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职场中,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在同事中沉默寡言,不善交流,与上级沟通倍感吃力,甚至避而远之,渐渐地成为被孤立的一群。
! p) i4 g* |# e2 E# S# n, `, B; h) G$ d3 Z! F1 H- z9 w& K0 a
专家表示,他们有可能患上了一种叫“职场自闭症”的心理病。
0 R& k$ j' z7 f. Y2 C, I5 R( Q1 a# Q3 d! Z
何为职场自闭症?( m3 a9 k8 `6 h# J) f; p
- Y0 \( W D2 @& t+ f7 G' S6 Y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快,有不少人因环境和压力等原因,在职场中产生类似“自闭症”的现象。其主要表现 为:平时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只喜欢一个人闷头待着,但凡处在社交场合都感觉别扭。由于不善言语、过于“低调”,他们易被同事们“边缘化”,与领导沟通和交流起来也倍感吃力,与客户打起交道来更是力不从心,频频失手,是职场人职业生涯的“绊脚石”。
) E% a4 k. B" P/ P# b3 F
( H) T0 e; Z* W 现身说法:
% ]7 l5 u7 ?+ C
' S. C$ V( l; N m 信心不足沉默是金3 _ h! D' C, W
+ U! F$ b. P8 w2 k. e! d2 C 受孤立仿如“透明人”5 U; {6 W! \0 F. O
6 o7 X' E; f+ f( b' G
本期我们请来从事传媒行业的Ella、从事通讯行业的余恺,以及就职于合资公司的Sofia,就“自闭”话题展开交流。他们都属于“沉默是金”的类型,而且并不否认自己有“自闭”的倾向。
+ |, f- P( c; r, g; b5 A: H% V
u! b- p8 H7 Z8 n8 ?, } 问题1:在工作中为何不爱与别人交流?
7 V, X7 x7 p% B) {( P
& L5 V" F. k7 N6 N, N# Q Ella:可能是由于“话不投机半句多”吧。部门里外地人较多,而且年龄差距也比较大,他们讨论的话题我永远都不感兴趣,我说的话他们也会感到莫名其妙,久而久之,我就干脆不说话了。
5 Q; v7 T% e' t5 P* r% N
& W' W- i) Q2 s5 F 余恺:在办公室里我不是刻意的,我这个人性格就是这样。工作之外,我是标准的“宅男”。' z; I% w+ G( E1 k1 o; u% D6 z- s5 S
6 n% F/ z3 T4 W/ @+ R i
Sofia:底气不足啊,怕说多错多。我入职公司大概半年有多,公司里个个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几次工作交流下来便让我惭愧,连走路都习惯低下头……% T0 i8 K/ d2 _: P4 ?3 R2 u, i
6 C; q9 ?; u9 [& Z: q9 T3 i 问题2:“自闭”会为工作带来困扰吗?
6 J/ T! u$ ~3 H7 ~8 P' v/ M1 a1 J$ [9 T+ F6 H4 }/ b
Ella:有的。简直就被“边缘化”了。开会占位、点名签到之类的他们自然不会顾得上我,连公司安排的工作以外的娱乐和应酬都不通知我,年终的优秀员工部门内部相互推选也绝对没我的份。
2 o: c: \& t0 k) j0 z3 H3 r8 g6 b1 K& p1 r6 m' }0 T) p
余恺:不受领导喜爱,这是肯定的,头儿们都喜欢能说会道的人,像我这种见到领导就躲的,自然也得不到青睐,业绩再好,升职加薪的速度也非常缓慢。
) \5 |. L) y: o1 V
* x" X9 T6 h4 {+ ? _2 v Sofia:有一次,变成了同事们眼中的“透明人”。部门征集大家对于某项目的意见,那次难得我准备充分,可是连畅所欲言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忽略”过去了,对我的打击很大。 E P* g" J) V+ G" W
' ~( X5 _1 A9 C# D 建议
) A4 M7 E* d" |, R2 B! v/ Y: C7 f. v* X |
四招教你走出自闭
+ r9 c7 V# v7 _. p$ j
3 _- x: o4 ?4 F: g: u: v 妙招1:审视自己 寻找原因" H' f2 o- B0 c# @1 }# l# X A
+ j3 I: M0 \& ]$ o
余小倩认为,当发觉自己开始有“自闭症”倾向,首先是要仔细看看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审视一下自己,是自己压力太大,还是内心里有自卑的情结?抑或是对于工作有一些不满?然后针对性地做一些处理和调整。+ _3 p6 ]% d z8 c4 }: I
: Z6 @% \# u9 l$ i% T: q j k( Q 妙招2:扬起嘴角 微笑待人2 F+ N9 L' \, s* H$ e- S) H
% q; E: p' X5 B& w) ~6 `
学会微笑是很有效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时时挂着一副别人欠自己钱的表情,对人冷若冰霜,这样会让周围的人都感到不被尊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不够有礼貌和修养的表现。”余小倩说,“所以,如果一时很难对同事热情主动地沟通,至少可以做到改变嘴角的弧度,时时以微笑待人,这样别人会很容易产生亲近感,慢慢地会增加彼此的交往和沟通。”
8 P+ j3 t* z5 `! _6 u0 p5 G3 c8 c3 Q9 o3 _4 r( N. A# w) @
妙招3:找与性格相符的工作4 l/ O! T3 x. W2 v
' D- @0 Z* g0 z, M
“其实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天分都可以过得很好,去挑战自己的短板是一个误区。”余小倩说。
0 x. K1 j5 d( Q8 x' d/ I; I, k. j% M4 D+ |" _7 A
如果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去做销售之类的工作,自己既难受也不容易做好。如果是一个善于思考,或者喜欢用文字或图画表达自己的人,做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既能够让自己舒服,也可以在周围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彼此交流的方式都会比较相似,相处起来也很容易和融洽。! v3 l: P `6 @8 d% ]/ Q( u
$ M0 H% S3 U1 _2 E 妙招4:放松心情 接受自己+ f. s# `3 Z$ b# T2 i& f2 W
6 @4 Y; E% o, I' Z, `9 \
余小倩说,喜好用文字等方式来交流,可以说是内倾性格的人一个特征,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表示这就是自闭。内倾性格的人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或者和少数知己好友在一起,在公众场合比较少说话,但这并不等于自闭。内向和外向的性格都是自然的倾向而已,各有优缺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过分内向,甚至逃避正常和必要的交往时,才可能是自闭。
) @. k: P% k/ ~' w0 s8 ]& B3 i/ z u7 ~9 U$ u# A! c
专家视点
/ \3 P8 a. g7 h" m, a3 S/ R
7 i& D4 p& U; Q “职场自闭症”会导致身心“亚健康”
" `+ J9 M+ R- ]/ d2 h; ?/ i+ w6 |% g0 e' m' |% Y
北京易普斯咨询的心理专家余小倩认为,“职场自闭症”主要和性格有关。一种是对人不太信任的人,他们由于成长中不愉快的经验而导致安全感不足,或者由于经历过一些人际关系中的伤害,所以对别人过分警惕和不信任,尽量减少与人的接触,很难敞开心扉,真诚开放地交流。另一种人是由于自卑,觉得自己的性格或者能力有缺陷,不愿意与别人深交,担心深交会让别人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因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D1 t" l/ z6 E$ i9 w# L* w
/ j4 n* Q/ }! w5 C 高压或会导致自闭, b6 C4 R; H" y8 \+ |# k0 { M
* z2 [3 _6 t% Q: l 一些外在的影响也会导致人出现自闭的倾向。 P, t* I2 @: { s+ n4 o3 v2 M
& e+ t7 h' r/ c) \
“比如由于工作压力非常大,一个人每日只能埋头于日常的繁琐工作,尤其是一些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职业,若存在日复一日的高压力或消极情绪体验,精力都用于应付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出于自我精力的保护,就会对周围的人比较疏离或冷漠。”余小倩对记者说,“还有一些人由于对工作本身厌烦,比如由于工作性质不适合产生了职业厌倦,常常就会以消极和被动的方式应对周围的人际关系。”另外,如果一个单位里工作环境整体气氛不好,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彼此缺乏信任,也容易导致同事之间不愿意交流。
# V0 U/ ]4 H: g) i5 M. f' [& t! P% X9 _6 {; E% }
自闭或导致工作低效
( W. s! o. Q( v ?& z+ B
& T, u( d1 e/ {* E3 r 余小倩认为,“职场自闭症”首先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因为一个很少与别人交流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情感上往往都难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积极支持,遇到了困难和压力可能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缓解,所以身心都可能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9 C4 `8 C c# \$ N! c2 }) u4 S+ b; {+ f2 b2 g+ C# m# K6 |
此外,当一个人回避和同事、领导的直接交流时,沟通的不通畅很可能导致工作的低效。而当一个人很冷淡地对待同事时,在整个团体中是一种不和谐的因素,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气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