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648|回复: 7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请问有谁知道共有多少种氮化工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3 23: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题:请问有哪位大侠知道共有多少种表面氮化工艺?哪种方法的表面质量最好(表面硬度,光洁度)。材料是SDK11或SKD11. 不好意思本人15年没摸热处理了都忘光了。
发表于 2011-8-15 23: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你说的氮化是渗氮吧。
4 l0 r. q! c  L/ I) _% Q气体渗氮:常用的气体渗氮工艺有等温渗氮、二段式渗氮和三段式渗氮三种方法。
" A4 M$ `, `4 G/ l. V离子渗氮;氮碳共渗;液体氮化。
发表于 2011-8-16 0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晕15年!!前辈啊" x+ ?. y8 m! F1 F4 C- s  |) }
氮化工艺:硬氮化、软氮化(氮碳共渗)、辉光离子氮化& }, K! c! _$ K+ n9 `3 k
软氮化:液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
发表于 2011-8-16 0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离子氮化技术:! d4 ~( E4 q+ j) G
  此一方法为将一工件放置於氮化炉内,预先将炉内抽成真空达10-2~10-3 Torr(㎜Hg)后导入N2气体或N2 + H2之混合气体,调整炉内达1~10 Torr,将炉体接上阳极,工件接上阴极,两极间通以数百伏之直流电压,此时炉内之N2气体则发生光辉放电成正离子,向工作表面移动,在瞬间阴极电压急剧下降,使正离子以高速冲向阴极表面,将动能转变为气能,使得工件去面温度得以上昇,因氮离子的冲击后将工件表面打出Fe、C、O等元素飞溅出来与氮离子结合成FeN,由此氮化铁逐渐被吸附在工件上而产生氮化作用;* {, m' W# [2 B4 Y3 \) X
气体氮化:; }) a7 Q0 B5 c8 [, E
   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钢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 y/ ^  ?7 f5 w) V. P+ M; ?2 _
钢的碳氮共渗:1 z7 U& {% K5 H7 n# p
   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氮碳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是广。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谢谢楼上各位好心人在百忙中的答复!本人现在在硬盘磁头行业用不到氮化,所以都忘光了。借了一本热处理手册,大体了解了一下。可惜国内编的书对材料是SDK11或SKD11等进口的材料没有提及。
发表于 2011-8-23 2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晋中
路过,学习了,希望能再详细些,谢谢
发表于 2011-8-24 1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应当是SKD11,不是SDK11,日本牌号,相当于我国牌号Cr12MoV。做氮化前的热处理有点讲究,通俗点说就是“高淬高回”。淬火温度要1150度,回火温度520度,回2~3次。然后才能氮化。否则氮化后会降低本体的硬度。不过不建议做氮化。因为“低淬低回”后的Cr12MoV,硬度能到HRC64,耐磨性已经不错了。“高淬高回”的缺点就是会更进一步增加脆性。换来的耐磨性增加可能抵消不了脆性产生的损失。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谢谢7楼。有SDK11,不过还是日本企业的代号,由SKD11改进来的,还没有入JIS。淬火后比SKD11硬2~3HRC.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