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709|回复: 3
收起左侧

[讨论结束] 《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 1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求哪位朋友给分享这本书。我很感谢!% }; J( f. j5 p) Y. U5 a3 N1 f) F4 w
6 Z5 Z' u6 A" ^/ h5 @, h( d1 W
[ 本帖最后由 bdblbyq 于 2008-1-23 19: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

 《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
8 w- Q# e0 a" k. r8 D# E
—— 简 介 ——$ ^1 r, F% c7 y1 H

5 ~5 y5 s* F. T' f* H) R$ e( q* F
本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绘制电气图和阅读电气图能力为目的的一本电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7 D0 @$ S6 |* {3 W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电气制图以及构成电气图基础的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二部分介绍计算机绘制电气图,使学生通过学习Protel DXP这一典型的电子路线CAD软件,掌握计算机绘制包括电路图、印制电路板图在内的电气图制图技能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电气制图与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的国家标准,并据此能正确阅读电气图和绘制电气图。5 l2 \: g& ^" b: a0 y; E3 A, q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电子、自动化、数控、计算机应用及机电一体化等电类各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以上专业的高职高专、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等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教材或作为贯彻国家电气制图新标准的实用教材。
—— 目 录 ——
前言3 d( y6 o! N* o6 @0 {0 Z
第一章 电气制图概述
2 g1 r; w$ X* m/ W+ d第一节 电气制图与机械制图
7 {" g; O) V1 {$ f第二节 电气制图与图形符号的国家标准, M. M, @% R' S2 r* ]: U
第二章 电气制图的一般要求
7 w" n* G* d$ J, Q第一节 电气制图的基本规定  n! _% L+ w7 C. a% L1 ~
第二节 电气图的类别
( ^/ V" k' z; U1 n" ~5 ]第三节 电气技术文件的编制原则3 f4 Z8 u& J' i/ L! \
第四节 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
7 c! y2 r! q9 x6 I0 _  o第三章 功能性简图+ y% e! z) w) w+ |
第一节 功能性简图的通用规则
, g' `" q- w+ U第二节 概略图* ?- q6 u( V! D3 ?* |2 G. G; O% y
第三节 功能图
- |8 D8 e% W- S+ m& l第四章 电路图
+ h& L' V4 _" f" N; p" h5 }第一节 电路图的用途
$ C9 \" }" l& B" ?; S6 V3 Q第二节 电路图的绘制4 r: t8 @4 a7 P5 v/ D
第三节 电路图示例2 Y9 u* N9 \8 `+ Q. ]% s
第五章 逻辑图及二进制逻辑元件的图形符合+ J, B& h4 ?7 t4 [4 k8 L
第一节 逻辑图的基本概念
; ~* a' Y; |) B第二节 二进制逻辑元件的图形符号
% c( D2 D9 z! B7 Y3 y+ \第三节 关联符号及关联标注法  x5 E" o% d1 D3 Q
第六章 计算机绘制电气图0 j5 U- O" I( h$ Q' d) O
第一节 计算机绘制电气图概述: @: z8 D) N$ a( H. f: {$ q
第二节 电子设计系统Protel DXP的设计环境
' k) \. n) A1 Z# t% N第三节 Protel DXP的文件管理
3 Z8 U8 P4 r$ B& G; g9 u第七章 原理图设计) Y3 J) r' d; e
第一节 Protel DXP原理图设计基础: ?, d; F( v: y% k
第二节 原理图的设计
; n9 u7 `6 b: a/ j0 {第三节 元件库的设计) _  d# p& a) r2 G# J4 S" r
第四节 多张原理图的设计5 g  n' W$ b# J4 s
第五节 报表的建立与输出
0 ~9 R& Y) T- Z% q0 I- L2 i" I$ T第六节 原理图的打印
, {3 x, V' u' Y# l& Z第七节 画图示例' N1 Y9 \2 P4 ~6 l/ Y' |
第八章 PCB设计" O; ^; k5 ^+ s
第九章 电路仿真9 u# Q7 f: D9 Y" X! c$ G, u1 x
第十章 电子线路CAD上机实验3 o7 i6 G9 d5 P# T* \- a! @3 u
第十一章 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 ~4 d; f, a  K# r  `
参考文献

7 O. \, r# d- h% R' p8 a+ p- L7 S# ~. I+ n
[ 本帖最后由 chwd123 于 2006-12-2 10: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触摸屏与PLC入门》

—— 简 介 ——7 |! k* B0 o; V9 l  d, Y/ X, X

7 @6 {" o3 p  F8 e1 X5 `/ e# f- w
本书全面介绍了触摸屏、PLC的相关知识,并以触摸屏TP270为上位机,S7-200PLC为下位机,简要介绍了触摸屏TP270的组态软件ProTool的安装及编程,PLC的工作原理、基本指令、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32的安装、编程及调试,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联机调试。书中采用举例的方法,以大量图形的形式由浅入深地介绍触摸屏与PLC的联合应用,解决现实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自学触摸屏组态和PLC编程的工程人员的入门读物,也可供大中专院校自动化、计算机、机电一体化专业类学生参考,同时还可作为职业培训学校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部分 目 录 ——
第一篇 触摸屏2 E6 y' A, R; K% t
# \+ I5 P* ]% I) x7 |+ S6 u
第一章 绪论 1, @" F& J7 g6 w5 n$ W
第一节 触摸屏概述 1! B7 _" w5 s. [" `) W& D8 d4 Q
第二节 触摸屏技术 18 c: Z* V( C4 A& I
一、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1
6 l6 g6 \! {9 X二、采用触摸技术的原因 2% {) o3 h* ~+ r5 A3 J9 D( N( Y

2 b; w2 u) R1 }8 u9 M+ Q$ `) m第二章 触摸屏的分类 3
5 Y; m6 A- N5 T7 y第一节 电阻式触摸屏 3* O2 W0 I  b- O# u9 j8 ]
一、四线电阻屏 3: q) u7 W1 `- h, R
二、五线电阻屏 34 _3 r6 J9 w' K0 V- I1 v  a( E
三、电阻屏的局限 4& B- p2 |$ v1 h! b/ o, H
第二节 电容式触摸屏 41 j. J- R  F2 x3 ?: @- Q* K/ g
一、电容式触摸屏原理 4  `6 y; J+ K& W9 H2 R0 r8 _% }
二、电容式触摸屏缺陷 4
2 x  K; x1 J* \7 u9 K3 v第三节 红外线式触摸屏 5
' L( n! S* Z; S4 k一、红外线触摸屏原理 51 m) f1 Y. l/ \6 g6 G4 q) C
二、红外线触摸屏特点 5
9 H* r5 B7 I& H% v第四节 表面声波触摸屏 5
2 t! ~' r' l6 i+ p6 f, K$ P3 u2 a一、表面声波触摸屏原理 5% {* S, t# f- h2 F6 g8 N; O+ {4 z
二、表面声波触摸屏特点 62 B) d  F5 k0 P6 G* r, v5 p
( V# `$ @) S0 P8 x8 g, ?2 p7 `. `
第三章 触摸屏操作软件 78 ~9 x2 S% K& F+ s% ?9 p
第一节 编程软件ProTool的安装 7& U/ O: h* @8 p: {) b7 O
一、系统要求 7
2 ]  v" V4 G8 o/ S& x0 s; C二、软件安装 7' p' Q5 T4 m4 d0 H& t% k% @! B# c
三、ProTool使用入门 11" ^" s4 m2 @/ S( R) U
第二节 新建项目 12
6 L1 z; f/ U: R; h8 O一、创建项目时的基本注意事项 12
% G* ?' U! R& p* e. ~二、ProTool项目组件 13
; q  ~( G/ W% v6 }% e( A1 [2 s' ~2 y4 s第三节 选择画面 181 ]" I% |( q$ ^2 p) M
第四节 为画面元素分配端口 254 D+ E) {1 \* g) O/ ]4 k: ~
一、在操作单元上的画面分区 25
  e- t% C+ M: d. b" k二、变量 277 `  V) \6 h6 l+ Q
第五节 用户登录与退出 299 Z. s+ U( }! J" ~) \
一、用户登录 29; G: N* l4 z6 q) P( }) j4 C
二、用户退出 30
8 {9 j" x& z* [! g/ l第六节 输入域 312 [* l9 d% x/ k; y4 ~2 Q3 e/ y
一、输入域 31
4 V$ q; [+ ^: `+ G& f& e二、组态技巧 32% {6 h$ u: a$ t1 ~2 R
第七节 状态按钮 32
8 s6 E# `0 o4 X/ o) H一、按钮 32. k) K3 M6 g7 O4 Z  K' U
二、状态按钮 331 J! m8 c* `5 ]$ n
三、开关 34
' Z, ^. V+ X7 v5 J$ w四、不可见按钮 35
. U8 R0 s0 l" \, v; N5 J第八节 事件消息 356 C0 P) H& P, }
一、显示操作和过程状态 367 i3 L: O. Q+ [$ x* w" \- A7 p
二、显示操作单元上的消息 388 a  Y1 f* C. u7 C0 ~% S
三、消息组态处理 40
/ H: d/ K- n" f2 A; }四、消息通信区 41
) `! Q; }% U& g3 V五、事件与功能链接 42( Y) q0 I& o$ _8 I2 c1 {2 s
第九节 棒图 44) _% I7 C- O7 R- B
一、棒图概述 44# S) |+ P, ?0 c
二、棒图设置 44: H8 A7 b' G7 L) p5 |
第十节 输出域 44- j+ z! J$ P4 f2 x- }
第十一节 下载项目 464 L0 p( o, S( _0 c7 `! `* u
; h* y- I3 A0 Q
第二篇 PLC原理及应用
" b. P7 c* Z. t: u% u- {# j0 u9 w, [9 ?6 ]
第四章 PLC的基础知识 49' W3 s) |+ N. C; F
第一节 概述 49: d( T0 t5 ?# Y! H- c& q
第二节 PLC的由来 49/ s8 S: P9 w  M/ A* F
第三节 PLC的定义 50
" @! @& ^$ Q& Y8 N, ^第四节 PLC工作原理 51- U/ D8 y" z$ z$ T8 h" S) F! T
一、循环扫描 51# Y" c" A* \7 h
二、PLC与微机(MC)的区别 52
; n# G/ {  C; u" F三、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53
: R' u5 D, Y3 Y- C/ `第五节 PLC的结构 53* F+ T! H8 o: C- G+ Z
一、硬件组成 53# ~9 [9 E4 I! P# Z
二、软件基础 55$ w+ [, _) k! k' n% O4 D
第六节 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57: o# Y, G4 ~# k2 E2 N
9 M$ [2 O# e7 w! p+ d$ S6 d
第五章 S7-200的组成 58: e  q7 z7 X( T
第一节 S7-200的技术指标 58
- g: z& Q5 ^' d4 n$ E, M一、技术指标 58
- w( I2 A! G, Q二、接线方式 60; L7 b' j, ?. N- m$ ?8 A
第二节 I/O接口 64
( P3 o8 [$ f: D4 P2 U( R  d# k2 ?第三节 S7-200的配置 64
9 c+ ~: O$ J% T一、最大I/O配置 646 |5 A0 @$ |5 k. b, {
二、数字量/模拟量扩展模块 66, t, q0 s3 `9 B* h/ ]* V+ D
三、热电阻扩展模块 68
% q" t& {# u: v0 K% M第四节 S7-200寻址方式及数据区 71
# ]7 ~4 b  @+ P一、寻址方式 71: A* U5 L& i: D. b6 ?* T
二、S7-200的数据区 745 h* @4 y5 ]% z
9 {/ ^, w7 f" F7 J1 [0 {$ Q9 D
第六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软件 83
9 G# d8 k1 Z, m2 K6 O9 i! L7 h; P第一节 编程软件的安装 83
% ~8 P7 z# r3 L& c4 ^一、系统要求 834 a( K, o( s3 s
二、软件安装 84
, b. ]+ D3 u0 B2 Z+ P$ ^三、硬件连接 865 @/ B- P1 Z( S' y7 l2 ^
四、参数设置 87& R7 W( V  c" W, |% R
五、在线联系 88
( p& K7 u$ C6 d2 f( X/ r六、建立修改PLC通信参数 907 F6 M% M, Z. j
第二节 编程软件的功能 910 h& M$ e6 u( o, K
一、基本功能 91
3 w3 D2 u+ e3 G! F二、界面 93! x' C$ P& a) e% F- {& w) ]
三、各部分功能 93, Q; x( d. k4 x4 T
四、系统组态 969 Q& G. y7 R; d
第三节 软件的编程 96
3 u5 J% q, C7 ^* K, @5 p4 J! O一、程序文件操作 96  q9 E  r3 E/ ^
二、编辑程序 991 x& X& M- E; H
第四节 调试及运行 110
  `4 ^. I( n+ L0 `) D一、选择扫描次数 110
4 w: ~6 R6 |9 d; W二、状态图表监控 112
" ~  |; |1 [9 U4 s2 y4 l3 J0 S1 R三、运行模式下编辑 115# Z) Q/ n9 W3 W' r; G; H% J) V
四、程序监视 1160 T. b" N# H" h; q+ {/ R

% ]  Z6 M$ J$ @! _, a第七章 PLC的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 119
/ Z  Z! @2 C% ~+ _第一节 概述…

# {: h; l. {. @% O0 R% ^$ \, d  T; e  Q* j
[ 本帖最后由 chwd123 于 2006-12-2 10:3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 18: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我还以为楼主有这些资料呢,怎么光是以一些目录上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