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天买瓜,与瓜贩闲聊。他原来是种瓜的,后来觉得卖瓜更挣钱,就弃农经商,掌握了一套生意经。# [+ P7 I1 a _& S r5 w
6 `( s1 `$ g8 A- ?
一车西瓜1000公斤,1元一公斤进货,总共1000元,这就是本钱。卖多少价钱呢?最贵的市场价是2元。再好的西瓜也不能超过这个价。于是他也卖2元,这个时候跟他杀价,等于与虎谋皮,任顾客怎么刁钻也不能让步。再说,卖瓜的也得照顾左邻右舍,你这边放水叫撬行,缺乏职业道德,瓜摊也许会让人家掀翻。. ^# O' P. M* k2 ~3 W9 V5 g: s
6 |5 }8 [! N/ g: s% D
西瓜卖得很快,钱包也越来越鼓,但西瓜卖不够1000元,价格绝无商量的余地。最终他卖够了1000元,心一下子托了底——够本了。看一看车斗里的西瓜,剩下一半,再看一看日头已过中午。他对那2元钱的底线也不再坚守,此时的瓜贩显得十分大度,当然,他也要看行情,行情好犯不着降价。卖不上价就会松口,相当灵活,因人而异。2 D. A2 z8 l) D+ @6 R7 f/ E: Z9 E6 E( E
- j% r8 N4 s5 P8 h/ r: ]+ a
临近收市,天色已晚,市场上摊贩已经不多,他会把价格继续下降,当价格降到1元钱的时候又是一道坎儿,再降就要想到赔本。 X# O3 C+ M4 Y. g7 g- `
. e5 f i3 J# d 瓜农的帐可不这么算,本钱已经回来了,再卖一分钱就是赚头,也就是利润。一元钱不是价格的极限,在他的头脑里,每公斤8角钱与6角钱、5角钱的界限早已淡化,并没有质的区别,全是赚,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他关注的不是单价,而是总成本,一车1000元,极限在这儿呢。. o9 }$ o9 p2 c: I& K% B' r
8 k8 \3 J3 t' t% f 这位瓜贩没读过几天书,不懂得数学、政治经济学,更没有读过市场营销之类的热门专业。他的思维特点是简捷:算大帐,不兜圈子,直奔要害。
0 E$ z! q9 P" A4 f- \
7 F8 r, H* ~% \: ~1 R( R( Q# J+ d1 W 知识分子的思路与他们相反。他们知识结构完整,理论功底深厚,谈起道理来一大套,说得你头大,但与实际总是隔着一层。理论陈旧,与实际不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他们过于理性,凡事皆考虑周全,干起事来就繁琐,缺乏可操作性。
. L+ ~5 J* ^+ }0 @3 W- a+ b 4 ~- U* `/ x# P
改革开放初期,发财的多是文化层次低的“傻大胆”。如今,参与商战的人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今天的“成功人士”与30年前的“傻大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善于算大账而不拘小节。
, ^& y4 z, M$ W.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