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24|回复: 18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关于齿轮齿数的疑问,希望指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2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p27773782 于 2013-12-8 21:15 编辑
3 G! u9 J% R" K8 {* n
$ {+ K/ o: L: _$ E5 q/ o" K7 m齿轮的齿数是计算得来的还是查表的得来的?齿轮的齿数又是根据什么选择呢?在齿轮的设计中是不是要首先确定齿轮的齿数?希望大侠们指点。
4 q+ x% P  M/ r8 o) m
发表于 2013-12-8 2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岳阳
齿轮传动设计的大致步骤:0 Q( }" q) D. E9 {" j7 F- i4 o9 r) P
1.依据所需传递扭矩的大小,确定齿轮的模数;" d% l# D. y8 [8 K  g& ?3 a# q
2.依据转速的快慢,确定传动比;/ M6 K1 f) \' N! m; p; e: ]5 H
3.依据传动的方向或稳定性等要求,选择采用直齿、斜齿、人字齿、锥齿等;
4 Z" u( Z6 {( \& w0 s4.依据空间位置等,选择合适的齿数、中心距,是否变位等;* l$ {- I$ k- e( s- I5 ^  h3 {+ H
5.设计方案后需要校核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0: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TKG-09 发表于 2013-12-8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 o/ p# I5 y7 s. l4 ?齿轮传动设计的大致步骤:" A' w& }( g" r
1.依据所需传递扭矩的大小,确定齿轮的模数;
( W  ^  |6 c1 \" m* B4 b) P2.依据转速的快慢,确定传动比; ...
/ j  [. h. H$ W  _/ C- e% y
大侠齿轮齿数是自己定的数还是通过计算公式算出来的?
发表于 2013-12-11 1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主动齿轮齿数是自己定的数,从动齿轮齿数根据传动比计算得出。
发表于 2013-12-11 10: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一般是根据负载大小初定齿轮模数,然后预确定小齿轮齿数,再根据需要的传动比确定大齿轮齿数。然后进行齿轮的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修正模数和齿数。确定中心距。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1 1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说的都对 都很好!
发表于 2013-12-11 12: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岳阳
gp27773782 发表于 2013-12-11 1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 s4 r3 T" z- j* E大侠齿轮齿数是自己定的数还是通过计算公式算出来的?
, Z" Z! p1 B) q
一般先定小齿轮的齿数(受最少齿数的限制,防止根切,如果空间允许,小齿轮齿数可以多些),再按照传动比确定大齿轮齿数。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驿马狂奔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1 16: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3-12-11 17:43 编辑
3 d+ L; k3 L  d- u! G6 @& K# ~7 F+ z. G6 f
如果是变速挂轮一类的齿轮传动,可以查表,也可以计算# _+ Z; m$ q; f3 Q
如果是设计减速器,按照标准选择中心距,则齿轮的齿数是计算的得到的(查表得自己先造一张表)。下面是思路和算法1 I$ [7 J2 ~( u- [' @8 g+ p8 a
【思路】
+ O8 ~5 ^5 O0 o6 C$ Q  g在已知中心距和速比、模数的情况下,按照中心距和齿轮公式,计算出齿数(可能不是整数)" v  v" M8 g" ]/ Y
根据速比及其速比允差,以及选择齿数比的要求,确定两轮齿数+ b3 a" h: v0 J, ?- m' O  o
根据齿数,计算实际中心距2 O9 u7 d; K1 f9 T0 F9 ]7 p4 A3 j+ b
计算理论中心距与实际中心距之偏差. [- `7 {+ N7 t
分配变位系数: O. [5 c& ^# }  l7 y2 S

" ?" C# y. a/ A* R【方法】
6 J/ h7 l5 {5 b) K1 \1,根据齿轮的基本公式
) p- Q) ^0 Y& Y2 sL(中心距)=m(模数)*z1(小轮齿数)(1+u)/2
6 n8 d: f- d& z7 U0 _; q式中 u=z2/z1
( k! g2 t. w% b. O$ B5 }. V; M( M由此,可以计算出z1,这时可能不是整数
! e' S  p9 C. [# U2,配凑齿数
* k" K3 }! m' p/ X; I- o+ k: o' f# n可以用excel,凑出z1 z2。在满足u±⊿u的条件下,z1 z2最好互质,z1≧17应不发生根切,有些地方可以z1>14
% w7 N" K' j# W* Q6 j2 V) g不会excel的,手工凑。在z1的基础上上下差两个自然数,逐个试算,满足u±⊿u的条件、互质的条件、根切的条件
/ N4 {5 A# x9 P. q0 \  m4 T" S3,计算实际中心距和中心距偏差
* x: l  _2 H& J% Y& P' `实际中心距L'=m*(z1+z2)/29 R- ]9 j3 b6 U% m3 D* m
中心距偏差⊿L=L'-L。该中心距变动距离=(x1+x2)*m
6 R3 ]) Z+ u. d6 X3 D7 `x1,x2分别是小、大齿轮的变位系数1 v, {( a6 j2 Q4 {. G: \0 Y
如果中心距偏差=0,到此结束
! d$ r4 ^* K6 {! ?# ~. f0 S! N4,变位系数
! j& q2 L. b7 C: ^% Q/ ^3 H此处我们仅仅考虑几何尺寸,不考虑强度等因素(如果要考虑,公式需要修正)
  i- l0 _$ ^8 o对于选定大小论齿数后,为了凑中心距,做角变位7 J8 ]& c, g% h- e$ ~: o& n4 V
齿轮传动啮合角(α')公式中的(x1+x2)=⊿L/m
" v9 o8 m7 \9 t4 m: ~( |+ r( A# F  N这样,就可以公式5 W4 q9 |( a! d& v) `
a'=0.5*m*(z1+z2)*cosα/cosα'3 v3 x$ @+ S; X
来验证变位后的中心距是否为所要求的中心距7 K. V2 R- E. g: e8 ~
5,变位系数分配8 S! O5 p- z, c# N
对于普通减速器设计,在凑中心距是,可以按照失效形式分配中心距。这是简易方法
$ H, _5 @3 [; B" Z7 Ra)断裂2 t5 c0 X- M, a/ c
x1=(x1+x2)/(u+1)+0.5*(u-1)/(u+1)  J; }& A& m. H, e' X! p  ^6 Q
b)点蚀4 H. u- A. C/ k# k$ \0 c! X
x1=(x1+x2)/(u+1)+(z1+12)/(z1+2)+8/(z2+8)
2 B, ~0 A' n: }+ ec)胶合
9 ?% m/ w4 ]9 N7 ~, Vx1=(x1+x2)/(u+1)+(u-1)/(u+1+0.4*z2)+ ?* J% I" }% {8 r0 L9 V
以上所有 x2=(x1+x2)-x1
! E* s5 z" Z0 T6 W0 E如果需要仔细计算,用变位系数封闭图8 J6 Z$ D/ B4 K3 Z+ H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TKG-09 发表于 2013-12-8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8 K& K/ R$ g2 |
齿轮传动设计的大致步骤:
' V" S/ Y7 H, G% [$ O( Q0 ]1.依据所需传递扭矩的大小,确定齿轮的模数;$ z- }* }# v2 o' b/ `, [8 T
2.依据转速的快慢,确定传动比; ...

4 ~2 `$ L4 }0 [已知大齿轮的齿数Z=112,m=1.75,传动比36.75,输出转速30每分钟,求齿数比和小齿轮的齿数是多少呢?
发表于 2013-12-11 18: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gp27773782 发表于 2013-12-11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 o, m! z3 C6 y1 |, S$ N
已知大齿轮的齿数Z=112,m=1.75,传动比36.75,输出转速30每分钟,求齿数比和小齿轮的齿数是多少呢?
; H" L( u  s6 U3 I
这个是哪里来的题。。。112/36.75=3.0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kinggg0316 发表于 2013-12-11 1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Q4 g9 M' _/ I7 C$ ]
这个是哪里来的题。。。112/36.75=3.04.......
) \) `- B2 a; c
这是日本帝人RV减速器的参数 从动的大齿轮齿数Z=112,模数1.75.速比36.75,输出转速30r/min
发表于 2013-12-12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岳阳
gp27773782 发表于 2013-12-11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 c  D, E, L6 N: F8 D1 ^已知大齿轮的齿数Z=112,m=1.75,传动比36.75,输出转速30每分钟,求齿数比和小齿轮的齿数是多少呢?

6 q* v# [2 v7 p) p/ Q) m如此大的传动比,靠一级齿轮减速不可能,只能采用多级传动,或采用蜗杆蜗轮减速,或采用行星轮机构减速。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驿马狂奔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2 17: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佩服TKG-09的全面,( {+ K* H, q3 R) c& }* o( d
楼主的问题看,您只是想了解行星减速机的原理。
6 K& o3 Z: X# o! s: u我建议楼主可以百度齿轮的模数、齿数、分度圆、速比等的概念性的内容。这里的回答都是建立在你已经熟知基础概念的基础之上的。侧重设计并不适合你。
发表于 2013-12-12 23: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gp27773782 发表于 2013-12-11 1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 G" Z& N2 t# ?这是日本帝人RV减速器的参数 从动的大齿轮齿数Z=112,模数1.75.速比36.75,输出转速30r/min
7 e1 M  h% j. |0 ]
看过样件没,单纯从参数上看,只能知道初始与最终状态,,这里应该还存在着中间过程。。否则传动合理性可能会存在问题。
发表于 2013-12-13 0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齿数设计的话,好像应该是先考虑失效形式吧,
- X& d9 S4 P8 V* E1.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条件设计,先求模数,确定齿轮直径与中心距,然后校核2 {3 j# T! L1 w& m9 B, S; m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设计,求齿轮直径和齿宽后,确定齿数与模数,然后校核
- K3 T% c: {* Z4 b) f" z+ K8 y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驿马狂奔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3 00: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这么大的传动比,大齿轮齿数112,一级齿轮传动是不行的,需要二级齿轮传动。第一级传动:大齿轮112齿,小齿轮14齿,传动比112/14=8。第二级传动:大齿轮147齿,小齿轮32齿,传动比147/32。14齿和147齿为双联齿轮,总传动比为8×147/32=147/4=36.75
发表于 2013-12-13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gp27773782 发表于 2013-12-11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  m, V' z. @+ C5 H1 u& a( p3 `
已知大齿轮的齿数Z=112,m=1.75,传动比36.75,输出转速30每分钟,求齿数比和小齿轮的齿数是多少呢?
: n, W5 y; U' y/ j+ O6 a
单级速比 1.25---7.1
! b1 B) B# Q4 Z- W2 x& N! K两级速比 7.1---50(渗碳淬火<25)
; b% b: Q; s% I: O0 S- y1 }三级速比 22.4---280(渗碳淬火<125)& d1 L" i: g) s! c5 i
上面是标准推荐的数值,36.75应该是两级或者三级变速(普通减速)
0 E* w+ d" B7 K7 X$ |
8 z' X1 Y. e" o0 a& }齿数比,就是实际单级速比。即不超过《公称速比±速比允差》就可以7 f* g# {) k/ S. x2 x6 {3 O

3 _7 ^$ A8 d5 S0 i% R知道大齿轮齿数后,如果仅仅只考虑速比,求小轮齿数% i/ D( p4 d. {2 J
1,由“公称速比=大轮齿数/小轮齿数”,可以求出小轮齿数。这时的齿数可能不是整数2 M5 C/ Q( X6 u6 n2 c5 G( f
2,判断是不是符合最小齿数的原则(大于17,14)9 A  c% c6 V9 }1 X+ J/ X5 A5 S
3,如果满足要求,将1)中求出的齿数±2,取整数。
" u% B+ U3 Z  N- y; M4,将取整的小轮齿数,依次除大轮齿数,得到的齿数比与《公称速比±速比允差》比较,将所有符合要求的两个齿数记录下来
7 t7 j: B) S! a  y/ \5,取出所有互质的,至少不是可以被整除的; M& V& o2 b0 p) q* A
6,在5)中再选择 变位系数最容易满足,至少是能满足的
$ _1 S; h* c3 b$ j: _7,如4)到6)都不能满足,则大轮齿数±2,然后重复上述过程3 ]% o/ [; }9 F
% ~2 Z2 \! i( m" {$ Z2 Q
这个计算很简单,但是罗嗦。所以如果会excel,或者excel+VBA,则大大简化你的工作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驿马狂奔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3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asdolmlm 发表于 2013-12-13 0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_' G( h" ]. P9 ?3 X! H* o
齿数设计的话,好像应该是先考虑失效形式吧,, I5 T2 C6 L' W
1.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条件设计,先求模数,确定齿轮直径与中 ...

. |5 p( P2 s$ [个人觉得( b( O  O- \. q: |
机械设计时,按照如下次序来:方案、结构设计、物理校核
9 U2 d) Y# D: i' ^5 ]9 _; s具体到齿轮传动设计,由于因素多且相互之间有紧密的影响,所以有很多的简化设计路数! o! j3 V# m1 b) v% s$ O8 m
比如,软齿面核算齿根弯曲强度,硬齿面核算接触强度。关键是在因素紧密耦合时,要所有的内容都计算,实在计算量太大。4 G5 Y0 `& L! Y3 }) V3 A
在计算机条件下,有许多图表可以按照设计条件生成。比如封闭图。但是,这么多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需要有扎实功底才能给出来。
- T, f5 Y* j: c5 q' ]即便如此,所谓的优化设计还是不容易。也就是按照精确的思维模式,都要给出准确的数值。
  D  q6 _5 O7 a/ w在实际设计中,往往参数在一个范围里选取就能满足要求。这时用计算机生成图表就有优势了,那个“范围”可以在图中直观的看到,设计者不超出范围就完事了。至于在这个范围里,哪里是最优,一般也不必太较真。
发表于 2013-12-13 0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3-12-13 08:34 编辑
& S3 ?$ |2 e2 x$ J. t% G  n5 T# M( S% e3 k7 f) k
总的感觉,齿轮传动设计,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经验。% E# _3 H4 F1 x/ m6 G
扎实的基本功,如选择齿数或者找出可行的齿数对,对于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是轻松的工作) j3 @( F; h; j( q  n
经验,在传动设计中大量存在相互影响的因素,怎么选?除了清楚知道他们是怎么影响的外,具体数值选择,往往需要经验。比如要求减速器在正50到负45度下工作,要想全靠计算解决,那就非常困难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