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的制造工艺流程大体都是:原材料检查—钢球毛坯制造(冷、热镦,冷热轨制)—光球—热处理—硬磨—强化处理—初研—精研—清洗—检查—涂油包装。其中毛坯制造过程,一般直径在25mm以下的钢球采用冷镦工艺,直径在25mm以上50mm以下的采用热镦或热轨,直径在50mm以上的采用车削或热锻。 4 Z) K( J! }- p1 M工艺过程中,采用光球工艺取代软磨工艺,虽然目前钢球的制造工艺过程与国外先进企业相似或相近,先进工艺也在逐步应用,但是整个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成形工序在生产效率、成型误差、产品总流量上都与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热出力和精研工序也有一定的差距。! o8 X$ L. K6 D. h7 ^2 D M
钢球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规制工艺、树脂砂轮磨削工艺、钢球表面强化处理、热处理自动线加工和新型水剂研磨液的应用。25mm以上钢球可采用轨制工艺。采用轨制工艺钢球尺寸精度高(一般可达0.05-0.09um)且无环带,材料利用率高(比冷镦可提高20%),生产效率(能达到热镦的5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轨制球坯具有金属流线分布均匀,寿命长等众多优点,但轨辊设计制造比较复杂,轨辊材料成本较高。树脂砂轮磨研工艺,以磨代研对钢球进行终加工,能较稳定地提高钢球精度及表面质量,改善钢球的动态性能,特别是对降低振动值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轴承和套异常声也有明显改善。用此技术加工钢球磨削均匀,克服了用铸铁盘研磨添加研磨剂不均匀而影响钢球质量的认为因素,同时树脂专用磨削液污染小,加工后的钢球表面易于清洗,且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