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05|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抓住关键缩短模具开发周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0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抓住关键缩短模具开发周期*! l6 s/ t' _7 d1 n% k; H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3-31 11:24:00 ]    作者:赖朝安 孙延明 郑时    编辑:studa9ngns
: @! n" ]  _( X# l  V; d7 T
9 V! M# }' M5 t9 t6 N摘  要 本文介绍了科龙集团配件公司模具厂实施项目管理与并行工程的经验,论述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模具设计中应用的特点,研究了模具模块化CAD系统的开发技术。
0 b) \  [" l5 O9 G, D  C
% {% f8 f8 c5 g8 ]6 l% h. k关键词 模具 开发周期
- n, M5 r' K5 T4 V2 t
& [; N6 i; ^1 r) }. s& h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ycle of die by seizing keys) X/ `' M" V# C- h6 i( c( I
6 d* l+ p7 R' \# y- G) H
 ) V' z+ d2 E* F; I8 I
- B8 A% \5 N9 d8 J/ L% V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xperience of apply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KELON group fittings company mould factory,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ular-design of die & mould and the technique of development of a die & mould modular CAD system9 I" ]+ q5 S/ e
$ [1 x& t6 h% w4 d4 l
Keywords:die & mould;construction cycle
( C& f5 Y+ {! O/ e) P
8 k, S8 e0 O  {4 \0 引言
' \: @8 B0 M+ ?
9 @" _9 j' c5 \# q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模具是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生产工具,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户对模具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不少客户把模具的交货期放在第一位置,然后才是质量和价格。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 \. c# a  Q, `6 X: _7 C/ {8 i$ y4 @+ b. K2 F' h
模具开发周期包括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试模等阶段。所阶段出现的问题都会对整个开发周期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有些因素的作用是根本的、全局性的。笔者认为,人的因素及设计质量就是这样的因素。因此科龙模具厂采取了项目管理、并行工程及模块化设计等管理上及技术上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并改善设计质量,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成本目标的前提下缩短模具开发周期。
3 j2 v. M7 s* a3 d) ^, M1 d4 o" @% x# S7 |
1模具开发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法2 t7 v& `4 Y/ B* {1 ~! e  I( Y  X. N

: c  h& Z+ e7 N5 e( R! f' R) Y项目管理是一种为了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个既定的项目,通过一定的方式合理地组织有关人员,并有效地管理项目中的所有资源(人员、设备等)与数据,控制项目进度的系统管理方法。
& J' R; _7 ~( ]- x. F
8 b4 ~" N. f. v+ X6 P- S- I0 y模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约束关系,并且每套模具的开发涉及到较多种岗位、多种设备。因此需要有负责人保证所需生产资源在模具开发过程中能及时到位,因此需要实施项目负责制。另外,项目负责制的实施还便于个人工作考核,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v$ U& U3 V4 ~1 d% k) ?, r  C4 m( Y. _6 O: H( q+ ?- ^
模具厂有冲模工程部与塑模工程部。冲模工程部管辖四个项目组,塑模工程部为三个。模具任务分配方式以竞标为主,必要时协商分配。每个项目组设有一个项目经理、约两个设计员、四个工艺师和四个左右的钳工,工艺师包括模具制造工艺与数据编程人员。而其它的各种生产设备及操作员的调度由生产部的调度员统筹安排。如果项目组之间有资源需求的冲突而调度员不能解决时由厂领导仲裁。
( s( g7 U5 W4 w6 H  c$ Y' x( g* ~
3 r9 ^, s# U* L# t7 Z厂内员工可通过竞职方式担任项目经理,选拔项目经理有三项标准:(1)了解模具开发的所有工序内容;(2)熟悉模具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善于管理和用人。
6 c8 s& W5 [2 `+ t6 o( K1 G) y2 j$ g) L8 }9 H( z
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要确定项目经理应担负的职责。本厂项目经理的职责有:(1)负责组织项目组在厂内竞标、承接新项目;(2)负责与客户交涉,包括确定产品细节、接受客户修改产品设计的要求、反映需要与客户协商才能解决的问题;(3)检查产品的工艺性,如果产品工艺性存在问题,则向客户反馈;(4)制定具体的项目进度计划;(5)负责对承接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进度跟踪及内外协调工作;(6)负责完成组内评审及对重大方案、特殊结构、特殊用途的模具的会审;(7)负责组内成员的工作分配、培训及考核;(8)对组内成员的过失行为负责;(9)负责在组内开展 “四新”技术的应用与技术攻关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10)及时解决新模具在维修期内的各项整改及维修。
: F) L! g4 a' k! |2 S. L
2 ]6 X$ \4 |8 \  |. q2 ^, q厂领导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质量与成本考核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考核项目组内员工,使责、权、利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并显著减少以前反复出现的问题。' y, C  T3 u, U7 D7 P2 F* r
! `- n: ?3 F$ O6 I. e
2  模具开发的并行工程实施方案# n, y% P* s3 A  U4 i- P, Q6 L

1 H; c/ }# p; P/ k# O并行工程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实施并行工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多个环节的质量。并行工程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与装配的设计(DFMA)[1]。在模具开发中实施并行工程就是要进行产品及模具的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检查。
6 K- u( [/ t! v( Q1 d1 g* Y. ?% [9 A4 L- X$ D% v$ U) e( T6 G
笔者为模具厂提出并实施了如图1所示并行工程实施方案。IMAN是基于统一数据库的PDM系统,基于IMAN集成各种CAX及DFX工具,并利用IMAN的工作流模型实现了设计过程的集成。基于统一的产品三维特征模型,设计员利用CAD工具进行模具设计;工艺师利用CAM功能进行数控编程及CAPP进行工艺设计;审核者利用CAE功能进行冲压或注射成型过程模拟,利用DFX工具进行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分析。以上工作可以几乎同时进行,而且保证了产品及模具的相关尺寸的统一与安全。这就使审查时重点检查模具的方案和结构。基于统一数据库,各种职能的人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某侧面的信息。( R4 O0 I6 E0 k! r8 [9 S' @: V  G

5 o$ c8 Q( {3 h            
! R/ ~8 ^5 y1 T/ f
' L9 E8 B5 d1 z' r' U4 _+ W  EDFMA工具的开发是并行工程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以往的DFMA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中[2],DFMA工具被动地对CAD输出的产品特征进行评价,而不能在CAD系统产生具体产品特征前即在概念设计阶段加以指导,使CAD系统要经过多次设计―检查―再设计循环才能求得满意解。为此科龙模具厂开发了集成CAD系统的DFMA工具。DFMA的工作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DFMA输出概念设计方案到CAD,这个方案具有最少的零件数量;第二阶段是,而CAD系统输出设计特征模型,经过特征映射后将制造特征模型输入到DFMA工具进行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分析。通过这种途径使DFMA知识库得到尽早利用,为缺乏知识的CAD系统把握方向。: m! [5 \2 t* e. m$ D0 }

5 ?: x$ Y% _- n4 F, y通过对产品与模具的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的检查,就从源头消除了后续工序可能遇到的困难,大大减少出现缺陷和返工的可能性。4 K$ e; ?4 m, Q2 t+ M

* W* V7 Y' A& h% r7 C4 d3 模具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与系统研究' x, Y6 r3 A. t

  e  g7 j$ ]3 E' j# W' @缩短设计周期并提高设计质量是缩短整个模具开发周期的关键之一。模块化设计就是利用产品零部件在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似性,而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与组合化。大量实践表明,模块化设计能有效减少产品设计时间并提高设计质量。因此本文探索在模具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Q8 O! o! p: J' i: M7 \
( X2 V3 e# g5 H5 Y0 M
3.1模具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4 R5 e: W1 O5 @+ o. v) r1 R0 w+ V3 D2 z, M% i
模具的零部件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有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条件,但目前模具设计中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报道还很少见。与其它种类的机械产品相比,模具的模块化有几项明显特点。* E% l% G3 t8 B8 B2 T# q
' j* h8 G' Q# T: Q  }
3.1.1模具零件的空间交错问题* j5 C" t- |, C3 P6 S2 h' y
' g: S. \. E/ K# o* ^
模具零件在三维空间上相互交错,因此难于保证模块组合后没有发生空间干涉;难于清晰地进行模块划分。3 p9 f9 }; A8 d6 U# h

. k# _$ V3 C4 O' S8 e  X; ^笔者采取以下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1)利用Pro/E(或UGII等三维软件)的虚拟装配功能检测干涉;(2)按结构与功能划分相结合。模块划分就是部件划分并抽取共性过程。结构相对独立的部件按结构进行划分,设计出所谓的结构模块;而在空间上离散或结构变化大的部件则按功能划分,设计出所谓的功能模块。这样划分并进行相应的程序开发后,结构模块的结构可由结构参数为主,功能参数为辅简单求得;而对于功能模块,可由功能参数为主,结构参数为辅出发进行推理,在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中做出抉择。$ D5 y$ h3 J5 C4 L
2 _8 P) [* E+ M
3.1.2  凸凹模及某些零部件外形无法预见) ?% I9 ^6 _* h+ z
+ J- Z4 i* Z. G; ]) @1 I+ a
某些模具零件(如凸凹模)的形状和尺寸由产品决定因而无法在模块设计时预见到,所以只能按常见形状设计模块(如圆形或矩形的冲头),适用面窄;某些模具零件(如冲压模的工件定位零件)虽然互相配合执行某一功能,但它们的空间布置难寻规律与共性,因此即使按功能划分也不能产生模块。- V% V3 F3 m# Q
8 m8 o8 r, u8 M1 ]3 k
笔者认为,模块化是部件级的标准化,而零件标准化可视为零件级的模块化。两个级别上的标准化是互相配合的。因此,要开发零件库并纳入模块库,以弥补模块覆盖不全的缺憾。当零件必须逐个构造时,一个齐全的便于使用的零件库对提高效率很有帮助。
, i, q! q/ x2 D2 i* X
3 Q6 i% i' [; O* @3.1.3 模具类型与结构变化多  j$ u; w* _% W% k. s, R+ b

9 q6 f# E" ?$ o' E3 f$ k模具可有不同的工序性质,如落料、冲孔等;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简单模、连续模等;还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种类极其繁多。因此,必须找到适当途径,使较少的模块能组合出多种多样模具。
2 W8 b5 V$ D: ?' ~
* M! d2 h+ {# \, J- m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方法:(1)在Pro/E(或UGII等三维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及用户自定义特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使模块具有较大“可塑性”,能根据不同的输入参数可产生较大的结构变化;(2)分层次设计模块。用户可调用任一层次上的模块,达到了灵活与效率两个目标。使用小模块有灵活多变的优点,但效率低,使用大模块则相反。
9 W( P5 R: T; B6 ~& {- ]) X, F: I+ s' l, t. x9 Z
3.2 模具模块化设计的实施& K3 ~9 l  Q( |, p1 y* o

( C* d5 y  R- W6 k为了实施模块化设计,并证明以上方法的可行性,笔者基于Pro/E二次开发,开发出一套模具模块化CAD系统。系统分两大部分:模块库与模块库管理系统。5 |8 C* s, A3 r
. T& I! ~2 f9 t# k7 S8 x
3.2.1 模块库的建立. @/ x( F; E5 Y  M5 @+ }6 U

& Q' I* _/ r* I' i7 Q- G+ a8 z模块库的建立有三个步骤:模块划分、构造特征模型和用户自定义特征的生成。标准零件是模块的特例,存在于模块库中。标准零件的定义只需进行后两步骤。2 c# p& |: m; H% u9 o6 D

2 k5 j( ^: E( M5 h4 `. c$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第一步。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模块化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成本[3]。每一类产品的模块划分都必须经过技术调研并反复论证才能得出划分结果。
# d% D3 o* S2 C) ]' x8 `: o9 Z9 k$ w. i! w/ R7 b  o# c: t1 Q
对于模具而言,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是互相包容的。结构模块的在局部范围内可有较大的结构变化,因而它可以包含功能模块;而功能模块的局部结构可能较固定,因而它可以包含结构模块。9 E; r+ x$ K7 Z" Y

; H: b5 ^8 q3 V2 c4 f模块设计完成后,在Pro/E的零件/装配(Part/Assembly)空间中手工建构所需模块的特征模型,运用Pro/E的用户自定义特征功能,定义模块的两项可变参数:可变尺寸与装配关系,形成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Defined Features,UDFs)。生成用户自定义特征文件(以gph为后缀的文件)后按分组技术取名存储,即完成模块库的建立。* W- l) U$ O4 C6 X% P! S+ ]
# g9 D' {! P: [6 {1 k9 O0 \
3.2.2 模块库管理系统开发5 f  _( D1 G7 O1 H% E
) r* U$ k' z% _, @
系统通过两次推理,结构选择推理与模块的自动建模,实现模块的确定。第一次推理得到模块的大致结构,第二次推理最终确定模块的所有参数。通过这种途径实现模块“可塑性”目标。2 M$ Z. O$ [$ \+ Q' r
9 p9 U) j$ y  V2 G; p- j
在结构选择推理中,系统接受用户输入的模块名称、模块的功能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推理,在模块库中求得适用模块的名称。如果不满意该结果,用户可指定模块名称。在这一步所得到的模块仍是不确定的,它缺少尺寸参数、精度、材料特征及装配关系的定义。# v, }  E7 W$ z7 C1 m

" ]2 s* V0 \  E1 N在自动建模推理中,系统利用输入的尺寸参数、精度特征、材料特征与装配关系定义,驱动用户自定义特征模型,动态地、自动地将模块特征模型构造出来并自动装配。自动建模函数运用C语言与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而成。UDFs的生成方法及参数驱动实现自动建模的程序见参考文献[4]。( [. {4 S1 B9 x% }' T# Z

2 @/ _7 d/ H9 F0 a, W# f通过模块的调用可迅速完成模具设计。这个系统在本厂应用后了模具设计周期明显缩短。由于在模块设计时认真考虑了模块的质量,因而对模具的质量起基础保证作用。模块库中存放的是相互独立的UDFs文件,因此本系统具有可扩充性。
% A( N& x5 ?, t+ t7 y
5 f" X' S$ o0 ^4 总结8 d4 O' F. C$ Y' H0 j; [# W. T4 p

4 V- g3 |' p5 Y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科龙集团某一新品种空调的模具从设计到验收只需三个月就完成了,按可比工作量计算,开发周期比以前缩短了约1/4,而且模具质量和成本都有所改善,明显增强企业竞争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sxw68 + 3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