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1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18楼
, a/ {% X' p1 a0 n/ t+ s看了一下图纸,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n; h6 o8 U- B: |5 H& N
1.12.5的圆中心位置不用标注,因为你画了中心线。应该标注的是25。而且只用标注一处。" C% }9 W4 ~9 J. J
2.圆的中心位置尺寸15应该标注在右侧视图。- f" e; \3 U) [
3.建议将两圆的中心线相连,这样就只用标注2-Φ13。
+ T3 x8 A; V7 A* z8 b& s: Q. _4 f4.左边的视图有问题,看不到两条线的。( E8 W/ y ?9 G
5.右边的视图标注有问题,31.2和104.5的点为假象点,所以应该将标注点取为形体边界的引出线(细实线),来标注这两个尺寸。
3 N) V) J5 N; V$ p* M6.板的厚度没有标出。
) m+ y- H' D3 i: Q2 m; i+ x% V而且这图好像不太规范,因为根据你的图没法下料。所以我记得外国的板金件好像一般是要标出原长的。所以你这样的标注方式没法让人加工,只能说是表达清楚了零件的外形。
6 L5 \0 M6 B0 C1 o( r
: R# }8 U4 e8 u$ E! F" h2 z+ M
* c/ i1 l; f# p8 U% a21楼
2 h% s+ m& M* h% O6 V) z1 z J问题:
4 t* {' X! ^9 w0 q* x0 s1,12.5尺寸不能标,应改标一个这个图示位置的长度尺寸即可.
. y4 B/ N: }. M" D0 ^6 |. X2,板材厚度没有,也可不在这里标注,但要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5 p! o$ A0 h3 Y3,左图中37这个尺寸应改成角度来表示的要求,如果有37这个要求的话,只有用方框框起,一标提示,但主要是角度.
5 B- C5 C; b) g% k! }/ _$ j: P4,主视图中的一个15的尺寸不要,应改用两孔中心尺寸和一个基准尺寸.
' Q; H, i' d" {% |1 w3 S8 o* P( {5,13这个孔只表示一个用2-?13来表示即可.8 A/ D/ t0 ~6 a2 _
6,左图中的投影差孔的虚线,表示不全.
7 `% H0 A: o+ j2 J. W }4 x2 _) g7,折弧半径,不知是里弧重要,还是外弧重要.% w% v& w1 q/ K2 `& o5 `
8,主视图的折弧线错误,同侧应只有一条折弧示意线.) ?9 M* x2 F5 f
9,通过上面8条,说明你还得努力学习!!!!!!!!!" d$ W; {1 A, B b: ]
; O+ C @' J; I7 U9 a, [+ z上述两位朋友说得很不错,但有些地方还是不敢苟同,谈谈自己的看法$ V7 Q+ D, W( h2 G% L' `
) I& y2 O4 N$ u( t+ I3 I) Ja、还应该增加一个展开图;: _) e% W2 B' ]# _
b、左视图中的过渡线制应该有一条,应该是细实线;" M9 ]7 j/ m1 O4 X
c、弯折角度应该标注出来,这是个很重要的工艺参数,相反31.2和104.5有一个尺寸可以增加括号表示参考尺寸;7 F" l( N/ B3 y1 |
d、Φ13应该加上"通孔"二字,左视图中最好增加虚线;
}- u) N% g2 _e、应该标注板厚(t=?),或者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 S- o8 |6 l$ x1 o8 V' u( v$ ?f、板的宽度缺少标注;" j) D/ r+ A, l s+ Q
g、18楼所说的第5条 5.右边的视图标注有问题,31.2和104.5的点为假象点,所以应该将标注点取为形体边界的引出线(细实线),来标注这两个尺寸。这个确实应该是这样
# D6 O: U0 Q e. V7 W; i/ h- C- A! V Q/ g( Q% I
21楼第3条所说的 37 尺寸增加方框,这个是不对的,不应该增加方框,方框通常是在有位置度、轮廓度、球度等要求的地方才能标注,表示理论正确尺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