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解决压铸件及其它铸造件缩孔缩松问题的终极方法
' e9 T4 O4 v+ J q$ T% T8 \) a+ Z# o9 U- S! [, W9 `' U* Y2 u
压铸件存在缩孔缩松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答案应该是有的,但它会是什么呢?% l( f: I% \) {8 T7 e0 R
- i- d/ [8 B4 W6 _3 q
1.压铸件缩孔缩松现象存在的原因6 u$ q' P; u. t* H4 C6 }: m$ n
压铸件缩孔缩松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由于金属熔体充型后,由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必然存在的相变收缩.由于压铸件的凝固特点是从外向内冷却,当铸件壁厚较大时, 内部必然产生缩孔缩松问题.
8 \# ] c3 x8 e+ \; v. l
8 h3 t8 Q/ m, c% ^; }. F% n6 T所以,就压铸件来说,特别是就厚大的压铸件来说,存在缩孔缩松问题是必然的,是不可以解决的.
/ c6 m* r9 T8 X4 N/ N/ @6 u% R3 H8 t Y$ w8 |
2.解决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唯一途径5 ?# L7 y) _ ^4 G
压铸件缩孔缩松问题,不能从压铸工艺本身得到彻底解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超越该工艺,或者说是从系统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0 X! e- ?( V: `# A4 B, V- w0 I0 P3 ^
这个办法又是什么呢?" G2 ?* }# O# l. c
从工艺原理上说,解决铸件缩孔缩松缺陷,只能按照通过补缩的工艺思想进行.铸件凝固过程的相变收缩,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的现象,我们不能逆这种自然现象的规律,而只能遵循它的规律,解决这个问题. |7 ~! _/ Q8 Z6 F$ E- n
4 G2 Q3 b4 T" c# i7 t3.补缩的两种途径; y" d h9 i" a! {* F0 Y: B
对铸件的补缩,有两种途径,一是自然的补缩,一是强制的补缩.
# S2 x% k" Q2 q6 \0 P$ y5 T8 ?# l8 p% c3 o9 @
要实现自然的补缩,我们的铸造工艺系统中,就要有能实现”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很多人直觉地以为,采用低压铸造方法就能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但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运用低压铸造工艺,并不等于就能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如果低压铸造工艺系统没有设有补缩的工艺措施,那么,这种低压铸造手段生产出来的毛坯,也是可能百分之一百存在缩孔缩松缺陷的.+ x7 ?3 m$ H) S, w
* r9 z) C, v4 y由于压铸工艺本身的特点,要设立自然的”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可能是, ”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总要求铸件有比较长的凝固时间,这一点,与压铸工艺本身有点矛盾.1 t. M- ?2 H% {% x. t' w
2 k) U# h$ h+ P
强制凝固补缩的最大特点是凝固时间短,一般只及”顺序凝固”的四分之一或更短,所以,在压铸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强制的补缩工艺措施,是与压铸工艺特点相适应的,能很好解决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
1 k) B# m W" }2 L4 F4 `# }7 y7 N0 f1 d
4.强制补缩的两种程度:挤压补缩和锻压补缩
. L* R O) t/ g$ |$ I实现铸件的强制补缩可以达到有两种程度.一种是基本的可以消除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程度,一种是能使毛坯内部达到破碎晶粒或锻态组织的程度.如果要用不同的词来表述这两种不同程度话,那么,前者我们可以用”挤压补缩”来表达,后者,我们可以用”锻压补缩”来表达.
1 ~5 @* L% d3 x0 [! w- h; O
3 t7 r- C9 p& p" V5 d要充分注意的一个认识,分清的一个概念是,补缩都是一种直接的手段,它不能间接完成.工艺上,我们可以有一个工艺参数来表达,这就是”补缩压强”.
, q6 g5 J/ @, j3 H: F* o; E C. O5 H5 }
物理原理上,压强这个概念有两种情况可出现,一种是在液体场合,即”帕斯卡定律”的场合,为分清楚,我们定义它为”液态压强”,而另一种出现在固态场合,我们定义它为”固态压强”.要注意的是,这两种不同状态下出现的压强概念的适用条件.我们如果混淆了,就会出现大问题.5 M& [2 Q# I+ T6 d2 _
+ {2 B9 n: f8 V4 W“液态压强”,它只适用于液体系统,它的压强方向是可以传递的,可以转弯的,但在固相系统完全不适用.
8 |' g( m* ~ Z6 A5 a6 G1 J/ }, D5 u! Q! y0 f. S6 _; T! \
压铸件的补缩,是在半固态与固态之间出现的,它的压强值,是有方向的,是一种矢量压强,它的方向与施加的补缩力方向相同.0 {( {* n# e. x; o9 W
* i6 c& [9 m3 o" T; |. r: n, B
所以,那种以为通过提高压铸机压射缸的压力,通过提高压射充型比压来解决压铸件的缩孔缩松,以为这个压射比压可以传递到铸件凝固阶段的全过程,实现铸件补缩思想,是完全错误的.
5 i4 Q( Y; o$ E' l# y$ d+ S: f5 ], S* |1 r P- p4 e
5.采用”先压铸充型,后模锻补缩”的工艺,是解决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终极手段.
4 [; A* [. N8 F! O9 C& L/ {5 n3 p# W2 R: v( a
”先压铸充型,后模锻补缩”的工艺,我们可简称为”压铸模锻”工艺.它的本质,是一种连铸连锻工艺,就是将压铸工艺与液态模锻(熔汤锻造)工艺相结合,将这两种设备的最有效功能组合在一起,完成整个工艺过程.3 D+ f! f$ F0 Y2 B4 }/ D |
6 P. V7 K2 K, J2 Y0 f/ @" {% |
这种连铸连锻的”压铸模锻”设备,外型与普通立式或卧式的压铸机很相似,其实就是在压铸机上,增加了液压的锻压头.可以加上的最大锻压补缩力,能等于压铸机的最大锁模力.
[ s2 t! ?* I( l
. {( d4 E# y3 h要注意的是,这种压铸模锻机最重要的公称参数,并不是锁模力,而是模锻补缩力,相当于四柱油压机的锻压力意义,这是我们在设备选择时必须充分留意的.不然,买了一台锁模力很大,但模锻补缩力很小的压铸模锻设备,其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8 F! w3 ^0 g) G) \" b2 I' b' M: z/ g! Y: O% d
运用这种压铸模锻机生产的毛坯,尺寸精度很高,表面光洁度也极高,可以相当于6级以上机加工手段所能达到的精度与表面粗糙度水平.它已能归属于”极限成形”----的工艺手段,比”无切削少余量成形”工艺更进了一大步.( `. @* ^3 N" J* U
8 r3 y3 u8 a$ Y0 N# s
有关挤压压铸模锻(简称“压铸模锻”)工艺与装备的情况,请参考其它资料介绍.
( x# B* y! x8 r% f0 x/ i, B9 x# |$ @3 _5 n$ Q- N
[ 本帖最后由 wangxili 于 2006-9-12 21: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