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5天前
查看: 6816|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 逻辑与情感的较量—《说服力--工作型的PPT该这样做》书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7 0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之所以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在我买下《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之后所感受到的关于PPT制作的震撼,从而对这一系列的期待,加上确实这本书的书名在针对性上给人很强烈的引导性,因为就目前而言,有几个人做PPT不是用在工作上?所以这个“工作型”的主题从读者的需求上就很吸引人,我也在看完《说服力1》之后的不久就迫不及待地买下《说服力2》,买回来后第一时间翻开来看,不得不说,这本书不管是纸的质量还是整体风格都比第一本书要好很多,但是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失望。2 j; h% a- G9 k% f
为什么失望呢?这部分还是放在后面来说吧,毕竟我们看书首先要找的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去挖掘作者的不足(虽然也能够以批判性的思维去看问题,但这不是我的初衷)。
0 k, J7 s  ]- x: T1、逻辑性强。; B2 U6 q* o% C. L# [
几位作者都是善于用思维导图的高手,在逻辑性方面那是相当的强,《说服力1》虽然整体逻辑还不错,但是可能因为是几位作者的第一次合作,在内容构思上显得不是太默契,而《说服力2》这本书在这一方面则有了长足的改进,我想合作久了大家在思路上可能也比较默契,在逻辑构建上自然也就更为紧密,所以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下来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每一章节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提出的技巧都是相当的清晰,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本书在引导读者进入话题这方面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 S* g: b- i+ y2 x; o' A2、案例更为实际和有针对性。, h0 K- Y5 x% [* A
《说服力1》的案例虽多,但是较为繁杂,而这本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对提出的案例都是比较常见的,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这样在读者对这样类似的案例进行修改时完全可以借鉴。0 ~4 \; ^8 m% Z5 {) B9 |9 i
3、内容更为实用。
3 L& U  K2 \3 c, Y! n+ o在《说服力1》中虽然也涉及到封面和目录的制作技巧,但是讲的比较少,而在这本书中则用了比较多的篇幅来介绍各种封面和目录的设计,且都具有相当的可模仿性。如果说《说服力1》侧重于理念性的的颠覆,这本书则侧重于技术性的技巧,一个是比较全面,一个是针对性强,前者给读者带来的会是很震撼的制作效果,而后者可能在制作思路上给读者有更大的帮助。9 K+ Q4 M0 K9 `3 o# S* R! V4 z
4、“麦穗计划”是一个亮点。
  ]# f+ _5 X$ T! l* F在这本书中附赠了一本小册子,是三位作者中的包翔老师在去年提出的一种通过PPT分享读书心得的“麦穗计划”的一些推荐性作品,这本小册子里有4个完整的作品,阅读起来相当有快感,因为从这几个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精品PPT的构成,特别是具有很多创意性的东西,这带给读者的也将是不一样的阅读享受,所以在这本书中,附上小册子我认为可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棒的idea。
( n  }: K  E4 a* g) z% A   K9 N  n% @7 t$ ]8 u0 n2 K6 h2 z
好的方面自然不少,但是我在看完这两本《说服力》之后,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作者也是需要关注和改善的。
, q) q/ x/ L- p& e% _) ?" i4 E* ~6 ^1、缺乏个性。
: @  \( @5 Z: h7 L1 b5 g三位作者其中的两位的博客我是经常去的,包翔老师的博客分享的技巧相当具有新意,秋叶老师的分享我认为还是比较中规中矩,如果两位作者分开写书,可能写出来的会是两种风格的书籍,但是综合了三位作者的思想的书籍则有可能意味着大家都要有所放弃,秋叶老师要放弃的可能是大众路线,而包翔老师要放弃的可能是他的创新式思维,结果这本书在内容上倒显得不是那么有个性,当然我不是说我们要追求个性,而是如果我们用了常规的思考方式,那么这本书的卖点又在哪里了呢?
, j; ^" N) }, c2 F) X& V! G+ v2、没有重点。
8 U) m6 X: B( J7 V$ @正如《说服力1》一样,此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几乎没有侧重点,都是重点,然而在各自的内容介绍上也都算不上详尽,只能说把事情说清楚了而已,当一本书都是重点的时候,其实反而不容易让人记得住,这与第一本书没有多大差异。
" ~1 l8 q7 s1 ]3、与《说服力1》的差别不大。
; v$ ^1 F- O! M  b( _6 H! d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这本书与《说服力1》完全不同,里面没有一个案例是相同的,这点我很同意,确实整本书看下来,没看到有《说服力1》中的图片或案例,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本书与《说服力1》就有很大的差别,从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和技巧上,我看不出两者有多大差别,比如说第一部分都是阐述为什么PPT重要的原因,之后的逻辑、视觉、封面、目录、图表等方面的介绍都存在大同小异之处,如果要说差别,《说服力1》可能是全面些,而这本书稍稍针对性强一点,逻辑性更紧密,但是如果以此而单独写成一本书我个人认为不是太有必要,完全可以在《说服力1》改版的时候将这本书的内容增补进去,然后再理顺《说服力1》的整体架构,这样是可以做到让《说服力1》增值和实现书籍升级的。我不知道三位作者的初衷是什么,是要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据说这个书还要写成一个系列,我猜不会还有《说服力—全图性的PPT可以这么做》、《说服力—让你的图表。。。》等等的书出来吧,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就比较买嘎(my god)了。
" l: ~7 [& a9 K% k( [4 \) X
' W% @/ p% N6 [/ t/ f- t对于PPT的制作而言,是需要有更为实效的教程的,这两本《说服力》无疑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因为我们可以在愉悦的阅读中提升自己的PPT制作技巧,但是也希望作者能够深入的去挖掘更为贴近读者需要的内容,以免让流为快餐式的书籍(看完了就算了)。- g4 T5 Y; i( t2 `2 N
/ t, v4 P7 h1 w/ a
最后给有兴趣购买这一系列书籍的读者一个建议。
; V+ ^5 k; i* ?4 V8 c. K: ~, Q( o3 h如果对PPT制作有兴趣且计划买书的,建议买《说服力2》就好了,尽管《说服力2》所分享的内容没有第一本那么全面,但是从应用意义和书籍的整体质量上考虑,《说服力2》都要比第一本好很多(虽然对作者而言都是他们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是不分好坏的)。
发表于 2011-5-30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广告!!!!
发表于 2018-12-26 1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广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