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10820|回复: 7
收起左侧

[已解决] 非对称公差的CPK怎么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08: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大侠,非对称公差的CPK怎么计算,比方说某个零件的某个过盈配合部位的尺寸公差为30+0.05+0.02,或者某个尺寸为40+0.3-0.1,具体CPK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谁给解答一下,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0-12-22 1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以下个人意见:
3 F: h+ }1 d  D, s1、前题:因为生产的时候,没有对偏上差,或偏下差单独进行控制,所以对称还是不对称公差,对于实际生产来说,它还是会随机在范围内波动,不会单往一边偏。所以最佳的生产还是控制在公差的中值进行生产较划算。7 N# x7 k' b1 D
2、从计算的公式上说:计算CPK用公差的USL和LSL,和均值,对你所说的30这个基本尺寸没有用到。
" k( Y. k5 y5 A3、从概念上说,算CPK是看6个标准差在整个公差范围的分布情况,越窄越好。不会理你是偏哪边。0 z2 K, h% o* p4 F" _1 P
4、不对称公差,如果单边趋向零,就会变成单边公差。分母:西格码乘3,而不是乘6来算CPK,所以把不对称公差转成对称公差,结果其实相对真实过程能力是有点吃亏的。(控制线窄了)。6 W" |3 n0 U; G' ^0 v4 J* ~- D$ R
所以我的建议是转成对称公差算CPK,只是在标CP中线时,用30这个基本尺寸。
; o+ a1 ~- q! \( }" G4 s5、过程能力CPK看的是稳定生产的能力,而能力这个东西,在受控的情况下,是可以近似得到的,在不更换更高精度的设备这类型的变更的情况,它是不变的。+ M) e0 y0 T. L
以上如有理解问题,还请指出,不胜感激。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22 1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aaron_zheng 于 2010-12-22 10:45 编辑 3 {" l$ G" h/ f& ~1 K/ V
5 `) C: D: e. j9 L, y7 o
回头想想你的命题有点歧义,是技术标准要求偏差不重合,还是制造出来的东西偏差不重合,前者是不是可以分别进行上下偏差的cpu cpl计算,而后者用CPK进行计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2# qqkkdok 9 E/ E# g5 Q& [* n/ d# p9 B
那么CPK越靠近中差越大呢,还是越靠近目标值越大???像40+0.3-0.1这种公差,越靠近40CPK越大,还是越靠近40.1CPK越大??
发表于 2011-1-28 13: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做Cp即可  无需Cpk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8 13: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我们公司以前算得时候取中值计算,另外适当缩小公差,这样给客户看的数据会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5 12: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算两个CPK值,取其中最小的为实际的CPK,运算步骤如下:
7 w& o5 Y0 d$ d 1. 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 p& y; G0 R. l5 P0 F/ y: O; u" S 2. 上限CPK=(上限-平均值)/3/标准差;2 c+ q& l+ q7 }
3. 下限CPK=(平均值-下限)/3/标准差;& g5 T) Z4 ]" f: i7 w3 P
4.  两个CPK的最小值即实际的CPK;* g% q6 j" |/ k! }3 g
  H& k% ~$ F% v7 e. E8 W" f
此种方法适合对称公差和非对称公差CPK的计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8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俺觉得应该把它化为对称公差来算,只不过中心值不是名义尺寸而已;另外一个方法了根据实施情况来算,比如加工孔理论上随刀具磨损零件孔尺寸是会越来越小的,就应该以上偏差算,反之下偏差。
' S  @  c; r8 q: K- v  O, s总之如何能起到有效的控制、减少风险是最终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svw0936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