4 通信服务 273
6 M, B3 K/ g* i3 O, ^, d/ W5 k1 @. Z$ {8.4.1 全天候IP连接服务 2739 r3 U3 H( N6 }' [
8.4.2 本地IP网 275
/ j$ H6 f$ f) F' `' }% ~$ e3 i8.4.3 IPv6 275; u9 E4 ^! z* I# |3 S! N7 E
8.5 网络管理 279
4 q1 t( {, F& n# F) F; ]8.5.1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279
+ ^1 a( I  t) E( n" F8.5.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280; w5 {5 c& i% Q! T* X& |8 F6 P. t
8.6 网格计算 282
) E% O" r4 P7 [$ q4 l9 d8.6.1 网格计算的概念 283
# I2 M  n1 U3 y7 O" a) f; I8.6.2 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284% M$ X: p: [# |1 Y, L
附录 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 287
% j% |" Z6 g+ O7 e参考文献 291- R) m2 l% w# G) Y, O3 ?1 ~3 z  W

0 T" t# y, N. h# w1 o7 H[ 本帖最后由 wch5557250 于 2007-3-23 08:11 编辑 ]
post-338720-1135168388.jpg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1.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2.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0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3.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4.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0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5.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0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6.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7.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8.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09.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0.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1.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2.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3.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4.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5.rar

1.95 MB, 下载次数: 11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网络设计与管理篇.part16.rar

1.12 MB, 下载次数: 1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