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4 13: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三、起重工艺5 I' h7 e& X% {( J' {3 U9 o9 v
静载荷
$ y7 G! X% D2 b4 W( J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的载荷。0 {- X* o; o/ @0 Y3 R* h
动载荷9 I b B$ L7 c; ]) ?+ t! \# }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震动、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所受的载荷。/ d" n9 R+ d2 w$ M6 y' {# H
动载系数
% B" ]! x. |1 r4 L: W! a物体在吊装过程中受到震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用一个系数值加以修正。通常用K表示动载系数。& i+ t- Q5 ~( J
不均衡载荷4 ^$ j+ j( a5 V' b' z
物体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捆扎、吊点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使吊点的中心与物体的重心不相重合,从而使载荷产生不均衡。9 r" H }# t( q$ `# {( s
不均衡载荷系数- c t% I- |3 c- Z! w
物体在吊装过程中,使载荷产生不均衡现象,用一系数值加以修正。通常用K1表示不均衡载荷系数。
3 t) ~7 N4 q5 m7 W计算载荷
m2 _8 R% p& b被吊物体质量与吊索具质量之和,以及综合考虑到动载系数、不均衡载荷系数的影响后,通过计算所得的载荷。
. \: ]$ ?; S2 @' C; E& y4 z牵引力
3 }9 G, l9 N6 P) T钢丝绳通过滑车组最后一个滑轮,并经过第一只导向滑轮后的工作拉力称为牵引力。- b+ t; S2 N" v3 `' O
阻力系数! t" }1 e" V8 x. y0 s' U
钢丝绳通过滑车时会产生绳索的刚性阻力和滑轮轴承的摩擦阻力,这些阻力通常用一个系数值加以修正,此系数称为阻力系数,用f来表示。
% ?. @/ ^: y- K+ \滑车效率
6 K. [1 X9 g5 A8 S v& j7 l被吊物体通过滑车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所得到的有用功与它所作的功之比,称为滑车效率。0 Z0 c6 H7 H- J' [- M
安全系数
$ l) \ o' n, l7 S* \进行工程设计时,或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为了防止因材料的缺陷和工作的偏差,或外力突增等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给予一定的安全值考虑,这一安全的倍数值称为安全系数。
9 y9 w* r% M: W ^2 U起重量
8 F/ C- J# r: ^8 q* U- T6 q被吊物体或被移运物体的实际质量。; c+ \0 Z0 [1 k- O6 m
设备重心& X" |: s3 l& K* i
被吊设备质量的中心点。
: M& P8 e( b* L$ |( i) m9 M9 j: u起升高度
8 y! A B& n! @吊具允许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3 @, `; b+ |: S9 t0 v, y
起升速度- ?9 K! @/ l( y7 H/ G
稳定运动状态下,额定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 F. q% g0 B- A* P5 n
幅度(回转半径)) v$ ]2 Q2 K& Y8 B
空载时吊具垂直中心线至回转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c) T3 l, {8 R4 |- W* b7 N
起重机特性曲线; y8 ?4 l( I5 P1 ~0 u# d
由起重机结构的承载能力、臂架的起重能力和整机抗倾覆稳定性三条曲线的包络线。
) n$ |. t; L; H. F/ j% t& Y吊装角& Y, M- K3 f6 X# K, L
被吊物件达到就位高度时,主滑轮组与桅杆之间夹角为吊装角(一般吊装角<30度)。
3 h( Y1 e6 F! H: @起重倾覆力矩
0 v& ^; y' z7 J9 A起吊物件的重力和从载荷中心线至倾覆线距离的乘积。8 c" R2 d9 T7 f, m# ` r0 e, |) E
桅杆倾斜角0 l6 D/ B; \5 S* @
由吊装工艺需要,桅杆与垂直线之间的一个倾角,称桅杆的倾斜角,一般控制在15度。
p4 ^ K3 G0 v% ~缆风绳地面夹角$ l5 h* Q) [2 [' s2 r$ s
缆风绳与地锚系接时,缆风绳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一般控制在35~45度。# r( i0 X7 j4 O3 Y9 n
绳索滑轮组, d$ i6 r% S6 v: @9 b O3 W$ r
改变力和速度的滑轮绳索系统。; {8 X9 \8 J+ b
绳轮比
5 W6 W% ^9 D( W1 T/ Z9 K钢丝绳通过滑轮时二者的直径之比为绳轮比(一般取值为30度左右)。
, ]( L1 x: I( S: p; w5 B6 l, _钢丝绳变幅% \3 b3 N1 F# }7 I
用卷筒、钢丝绳滑轮组带动臂架改变幅度。/ b* j2 i+ B! @+ x0 ~. z: v
钢丝绳插接
: j9 p# @* g% e) G! d3 N" w% G钢丝绳连接的一种方法。钢丝绳用作吊索时,需要经过人工的插接后才能成为吊索,俗称小接法。$ ]7 {$ ~& {. o3 \/ [6 \8 A2 z& m* t7 K
钢丝绳放绞8 C1 R2 I* l9 P3 d9 @/ f
整卷钢丝绳在放出使用前,为了防止扭曲、打结,必须有正确的松放操作,这一过程称钢丝绳的放绞。1 K& U' N- ]7 M0 h
顺穿法
H/ i+ M6 s% D; C钢丝绳的端头从滑车组边上第一个滑轮穿入,然后按顺序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最后终端在定滑轮上固定,此种方法也称单跑头顺守法。若滑车的门数较多,最后终端经过导向滑轮也进入卷扬机,称为双跑头顺穿法。
" L* N" J- L: d: ?' ~花穿法( F# k; a8 {) k6 d8 j9 L1 @9 B# c1 H
为了改善滑车组的工作条件,钢丝绳的端头从滑车组中问滑车穿入,然后按花穿方法经定滑轮和动滑轮后,使滑车组受力均衡。常规有小花穿和大花穿等方法。2 Y1 b1 @0 Z/ k) c4 r% E) e% x
进出绳角5 }2 `8 F, x4 ^
钢丝绳进入滑车组后,与滑车组钢丝绳索成一定的角度,称为进绳角。出滑车组称为出绳角。
6 u( S6 N9 `3 b9 |9 Z6 P$ r) ?装卸方法
: O, |1 Q5 v+ d2 O设备,购件或货物通过装卸机械,或其它起重机械装到运输工具上或卸到某一指定地点上的方法。+ J, R/ G7 A, o
坡道法装卸
# Z+ ~0 [1 L, z. ?6 h% U Z# m设备、构件或货物在装卸时,用道木或其它物件铺设一定坡度的斜面。再用滚杠等工具来进行装卸的方法。% }4 [. U9 e7 S$ Y N, \% Z3 Z
顶升法装卸
9 y5 s/ m+ k2 r% P$ h8 O) _设备、构件或货物在装卸时,采用千斤顶或其它顶升机械的方法来完成装卸作业。4 I6 ]6 U% h* @ p* {
提吊法装卸
+ ^- A& p5 N9 O) c3 H% `- k6 G设备、构件或货物在装卸时,通过起重机械的提吊来完成其装卸作业。5 r; \! y& D. }
浮吊装卸法
0 q- R( @& H/ L5 @设备、构件或货物在装卸时,通过浮吊起重机械等水上作业起重机来完成其装卸作业。
' Z0 I- N3 W) c b* ]拖排搬运" s: C& Z" V& b5 y; S- s
二次运输的方法之一。常采用拖排、滚杠、钢丝绳、滑车组、卷扬机等工具来完成设备或构件的搬运。
" t8 z% Q! \" W0 e' J h滚杠搬运8 v+ _+ R5 T6 w! F2 q2 B3 t$ O
二次运输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中小型设备或构件的搬运。常采用滚杠、拖排、撬杠等工具由人力来完成作业。* c- i6 |: T( c' O/ u% m& g
拖车搬运
5 r0 w, F7 ]6 z0 {* D' v, k利用拖拉机、平板车或其它运输车辆来完成设备或构件的搬运作业。) X* a* E, E! p4 V1 U* \$ Q! W
漂浮于水中运输
* ]8 D6 a- d0 o设备、构件或货物借助于木排或竹排靠水的浮力来完成运输作业,或者设备直接抛在水中,加上不进水的措施使其漂浮水中来完成运输作业。* y! j, ]! B6 S* ]5 ?% |
超限运输
; ]6 B8 F9 c8 C" V' N: J被运输的设备、构件或货物,其外形尺寸、高度、重量、长度超过了运输部门或交通部门所规定的范围,而采用了特殊措施来进行运输作业。
. g8 e6 y, E) w% \* ?超限运输许可证
; a0 _6 C: a' H, [+ \ p" Y8 l8 H采用特殊的措施来进行超限运输作业,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所发的证明。
& X4 C0 i# r) d6 |8 Z6 M4 G1 _+ z0 M桅杆竖立
# q6 F: h: |. I6 J0 a6 K. G桅杆通过起重机具或起重机械,按一定的工艺顺序,将其直立起来并加以稳定的固定,这一过程称为桅杆竖立。( O8 y: X# J# v# K+ f {. v8 c
桅杆移动# b0 |1 f8 m, _/ r# Y1 R6 ?1 ~
指桅杆已竖立后,或者已进行一段作业后,需要移动一个位置,则需要按一定的操作顺序,把直立桅杆移动一个距离,统称为桅杆移动。
( j6 \. {. i6 ]桅杆拆除; j( ]# X( k6 Q6 o \& Y N% O
吊装作业完成后,将直立的桅杆按一定的操作顺序,将其成为卧倒状态,并拆除相应的缆风系统。
L: w5 M7 Z+ @' E8 v9 g. x滑移法立、拆6 g- ?8 t) \. g0 O( n8 k* @
桅杆的竖立和拆除,是采用整体滑移法来进行的,并采用一定的起重机械象吊装构件一样的方法来进行,一端沿地面滑移。
! U% G' J' S: I* d9 d. p' ]+ X扳转法立、拆' ~9 w$ z6 B9 V5 ~5 f6 y) B. j
桅杆的竖立和拆除,借助于一定的起重机具将桅杆直接扳立起来,拆除时也采用直接扳倒法来进行,此方法称扳转法。
- Q9 S4 i6 Y. g7 h% v单转法立、拆
, `6 X! T$ N1 W9 ~* k, F4 i8 h桅杆的竖立和拆除,借助于已竖立好的另一付小桅杆,将其桅杆扳立起来,在扳立过程中,桅杆下端绕着支点作转动,直至桅杆竖直为止。
$ Z' Z, q# r) c, H. W7 G双转法立、拆
3 l7 v4 ]/ B: e/ {$ _$ W) i桅杆的竖立和拆除,借助于已竖立好的一副人字桅杆,其高度为桅杆高度的1/3,通过滑车组及缆风系统,使桅杆和人字桅杆同时进行扳转,当人字桅杆被扳倒时,桅杆下端绕支点作转动呈直立状态。
$ |3 v, o) `4 ~5 r5 E9 S& e9 b连续法移动 e& {* D( y i! t6 J
桅杆在移动时,其底座采用排子滚杠以及滑车组卷扬机来进行,使桅杆缆风配合控制其连续移动。) R' `5 H( C7 a* h3 Z# z
分段法拆除# E# Z3 G* i$ e2 p. ]. r j( J6 C
在桅杆拆除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整体倒下拆除,只能先在下部拆除一段或数段,然后再倒下拆除,此方法称为分段法拆除。$ A" y& I0 b% ` a$ ?/ t9 D
吊装方法( G: o4 G! S: u$ |
设备、构件或部件安装就位时所采用的方法。 z: i' \0 P* K+ g( P, J
分片吊装
6 L1 E) U/ B/ |3 W$ h设备或构件由数片分构(部)件组成,在整体吊装受到限制情况下而进行分片吊装。0 C/ m4 e8 v4 C0 s
整体吊装* X0 A8 c% L* x w O! R
设备或构件已经装配成整体后所进行吊装的过程。
, h* m d9 g$ `* r4 G# x分段吊装7 }1 m0 x$ E8 u- ^* d9 @( k
设备总体或构件构架由分段组合而成,要进行安装就位时,就采用分段吊装。5 B; ?- ^8 q! l3 O9 U( ]9 t' L9 ~
扳吊法(扳立法)
$ o! ]2 V6 m0 J0 B) o6 h0 S设备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始终在不离地的情况下,由卧着状态扳吊成垂直状态,最后正式就位固定。9 u% I! l0 h! |' U9 K
单桅杆扳吊法& r9 I' ^( U9 x( K% x% n
以单桅杆作为主要受力的起重机具,来进行对设备或构件的扳吊工艺操作过程,称为单桅杆扳吊法。
* W6 V, w. j; y: {" [双桅杆扳吊法2 x! \! o/ R+ w1 _
以两支桅杆作为主要受力的起重机具,来进行对设备或构件的扳吊工艺操作过程,称为双桅杆扳吊法。
" J, j2 N" ~& w斜坡滑移法
- i1 |& F# H D设备或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就位高度的差异,必须搭设一定的斜坡,使设备或构件沿斜坡进行滑移安装就位。
2 Q/ H# u F" L) ?0 }( Z提吊法(提升法)% x% m" A! y! {" q* A T1 T
设备或构件通过一定的起重机械和工具,使其按一定的方位和要求进行起吊、滑移、脱排、提升等过程,就位于规定的位置上。. `- @9 ^; Z9 _0 n {5 Y
顶升法% F" w0 J' M0 a% m: w- P
设备或构件通过液压顶升或机械顶升机构,再结合一定的起重工具,使其达到安装就位的目的。
0 I. _& r5 W3 C% U双桅杆滑移吊装法; c! Q. ~& q& R, m9 L. M/ [
通过在基础中心线的两侧,竖立两根桅杆,配合滑车组、钢丝绳、卷扬机等起重机具,将设备或构件进行提吊就位,即双桅杆滑移方法。
4 F8 ?8 Y; q1 X单桅杆滑移吊装法
. i3 y4 F. C5 P9 r+ l8 s一般在单桅杆竖起后应有一个10度左右的倾角,通过滑车组、钢丝绳、卷扬机等起重机具,使设备或构件进行提吊就位,即单桅杆滑移吊装法。
; U6 Z& P, _1 Y扳起法吊装(扳拉法)
G9 W- n$ p9 e7 T% t2 ~' q设备或构件借助于桅杆、滑车组、钢丝绳、卷扬机等起重机具,使设备或构件绕一个支点作转动,达到安装就位。
9 g' N& o- b7 D5 _& {. c扳转法吊装(双转法)3 w; O- u) C1 O0 b, V& p& B' c" y
设备或构件借助于桅杆的扳倒而围绕一个支点旋转就位,即桅杆旋转倒下的同时设备旋转起立的过程。$ ?, ^& R; C% e# x
倾斜单桅杆直吊法
' Z' q+ [/ U- O; B) t类似单桅杆滑移吊装法。适用于细长型设备或构件的吊装。6 ^. b3 J0 q) ]! n0 I, D6 r
气举法; `7 l1 ?3 y7 L8 K
通过一定压力的空气,使其设备或构件能随之升举,直至到达安装就位的要求。0 u1 G# N5 ]/ }$ c$ @
共铰座双转法
! B# k" i. {7 Y采用人字桅杆的旋转铰座与被吊设备或构件有一个共同支座,回绕这个共铰作双转运动,即设备或构件逐渐起升过程,同时人字桅杆作逐渐倒下的回转运动。
3 t4 [ {5 A. [0 vA形桅杆共铰双转法. ^: ~6 i5 H. m2 E
A 形桅杆的两个端脚和被吊设备或构件有一个共铰,当A形桅杆绕铰作旋转倒下的同时,使设备或构件回绕铰作旋转扳起运动,直至安装就位。' U8 h; `' n- F" @/ W# W( {/ e
无铰座单转法
5 T( j9 v- f* X# S! W设备或构件在起重机具作用下,围绕一个支点作回转运动时,采用卷扬机、滑车组、钢丝绳、地锚等措施,使设备或构件在无铰座情况下作回转运动而达到安装就位。/ I% P* ?1 X+ q* O$ b; ^* D
无锚点吊装法(无锚点吊推法)' S+ L6 W7 q* U3 h& S, g. a
采用框式门架桅杆与被吊设备用上下两套滑车组相连作为推举过程沿着铰链作回转运动,最后扳倒门架桅杆使设备达到安装就位的目的。! u! P" v/ m$ t' @' n0 z: p
双机抬吊法
1 y: y4 u* }% _. |* ]4 n设备或构件采用两台起重机进行抬吊就位的方法。5 [7 h* f: {5 R
三机抬吊法
6 |" x, d1 C/ [% M _' y5 u9 W4 t0 K设备或构件采用三台起重机进行抬吊,其中两台作为一端的吊点进行抬吊就位的方法。7 l) F) p# L$ N: T9 K
正装法8 {; ?! x1 w: [. Q; m8 X
设备或构件按工艺图纸的要求顺序进行安装,或者由下至上逐节逐段按顺序安装,此种安装方法称为顺装法。0 R8 M l& \. e; _
倒装法
* H5 n8 p4 [( `9 l& U+ J! ^5 G设备或构件在安装时,受环境或机具设备条件的限制,其安装顺序与工艺图纸的要求顺序相反,或者由上至下逐节逐段的安装,都称为倒装法。) I3 m% x1 U; G: P, j* [7 E: J) L
空中翻转法- m% E& E; B# Q1 F& X' c( A, Q
设备或构件在起吊时借助于起重机械和工具的配合,使其方位或位置进行颠倒的空中操作,称为空中翻转法。2 A7 B$ s: n" M* W# t. C1 ?# _- r
转子穿芯' x$ ?: Z# s! o, Z0 r# C7 k3 o
大电机的转子穿入定子中,或其它机械的转子需要穿入一定孔内等难度较高的吊装工作,统称为转子穿芯工作。7 O% p* a; s: T t( r$ M
单吊点
8 ^7 f; ~! r0 N$ Q( P, ~% _设备或构件在起重吊装中只有一个主要受力吊装点,称为单吊点吊装。
( _) b, l4 h8 x$ N双吊点* h, P- o. y1 U7 l9 N
设备或构件在起重吊装中有两个主要受力吊装点,称为双吊点吊装。8 i& F3 i |8 s# @. X
多吊点4 Y# ?. w& k1 t9 d
设备或构件在起重吊装中有几个受力吊装点,称为多吊点吊装。
A2 i9 g, r+ E高空平行移位法/ l% J# ~& a+ o5 E
设备或构件吊装到规定高度后而无法直接就位时,需要平行移位才能到达安装位置,统称为高空平行移位法。5 b, y# m1 }; h4 c2 j' b0 z' L
高空转角移位法- }1 u5 z. \" S+ W
设备或构件吊装到规定高度后而无法直接就位时,需要转角后才能到达安装位置,统称为高空转角移位法。
2 q5 m3 {+ Y' {. Y# Q; U0 t+ a直升飞机吊装法 u3 V# ~- x) G3 i, R
利用直升飞机对设备或构件进行吊装就位的方法。- v2 F: o) v, m& ~$ G
直立单桅杆夺吊法6 {4 K2 C& s. d
设备或构件通过单支桅杆和滑车组等索具配合直接吊装就位(常适合于桥式起重机的整体吊装)。, E3 g3 u# u1 q! L" W5 s. f
天车加辅助梁吊装法
u% @) B% q5 w5 r: |3 P% m* S两台不同起重量的天车,利用辅助梁加以平衡的办法来抬吊设备或构件。
" C- @, \/ _, h. r- v天车加单桅杆吊装法+ Y7 C" G! v& R' a4 A3 x
对超重的设备或零部件,可采用单桅杆与天车抬吊的办法来进行,此方法称为天车加单桅杆吊装法。 L. B8 V* Q' z+ J' l0 G& K
架空索道吊装法(走线滑子吊装法)(绳索式起重机吊装法)
, P, l0 _( i' W7 o对吊装跨度较大而重量不大的构件或设备,可利用钢丝绳在空中架设,两端加以一定拉力作相对固定,中间由滑车组加吊钩进行的吊装作业。( N* H& W' l5 p$ R3 m
试吊
* C" |1 z, \2 Y1 Z$ {, u设备或构件在吊装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在正式吊装前进行一次试验性的吊装,以检查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 |) I' s7 c$ `! r7 e; o& x吊装工艺# N7 Y0 C& @' N" o' ^) Y; s
吊装作业的操作技术。
( p ]7 @' q4 Q3 H吊装时间
; ^+ e. u/ ^# {从发出吊装令到吊装就位所经历的时间。" n; n$ u' J) |
吊装就位
# D& A3 U& {! d将设备或构杆等吊装件平稳安放在基础上或预定的位置上。
5 p. A+ r" `' C f找正& X- X8 E1 x6 R8 b
在纵向和横向校正设备或构件安装的位置偏差。4 G4 t$ c' T) [# u( T! W. H
找平& r/ S& G/ A. C' J/ w* {3 J' O
校正设备或构件,使其平整地安置于基础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