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12 0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防止模具生锈的方法
$ @" C3 y+ m- i. C2 R( v! r4 I& f$ j: C; E, g; p1 }
一、模具生锈的原因;
5 f7 i+ V7 {7 O7 I9 l6 I U5 k! X3 H0 V* C/ x1 ^: \
1-1、成型材料分解的生成物。+ m3 \ W& ]) `* N1 }0 ]. l
& Z/ g( Y7 V3 N% q 1-2、模具的回潮。
# a) k, c9 \; Y, ~! E) ?* Q; m0 Q; D, U8 t- A4 O* h; J5 _& H5 R0 }
1-3、手汗。
0 ~) p+ u% f2 B! Q& O4 @* t0 X: Y
二、相关联的知识;2 }9 k3 ^1 e$ F3 l( b
' n0 s ]7 C! m3 ~
2-1、成型材料分解的生成物(气体、残渣)对模具的腐蚀的最常见。为了防止模具生锈使用最广的是对模具型腔进行镀铬处理,但镀铬处理不能充分解决问题,因为分解生成物对销孔很深的部分也有腐蚀。而这些地方正是无法镀到的地方。' e) |4 h. r2 u2 L
' {" u0 v! F: p4 g# l$ C! z- Q/ a
2-2、模具冷却到回潮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湿气在模具表面回潮而产生水珠,就会发生生锈现象。; i( c& L# L; x1 \% F
8 }$ E; `) B6 Z* ?; [# i 三、解决问题;
A5 n4 Z5 R* j7 v! f; o5 _. ]6 x
3-1、短期对策;用手拿布轻擦模腔表面。对成型材料进行充分的干燥,下降料筒温度以防止材料分解。+ ^: c+ o! [. E6 J
$ K. r; b* @2 H4 F0 \5 \
3-2、长期的;把制品材料变成分解生成物对模具没有腐蚀的材料。 a& [, k, v/ t! U' {5 s, h7 b6 s
5 ?+ z5 X, k5 A( K$ D8 O* w 四、由于塑料材料的差异$ {% q) t) \/ _
% M' C/ e7 C0 o6 e) i, Y0 V2 @
4-1、容易分解的材料,如PVC、POM、EVA、PC以及发泡材料等。因为分解生成物对模具有腐蚀作用,应对模具进行镀铬处理。1 H- V1 l' w8 _; p% [4 C P9 g
% y1 P& K3 J$ T+ O$ S2 j
五、参考事项
% o$ X/ f) w+ ~7 A w5 M, L9 v1 S) P& p* x+ J/ G
5-1、当暂时停止成型时,对模具型腔喷涂防锈剂,然后闭合模具。
' g @% H1 S% V2 t
& |2 |8 ]; P: Z( |2 `! I 5-2、模具长期停止使用时,对模具外部及活动部位等涂上一层黄油。
( E# a) {, s6 ?' v D0 d; ]$ q+ c0 s! m+ ^& P; ?* L8 I, J4 D
35、取出残留在注口内料头的方法. a" k! B1 T. ^" B/ s
$ J0 z- |) p7 Y5 W! V& C 1、在注嘴侧使用粗铜棒尖头对准模具注口料轻轻敲打,有稍微移动后,使用细铜棒捅出。
" V5 Z+ y2 V1 C8 ?7 w0 w7 P6 t8 N+ g, R" T: s! b1 S' W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注塑机上应备有比注口直径小的若干细铜棒(例如直径4MM,长300MM,前头磨尖的黄铜棒)和一跟较粗的黄铜棒(直径12MM前头磨尖)* M! t1 w3 b; [6 w. e' g! D) J
& T3 g" L- i; ]. t- E$ l- ?
3、如果使用螺丝刀来代用,模具就会产生重大损伤事故。( U$ M) A$ W8 [. ?5 h
" ^* {* w) g* w; T! A6 R
4、从注嘴侧无法捅出时,使用一根铁线(约直径4MM前头磨尖)用酒精灯之类的加热器加热之发红,从模具型腔侧捅入注口料,代充分冷却后用钳子夹住取出,这时钳子的下部必须放入黄铜板(或布条)以防止损伤模具取出注口料。
" K# h( t: G+ `% x
: G6 v2 f( E6 }. j- ?( x5 ]& a 5、使用以上的方法都无法取出注口料时,使用这种材料的溶剂(例如丙酮等)涂布在上面,待一段时间后材料溶解后,用黄铜棒慢慢取出,但注意火种不得靠近。% J3 G* J) ^" D( u" W" B
. m E( e* o2 t( Q# R& a% _, w% g
6、取出后在注口孔内用气体吹净,喷涂进脱模剂,进行正常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