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0 W- c0 r+ ?4 S) {; R( E: f% y1 R
$ D$ O2 a9 m; N, a) m
实验室人员的意见是正确的。您的“内部的磁力线只与线圈的参数和所给的电流有关”似缺了些重要的东西,磁力大小和磁路性质关系很大。简单的说,如果磁路使用导磁率较低的材料,磁力则会大大降低。铁磁材料磁路中的间隙也会增大磁阻,降低磁力。您所说的外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外壳,而是磁路的一部分,间隙大了磁阻增加,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
, I7 B1 U O. M5 Y& v; g: \- q+ i7 n# m" _& Q
在磁饱和现象: 8 Z! J- W$ r9 d" i % O( k2 A7 ?& g W! z( z 一个线圈通过电流时,线圈中便有磁场产生,描述这个磁场有两个物理量:+ k V6 |) t- O/ c' G
. w; X$ O. V2 h 一是磁场强度H,它的定义是线圈的圈数和流过线圈的电流强度的乘积(又称安匝数AN);- Q2 t ~/ A4 M1 T- P
0 x1 V& v8 Q- I' i5 e' G0 U
另一个是磁感应强度B(又称磁通密度),B的大少除与安匝数有关外,还与线圈中的介质有关。如果介质是空气,如线性电感,那么H和B是线性关系,不存在磁饱和现象;如果介质是铁磁材料时,同一线圈流过同样的电流(也就是H相同)的条件下,导磁率(又称导磁系数,为B与H的比值)μ不是固定的常数,B和H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如附图所示。3 E/ z* F, X+ _9 _8 D4 x
. X1 Q# C) P9 b R" ^: W4 |' Q ) C9 m% o* x' t3 W2 G 在图中可以看到,曲线的A点附近曲线开始弯曲,再往上,B值的变化越来越平缓,也就是说,B值受H的变化影响越来越小,这种现象我们就称为磁饱和现象。 5 f, K8 R u5 h( O) I 磁饱和后,线圈中电流再增加,电感中的磁通基本不再增加。但此时线圈将随着电流的增加而过度发热,烧坏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