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4709|回复: 11
收起左侧

[讨论结束] 请教高手,轴向全跳动与垂直度的应用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4 1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QQ截图20160214113841.jpg
+ S) ~# s4 i% a% I如图为右端面对于基准轴线A的垂直度。假如把垂直度改为全跳动,从定义上来说二者的公差带似乎一样。那么实际上是否能互相替代呢?
; _- B; _. h8 u/ X9 C# ~) s/ O7 ~# ^7 p
发表于 2016-2-14 13: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相同公差,全跳动比垂直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增加
发表于 2016-2-15 07: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楼上正解,垂直度静态的范围小,全跳动整个面的1 ^/ N6 D1 I7 D/ J  X; g0 F5 p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seekerman 发表于 2016-2-15 07:14
9 B. z1 M$ a. [# o% t# \0 v楼上正解,垂直度静态的范围小,全跳动整个面的
& M! E# K  G9 v. W/ n
还是不懂,怎么理解影响范围?不都是限制端面对于基准轴的变动公差吗?
发表于 2016-3-18 10: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跳动包含粗糙度的误差----而垂直度是指面域与轴线的误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3-28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对于已轴心为基准的情况,比如你附上的例图,可以互相替代。5 O+ P4 b7 h0 _# @8 O3 A5 ^
但如果是面与面之间,只能用垂直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plc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5 1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端面的轴向全跳动误差包含了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前者可以替代后者(但要视使用要求而定),后者则不能替代前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5 1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hunhunee 发表于 2016-3-28 16:50
/ Y" J. |9 X5 P$ p6 I) i, C/ N3 ~对于已轴心为基准的情况,比如你附上的例图,可以互相替代。' O1 c2 v/ k+ L6 i! }
但如果是面与面之间,只能用垂直度。
  O3 {0 W3 Q* j& Y! x
无论是面对线的垂直度还是面对面的垂直度,都不能替代端面的轴向全跳动!
发表于 2016-4-5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全跳动比垂直度要求更全面,尤其是包含粗糙度的影响,不能只从公差数值上简单比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5 16: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全跳动可以代替垂直度,因为这个项目比垂直度更精确. C( V0 N1 p! ?8 O
反之不可以。
% T% O! W. J7 d3 M$ f! E3 {
垂直度001.png
垂直度002.png
垂直度003.png
全跳动001.png
全跳动002.png
全跳动003.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plc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6 1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hunhunee 于 2016-4-6 12:54 编辑 , ~7 }0 D  {; H: G6 K! V: L5 K
oxm44 发表于 2016-4-5 12:26
  v) }7 O9 z3 a& E无论是面对线的垂直度还是面对面的垂直度,都不能替代端面的轴向全跳动!

9 t$ x# B( n, a8 S楼主这种情况的面对线的垂直度和端面全跳动其定义和物理意义完全相同,在日常的设计或应用时,互相替代没有问题。6 `6 ?" p! v9 G4 }; \" \, I

" b# w( ?$ z* T! K由于测量方式问题,所以不存在哪个更精确或者哪个更合理的问题,无论是垂直度还是全跳动均有其局限性。如果需要更精确的相对位置公差,可以额外再规定其他的项目。4 y' l+ S* Q5 U( J( s5 k
3 L1 J- K& L- x
链接的论文可以用作参考!
1 U. J6 b& u! }1 Y. m0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f3rkB28GgnPNox5bkI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plc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