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控制图应用到什么程度?
, ]( q3 E( N, z7 q 许多读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为一个单一的质量特性而建立和维持一张单一的控制图所需要的人力和费用,在一个具有许多零件和众多工序的工厂中,控制图究竟能够应用到什么程度?”/ z- L: G$ C# }, ~7 N: o0 e
# q8 |2 I/ T1 w: x& t
# E* {, u' s- C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回答:“控制图只有在经济上需要而实际上可能时才予经应用。”只有对重要的质量特性才宜于设立控制图。只有在顾客对质量的满意和成本这两方面都直接受工序的明显影响,才宜于在这一工序设立控制图。控制图只不过是许多质量控制工具中的一种:试图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控制图说成是一种“功能齐全”的质量控制大纲的说法,显然是不妥的。- u2 m+ e. D# i7 Q; D
7 [# }, ]/ W" X9 o4 T, P1 o Q
" b8 F. l1 p7 Z5 e9 F
2、用好控制图的心理作用可能大于技术作用,特别是应用百分率控制图时) O7 C6 C: c! \+ x2 e% E9 C( c
在对百分率控制界限是否满足经济要求作出初步判断时,管理当局在质量控制人员的协助下可能会选择该工序的既定控制界限目标作为标准。按照管理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经验,这些控制界限是可以达到的;除非出现强有力的相反的证据,否则这些界限总是会被批准的。 - |9 V1 g6 E1 {% u
这种做法(连同正确的判断)往往非常成功。在人际关系因素比技术因素更重要的许多工作中,以及仅仅是选择控制界限为目标就可以产生质量改进的心理效果场合,这种成功尤为显著。
* ?+ J2 w, l b1 l" j
_2 d! j7 W9 x( F- @+ F+ F2 u: ~ 象这样的做法正是创立工厂用的控制图体系的完全合理的组成部分。经验证明,归根结底,如果工厂控制图手段的支持者们能全力以赴去宣扬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和观点,而非只是企图去大力推行控制图专门技术或格式,那么他们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8 L& |; G7 J9 [' M: ` 3、实施控制图监控时,要考虑测量系统的变差带来的控制图判断上的风险;4 ?7 h4 e5 v' a1 E8 {* R0 G: F
4、一旦过程的因素发生变化,或经过一个校长周期后,要重新分析过程,计算0 ~) R2 |& t) | B) M, N# E8 d
控制图界限;
/ f# T6 ?& ?) w2 q+ e* O7 q 5、不要过分人为地去解释控制图上的数据,以免造成过度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