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7-20 17: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铸铁可分为一般工程应用铸铁和特殊性能铸铁。一般工程应用,碳主要以石墨形态存在。按照石墨形貌的不同,这一类铸铁又可分为灰铸铁(片状石墨)、可锻铸铁(团絮状石墨)、球墨铸铁(球状石墨)和蠕墨铸铁(蠕虫状石墨)等四种。特殊性能铸铁既有含石墨的,也有不含石墨的(白口铸铁)。这一类铸铁的合金元素含量较高(ωMe>3%),可应用于高温、腐蚀或磨料磨损的工况条件。3 F0 Z! S9 X& J9 S' u U4 X1 j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s, S M5 d: v& ?/ y, \
1.石墨化过程* k2 D- ]& i! [. L6 Y+ h
    石墨化过程是指铸铁中析出碳原子形成石墨的过程,亦即按Fe-G相图结晶的过程。合金石墨化过程可以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个阶段。高温石墨化阶段是指在共晶温度以上结晶出一次石墨G1和共晶反应结晶出共晶石墨G晶的阶段;中温石墨化阶段是指在共晶温度至共析温度范围内,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石墨GⅡ的阶段;低温石墨化阶段是指在共析温度析出共析石墨G析的阶段。
6 x: ` \+ U$ V) z) B    在高温、中温阶段,碳原子的扩散能力强,石墨化过程比较容易进行;在低温阶段,碳原子的扩散能力较弱,石墨化过程进行困难。在高温、中温和低温阶段石墨化过程都没有实现,碳以Fe3C形式存在则称为白口铸铁。在高温、中温阶段,石墨化过程得以实现,碳主要以G形式存在的铸铁,称为灰铸铁。在高温阶段石墨化过程得以实现,而中温、低温阶段石墨化过程没有实现,碳以G和Fe3C两种形式存在的铸铁,称为麻口铸铁。' R. ]! ^/ x% ^& a7 T
: ^+ [1 g, W3 h6 Y, E" F3.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5 C; ?$ H' Z, ^3 a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化学成分是影响石墨化过程的本质因素。碳和硅是有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除了C和Si外,Al,Cu,Ni等元素也会促进石墨化;而S、Mn、Cr等元素则阻止石墨化。尤其是S,它不仅强烈地阻止石墨化,而且会降低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故一般限制S在0.15%以下。Mn能与S形成MnS,减弱S的有害作用,允许含Mn在0.5~1.4%之间。P增加铸铁的硬度和脆性,若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允许P含量增加到0.5%。 铸铁冷却愈慢,对石墨化愈有利;冷却愈快,则抑制了石墨化过程。在铸造时,造型材料、铸造工艺都会影响铸件的冷却速度。除此之外,铸件的壁厚,也是影响铸件冷却速度的重要因素。
0 Z# z; c5 P3 S) ^# K. [: g) [. B" L* m4 `
[ 本帖最后由 zz435 于 2007-7-20 17:4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