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8天前
查看: 2083|回复: 3
收起左侧

[分享] 17个管理故事引发的管理理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8 1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 用人之道
! m( N/ \9 d# I. j& V" w  ]# E: l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1 m8 p3 g4 E5 u+ S% V3 I7 q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9 r" `+ B: F5 i# P9 w1 ^0 Q7 s( k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5 R  r0 n( t  M/ u
二、 鹦 鹉# @8 _) F' @, ]$ f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 {- Z: i8 z* Q, H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 c  J* G7 P8 ?- a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 S7 _1 v) M# T( ^, Z- T& J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 r0 n! K  _" u# j& J% ~
 店主说:不。 
; b+ Z9 c& P6 c: e5 a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 ?3 D) e. z8 L. [" \( c6 s0 Y- v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 \  C# ~& H1 h3 }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5 @: o  L9 `# a. j6 b. f  r三、袋鼠与笼子: X5 O! v9 K  I0 X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2 }' y3 |4 R. y( Z! k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3 [! y) n% v4 h3 F, n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1 i8 b4 p0 e4 l
四、 扁鹊的医术  
; I% v9 z5 ^: g6 V- M1 r2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3 R) p( I3 d5 ^2 o2 v3 k' k9 Q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 r( d+ `$ a$ e: T1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X. c: d1 |$ g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 }# A8 Z  n% J+ e" N2 {, |8 K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 \; a8 a! k' }
五、 曲突徙薪 
# s1 x8 y, {5 E. v- {3 I) A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 _7 n! Y- d* L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 M* O/ ]" t' L% o% ?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 O. ~7 J0 {+ h4 N' Z
六、 救 人 
0 K3 S7 h: t' ~/ J, x. v: b( M* c8 Z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8 d' Z% k& F' e% ?# u) \# b七、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他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5 ~7 D0 a- d: J" o# x八、 鱼王的儿子 : n; [0 w  k# c" w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 |8 q9 B) n# q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 \) _5 t# K( R+ m; X( m4 i0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 \; s2 E; I* e. b; P; {; T% V  Q8 S“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8 x+ p& ~# n4 q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 d) g  D, h# `$ o“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 D" j& W# `- Q. H2 Q1 T% {" G( V
九、 河边的苹果
* ]- }( K. K1 G. \2 w2 M: F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6 [: I% o) c' O" Z6 ]. f" k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 j" Q9 ^- j& q! ]8 ~十、 右手握左手  
7 X5 y- d% s7 C0 o桌上流行一首顺口溜: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每当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会意地放声笑起来,气氛立刻就轻松了。当然,这是基于人家对该顺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觉准确,描述到位。
& y; {) I/ R6 ?2 V. D&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这段顺口溜,男人们照例笑得起劲。" Q2 K/ B) r" H* T& s
后来发现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没笑。男人们忙说闹着玩别当真。没想到女人认真地说:最妙的就是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赖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别的手任怎么叫你愉悦兴奋魂飞魄散,过后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开了你就残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称赞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独到,妇人淡淡地说 :有什么深刻而独到,不妨回去念给你们各自的老婆听听,看她们说些什么。! w) h! }4 Q7 R5 K  C9 S
男人当中有胆子大的果然回去试探老婆,果然老婆们的理解均与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 s5 s4 T  s+ j3 G, a她们都是左手,男人们当然要以左手计。
# t+ f2 h7 O: F9 m而他们都是右手,他们当然作右手想。
! ~9 r1 U3 G" V" O
0 W3 d; d  S0 ]$ o2 ~$ q6 O[ 本帖最后由 olive_fy 于 2006-12-18 10: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十一、抉 择 5 `9 L+ W% |& G# u9 F6 f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 E. W5 ?$ H5 E: u6 |% W5 L# o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9 [. h0 ^# D' R. b7 ]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9 d" n5 p+ X1 _6 Z/ e  w7 l0 V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 q+ t2 m: K% w3 [0 U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 i6 y1 y3 e; k4 `/ Q! Q
  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 z- y+ e3 m0 c& `3 Z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2 r. J, s+ T+ O. Z  v/ Z7 o+ }  十二、简单道理
$ ~( W$ |6 \: r% @6 q1 D8 }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
1 G% w9 M7 V  _) _8 X) Y" B
1 L1 D$ A% u: @- {$ ]9 T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 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 Z, q) \3 C" ^; Y% L
) c8 t$ p  J. l: C, B& C5 T
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 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
: N2 A/ S0 n! B# |! b  V/ v. A7 n  i" q/ s6 B, s" i8 a
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r7 E% T0 P3 ?" \8 Q1 I. x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0 z% a& j' ^2 l* v8 f+ r

- l! y' f1 f8 c% p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 V( a: a2 v* {8 e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j* q' ^5 M" T8 b! E# m# d# U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 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 H8 o7 A; Z* s  w& W  z, x
  十三、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0 E0 f2 x$ Q9 c0 j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
, X* j! v+ d9 N' w9 W' L
" N: `0 B% X2 a0 X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2 d' [) Y, {( G# x/ F( M* ?+ F/ i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 L0 I3 E: T' ~3 U+ H9 p+ x0 S$ s
" j1 r8 \, i" A) z
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0 N' K( I0 {( x: u  `4 |  O, ?0 N
. Y; j- U2 u% ~) z/ Q2 A4 r, O
,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6 ~  ~7 o5 u& `  `4 V2 \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
& ~1 w7 R8 J: A, c8 T! a
! N, s* w& x8 P4 c& Z+ d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 p: p; p) M# c+ N) W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i! r% K3 b! C4 A4 ^8 ]: X  十四、养牛之道
. W) i+ T4 j) b8 B3 [( ~$ E& e5 Z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 F9 I( q% U, V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F, e+ `3 ^/ u1 w8 M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 v3 m/ G0 Z! |  R3 a" E* u
  十五、爱人之心
5 ?9 N6 M4 l- @. G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1 j) }3 s0 t: }9 j2 }# M6 p- x' x5 S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
' B5 o! @7 x+ C8 U
; `0 m$ Z0 l6 b2 }5 `0 N  o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3 h9 r3 e- X) Q8 U# a7 W3 J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5 B" q- E- R, P

  H. h' J! [! A2 F+ U3 Q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 Q: M+ W! z3 Y! B% O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E' U) V! ~, r% K9 U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n- E' ~4 D7 x# \- o3 E/ p" P
  十六、给 予
6 O  f. C1 Q+ b" X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5 P: F3 A* g$ i5 K4 K) M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0 f7 I+ {( E7 L) H4 x

- q% z/ I4 [( ^/ l- y& P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k6 I: q) s$ K6 t7 }  G, k: n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I* T- f# Q( z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  q% I5 v4 _7 N/ P

2 ^; `1 T# o2 w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
3 K' X% S, P' @
% f0 ]0 f: x, u/ D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
) u( H5 i  L) {
5 Q3 A0 J# t) Z2 r( Y1 |+ \8 U1 ^. P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W1 g9 m! t- _6 ~7 A- \# A  ^0 D% A' u
  十七、提醒自我
% d' E: ~" g$ ^; e. j" O# Z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 ~4 O$ Y* {/ \! k+ }& v" K
+ q: s% ~# ?8 r( T! H5 T
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
, V4 N7 S/ m/ ]! F- }1 C! f& g0 o# x% {! z( h; X8 ]
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 Y4 s$ R$ m2 B  ^7 L0 j. s2 v6 {

+ ?7 K! S2 h$ E8 v# c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 T! |( X: }, ~. M$ T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发表于 2006-12-20 09: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受益非浅,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1: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多谢提供,发人深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