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8天前
查看: 11452|回复: 44
收起左侧

[求助] 如何设置关联尺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1 1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安装
主题分类用于问题归类: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zydsfy 于 2018-10-11 11:52 编辑
6 @9 `! k! C" Q2 S5 E/ `" I4 B# j% A$ Q* |9 _" r. |! I
请问各位:+ E  ?: w0 ]* g( n; \* |

' u# k2 n: o" t- w! S 假设两零件A和B之间存在装配关系.如何把其中一个件的尺寸设置成随另一个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比如A在长度 方向上与B贴合,B长度加长了50,如何实现A的长度也自动加长50?
5 t4 s( U8 a0 L" t1 y3 w0 ?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微信截图_20181011114713.png 如图中所示的所选的板尺寸就会随边上的两的改变而改变.
发表于 2018-10-11 1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keilei001 于 2018-10-11 13:31 编辑 * ]' [* L2 ]* k2 G( u3 J& G' J: g) @; Z

: n1 {3 f6 {/ B5 j- M5 |/ X' S6 z这很容易实现的。
9 B! M0 h( ?5 I; u& u+ t如图,1(3角形)和2(矩形)是单独的零件,
* J" ?0 n8 o) G+ o通过用方程式控制,达到1的尺寸跟随2的尺寸变化。7 n) d  p$ Z. n3 R5 v3 U
/ P3 I& s% }# H% Q% h
Snap1.png
: t" f* K6 A4 Q, R6 |) G4 M8 R$ p( @9 a! J% x0 p
无标题.gif
* h! l2 }6 ?, H$ W, `' B. ~
/ T" Z/ S  s. g8 D* N* E0 O* r2012文件供参考
9 ~2 f3 b& U4 H8 U6 |* |  L5 C8 ^- o* \/ u: c5 F
尺寸关联.rar (114.46 KB, 下载次数: 14)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11 16: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本帖最后由 lhl2008 于 2018-10-11 16:28 编辑
1 b8 y  l0 b" F# e. _* C
6 `+ t% }; b5 _6 Q2 B" u7 h4楼的做法也可以,但会出现重建循环。特别在大型装配中,影响运行速度。
3 A9 E0 Y, M$ g- O
+ J, E3 T7 q$ w; a" R0 @. I最好的做法是:
( K, K1 a7 m# p3 I1.在装配中增加一个骨架草图零件,并将该草图零件的属性更改为封套。在这个草图零件中,通过草图对你的装配结构进行布局,并确定其它零件的定位点、轮廓形状及零件之间的关系;0 @) F( f/ C. j' a1 A! o, Z4 y
2.其它的零件只和骨架草图零件配合,通过派生草图或引用等将骨架草图零件中的草图或参考引入进来,并进行建模。每个零件之间没有任何配合关系;& n# [. Z" \- e' |
3.这是一种很好的自上向下方法;! J+ U2 l7 F/ W# L% R3 g( F
4.因为骨架草图零件定义为封套,它没有重量,也不会统计进明细表中;8 L' X9 n. Q$ ?! o( r; O+ {
5.通过改动骨架草图中的尺寸,可更改与之相关的其它所有零件尺寸。
) U" U- p1 Z2 J. p9 \) m

点评

这也是个思路,一般不复杂的,三维空间里联系不多的情况可以试试。否则布局时距离,角度,运动轨迹,运动范围算也算死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2 08:34
我没有搞大型装配体的经验,听专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专家说用方程式在零部件层把零部件的尺寸直接链接会出现重建循环。 请教专家,如果改为用全局变量控制是否会出现重建循环的问题? [attachimg]2334074[/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1 22:35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11 2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lhl2008 发表于 2018-10-11 16:162 r) |  T  r/ i3 z
4楼的做法也可以,但会出现重建循环。特别在大型装配中,影响运行速度。
  u, H, a  S+ u1 P" A! j
$ O( _" ?- f: T最好的做法是:
" f' R- A8 E/ \1 x  z
我没有搞大型装配体的经验,听专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0 q' k. H! Z8 W. [; g6 H: Z
专家说用方程式在零部件层把零部件的尺寸直接链接会出现重建循环。
( ?% G. M1 K2 k2 i8 ?& E9 S- h请教专家,如果改为用全局变量控制是否会出现重建循环的问题?5 }1 f4 l  F6 Q* F- ?* h* a! M
8 H- {. `# @: i0 i6 Y
无标题.gif 4 G* s( j7 U) Q: ?5 Z
发表于 2018-10-12 08: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盘锦
lhl2008 发表于 2018-10-11 16:16
- t+ n; N: V+ T$ `% Y) s4楼的做法也可以,但会出现重建循环。特别在大型装配中,影响运行速度。
; O! _: w7 n& f* k2 s- Q5 u
1 S" m  E# r7 ^4 _最好的做法是:

, J  s) ?' h2 X0 K, W& [9 a这也是个思路,一般不复杂的,三维空间里联系不多的情况可以试试。否则布局时距离,角度,运动轨迹,运动范围算也算死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非常感谢各位的解答.我先学习试试.再次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09: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keilei001 发表于 2018-10-11 13:29& P. m7 d6 O- j3 \( W7 x+ S: ^
这很容易实现的。
" |* W  p# b/ M如图,1(3角形)和2(矩形)是单独的零件,
& D, F! y: t5 l/ L8 F通过用方程式控制,达到1的尺寸跟随2的尺 ...

+ u: i) B! d& x! L0 \9 R; ^你好.我知道是用方程式控制的.我方程式没用过.问得可能有点菜:你举例的零件1在草图中,对尺寸进行限制时,是如何调出的方程式?谢谢!我不知怎么把方程式调出来进行约束.
发表于 2018-10-12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keilei001 发表于 2018-10-11 22:352 C; n4 |& Y0 f) [2 T  z
我没有搞大型装配体的经验,听专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8 I4 }+ k! s6 d  v2 n2 g0 o专家说用方程式在零部件层把零部件的尺寸直接链 ...
% m7 o" V8 D- o
全局变量一般在装配体里定义,其它零件可以直接引用,从理论上说,没问题,但SW的方程式,后来的版本和以前的版本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易出错。
发表于 2018-10-12 09: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2018-10-12_9-31-26.png
! r9 J8 y3 y; T& q/ P象这样只算中等的装配体,我使用了许多个骨架零件, `# K+ d9 h7 m1 W% p0 s( ^+ r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0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tzydsfy 于 2018-10-12 10:05 编辑 ' E9 G: o' I/ t2 s, r) i
lhl2008 发表于 2018-10-12 09:36
' a" }( }# [& [& S象这样只算中等的装配体,我使用了许多个骨架零件
* p2 N/ [8 p5 y; ?4 e8 Z
我画了两个零件组成装配体.也设置了方程式来控制零件2中的尺寸,在方程式设完后,会变更为关联的零件3的尺寸,但是如再改了零件3的尺寸,但零件2的尺寸模型就是不变,但是把光标移到尺寸那里又明明显示是零件3修改后的尺寸.不知这是为什么?   
1.png
2.png
发表于 2018-10-12 1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1.在装配体的方程式中建立全局变量
5 M; h: F& ~" F- B; t& e 2018-10-12_10-21-56.png 5 M3 T# a9 _* _6 p( m
2.编辑零件,双击零件的尺寸,输入“=”符号,再点击特征管理树中的全局变量
7 p! d! \: e; A" k# [ 2018-10-12_10-23-05.png ! W% H4 U; V8 w. J8 G- |) g
# }0 n7 v9 A. e) u$ O  L. ]
发表于 2018-10-12 15: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tzydsfy 发表于 2018-10-12 09:58
1 I  X0 g/ l' o) N我画了两个零件组成装配体.也设置了方程式来控制零件2中的尺寸,在方程式设完后,会变更为关联的零件3的尺 ...

* |- l  i, ~5 b/ |& m2 B# D" Q在SW2014中及以前的版本中,可以在一个装配中引用part1一个尺寸到part2中,但在SW2014以后的版本中,这样无法工作,仅建立在装配管理器中的方程式是可以工作。
发表于 2018-10-12 15: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lhl2008 发表于 2018-10-12 09:366 S& n: U1 g: t! L6 R
象这样只算中等的装配体,我使用了许多个骨架零件

/ o9 n7 z& P# k' N$ G) [* {- O这么大的装配没有配合关系,真的厉害!
9 c6 R3 s# p% c/ PSW装配貌似配合关系越多  越卡. r2 W3 [( {& Q3 X9 W% _- p
请问每个装配体中都有骨架零件吗?
# k( A5 O* k2 o是否可以具体说说,谢谢
/ g1 z3 f' K" S. B. D) r1 M: m
发表于 2018-10-12 17: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本帖最后由 lhl2008 于 2018-10-12 17:14 编辑
( t+ Y0 N- j$ N( p4 O, Q
抒怀新 发表于 2018-10-12 15:52
3 V: J: \/ y" i3 c这么大的装配没有配合关系,真的厉害!* d! u- [" |: a! }% y% [
SW装配貌似配合关系越多  越卡
* n1 t! |7 a: g5 j5 W请问每个装配体中都有骨架零件吗 ...
( Z) R, Y/ H; y8 m' V8 H
并不是完全没有配合关系,而是每个零部件只和骨架零件配合。我一般只是用零部件的原点和骨架零件的草图几何点(或定位坐标系)重合(同时点选对齐轴),这样只需一个配合,零部件便完全定位。
; `& Z. w* d- n& y% A9 X1 H3 {
- J: p  G& u% @# t! s骨架零件一般在每个子装配中都有,有的子装配中可以有几个,既可以有本子装配的骨架零件,也可有其它子装配的骨架零件。底层的骨架零件都引用上一级的骨架零件的一些参考元素,点、线、面等
发表于 2018-10-12 2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根据俺的经验,以方程式作为关联的渠道并不理想,表面上好像非常长合理和理想,. Q1 R3 y0 o0 g
但实际操作起来繁琐,运算速度慢,容易触发重算,而且不利于日后维护,更是不兼容打包和改名。
' W# @: B+ |  |0 W2 x6 |9 q: d) Z- `
俺在此祝福“坚持使用方程式作为关联的人士”好运。

点评

果然建模只是皮毛,文档处理才是精要所在。 我的理解:闷大的影子建模和专家说的骨架建模属于同一概念,都属于自上而下。 如果使用自下而上,该如何解决关联问题,大鹿哥肯定有妙招,请大鹿哥赐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2 23:15
发表于 2018-10-12 2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大鹿 发表于 2018-10-12 22:47' r+ B9 x9 A9 N, f
根据俺的经验,以方程式作为关联的渠道并不理想,表面上好像非常长合理和理想,* r3 K/ d+ C. ?
但实际操作起来繁琐,运算 ...

  H+ C3 z* O& e& {4 U& I- z9 e果然建模只是皮毛,文档处理才是精要所在。8 }. _8 X2 d( W; x- D! V
我的理解:闷大的影子建模和专家说的骨架建模属于同一概念,都属于自上而下。) ^# H, H3 Y; }4 E% o( E& V
如果使用自下而上,该如何解决关联问题,大鹿哥肯定有妙招,请大鹿哥赐教!2 z, i+ `  z0 }' X+ h. M' Q

点评

笼统来说,『上而下』就是关联建模。而『下而上』就是不关联建模。 K大使用自下而上,却又要解决关联,自相矛盾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2 23:50
发表于 2018-10-12 2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keilei001 发表于 2018-10-12 23:15
9 M+ f% Y' D: m# f果然建模只是皮毛,文档处理才是精要所在。5 n( \4 V% ~& Q) H4 O& O
我的理解:闷大的影子建模和专家说的骨架建模属于同一概念, ...
/ e$ B; Y( \7 ^( ~$ r- Z4 ?" L
笼统来说,『上而下』就是关联建模。而『下而上』就是不关联建模。
% f0 O$ {2 G9 ^+ B# F4 B( {$ w' k
, I9 P. Y# i4 O* I. Z' S' GK大使用自下而上,却又要解决关联,自相矛盾啊!

点评

多谢大鹿哥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07:34
发表于 2018-10-13 07: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大鹿 发表于 2018-10-12 23:50, v: W* [$ C! X( q& L$ d, x5 D
笼统来说,『上而下』就是关联建模。而『下而上』就是不关联建模。
# [- W9 d7 ~& D( r+ x* y2 k3 I3 a, `: |2 x/ O
K大使用自下而上,却又要解决关联 ...

( q. y' w5 Y# y2 n* W多谢大鹿哥指教!
发表于 2018-10-13 0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keilei001 发表于 2018-10-13 07:34& N' D) V; m9 U* u; n
多谢大鹿哥指教!
6 C: ?/ c& o+ {5 {5 `/ v7 k
对于少量的下而上的零件,也可以建立关联。但必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处理:: p; `2 _+ c1 D& a! [6 t2 ~
8 K& l0 M+ _3 Q* ?& ~$ ?
1.将原来的配合关系去除,重新和骨架零件建立配合;3 H* l9 u: }' u. I: n
2.编辑零件,删除轮廓草图的一些关键尺寸,让其与骨架零件中的点、线、面等相关联(重合、共线、相等);同时,将拉伸、旋转等特征的起始、中止条件定义为“成形到一顶点”,通过选择骨架零件的草图点确定深度;5 t9 s7 E6 E3 K" z, \
3.通过上面操作,也可以建立关联关系。
  f+ ?4 D# U1 t, t! P/ w

点评

估计 lhl2008大 这个做法(从不关联到关联)不是 K大 想要的。 K大 可能是想实现“无需通过装配的关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5:14
发表于 2018-10-13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lhl2008 发表于 2018-10-13 08:47. T. y6 e- Q- [  m
对于少量的下而上的零件,也可以建立关联。但必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处理:
" n( m% R9 L8 \2 `$ W; `3 B0 X. p- C; F/ H8 @! d* C
1.将原来的配合关系去除,重 ...
" C( f% Z4 ^+ D7 h' B6 ?+ N! N
估计 lhl2008大 这个做法(从不关联到关联)不是 K大 想要的。
; @% J" _1 }" B' H* Q' u
* W3 u- E5 w5 r' [1 dK大 可能是想实现“无需通过装配的关联”吧。

点评

知我者,大鹿哥也! 但这次大鹿哥只猜对了一半。 本帖楼主的问题是:假设两零件A和B之间存在装配关系.如何把其中一个件的尺寸设置成随另一个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有装配关系是肯定的。 自上而下建模是闷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20
发表于 2018-10-14 08: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大鹿 发表于 2018-10-13 15:140 z4 {% s0 z! d) y# E3 E
估计 lhl2008大 这个做法(从不关联到关联)不是 K大 想要的。
6 M0 E# L7 ?, E. s+ w0 h4 m4 T$ P5 ]8 @1 j- r/ B" e! I9 `6 }# C
K大 可能是想实现“无需通过装配的关联 ...

0 G3 C9 L) O5 U! J5 `' B无需通过装配也能关联?感觉很高级,8 {; K/ e& q7 E3 Q
看了各位的讨论感觉俺太落伍,/ \! {8 _, ~8 i  q
工作中也有装配,但都是自下而上(就是把所有零件画好后,再一个一个插入装配组合)" t; C& l/ ?' L/ \9 g# _/ j

点评

真心佩服 抒怀新大大 的耐性与毅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5 00:07
发表于 2018-10-14 17: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大鹿 发表于 2018-10-13 15:14
! t0 r+ I& i3 q4 W估计 lhl2008大 这个做法(从不关联到关联)不是 K大 想要的。/ C% B. T+ S1 P! k2 R* j8 B* N& w, u
! f+ z9 H6 v, B! X' `
K大 可能是想实现“无需通过装配的关联 ...

4 j" @  a+ Z! G( `7 l7 X知我者,大鹿哥也!
( c8 ^+ n' O4 A' [4 C但这次大鹿哥只猜对了一半。# ^" n' ~" G" L4 l
本帖楼主的问题是:假设两零件A和B之间存在装配关系.如何把其中一个件的尺寸设置成随另一个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 Z6 @9 |7 n5 b% Z: W3 E% j所以有装配关系是肯定的。
* y  J  @' `& s* J; b* K自上而下建模是闷大和专家推崇的方法,但我平时没机会搞大项目,搞的都是小模型,都是自下而上建模。' d& t# h7 j" s* l& ]2 J
那么,可以对解决楼主问题的方法作个总结:0 H. G2 l' R! C- M8 k6 W
1、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零件间要关联的尺寸不多,那么可以用方程式;
% U% t; x) B. [0 G2 j4 C8 b2、如果是大项目,零件众多,用影子建模或骨架建模是不二之选。3 A: q9 l3 M& U( C( W$ V; X6 H& x

点评

原来如此,俺还在笨笨的写了一遍『隔空传输几何』的所谓教程,看来要丢进屎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5 00:04
发表于 2018-10-15 0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keilei001 发表于 2018-10-14 17:206 ~  L7 j& q1 U: I
知我者,大鹿哥也!
: [% W6 B. h3 h( X5 N+ a但这次大鹿哥只猜对了一半。
$ |$ s6 }8 k& l/ ]本帖楼主的问题是:假设两零件A和B之间存在装配关系. ...
5 j- c2 L, L7 c
原来如此,俺还在笨笨的写了一遍『隔空传输几何』的所谓教程,看来要丢进屎坑了。

点评

原以为是大鹿哥调侃我的,没想还真能“隔空传输”! 小时候,父辈们教育我,有字的纸是不能丢进屎坑的,说这样做是对知识的不尊重。 从那时起,没厕纸大不了找块砖头,也不敢用带字的纸来擦屁股。 所以,恳请大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5 00:24
发表于 2018-10-15 00: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抒怀新 发表于 2018-10-14 08:42
% s1 g) m; y+ d5 _) H无需通过装配也能关联?感觉很高级,8 A# y. B% P: X8 Q) @7 n8 I
看了各位的讨论感觉俺太落伍,/ j% B8 t, l1 D) L5 \% p
工作中也有装配,但都是自下而上( ...

/ @2 R; }, `- P7 j真心佩服 抒怀新大大 的耐性与毅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