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加工J1MT360溜板箱05部分3605214齿轮的拉刀(工装编号为MAR91006) 在拉削中燕尾槽时,发现拉削后的零件中尺寸28+0.1+0.2mm变大,拉削时出现刀体发颤,刀体前端抬起,严重时拉刀被拉断等现象。 所用拉床型号为L6120(200kN)。拉削工艺参数如下:
! w% x+ C6 V# t- R0 T, L6 ^ 工件材料:15CrMo
0 m8 [$ t+ L! }, Z5 x& m 拉削长度:L1=89mm
0 R: D( ^* Y' O% w 拉刀每齿齿升量:s=0.06mm
|4 y1 t5 o/ u# T/ {) d8 d! V 拉刀切削齿前角:γ=15°9 D( O6 r& B6 @* {& H) i3 b
拉刀切削齿后角:α=3°( z2 S# B( t9 s' P5 u
拉刀总长度:L=1280mm
' [$ K. Y, c' m; s2 k4 } 拉削次数:n=1
. @7 {5 O7 E( M/ u 拉削速度:v=1.6m/min
, K' y7 |, m2 v. y9 s5 j% U$ u 冷却液:10%乳化液
! W/ N6 t+ ~; y. z5 l; A0 c 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 U& U3 U' s% g& d: {( X5 o( j 1 拉刀设计问题! ~7 ?5 M9 ?$ o
根据刀具设计资料验算拉刀各个几何参数及拉刀强度均正确。从拉刀截面齿形图中可看出,拉削时侧刃副偏角为0°(因17°36'+10'与工件中算出的燕尾槽相应角度吻合),这样拉刀拉削工件时,整个侧刃都参与切削,从而使拉刀受到摩擦力很大。可看出,拉刀工作时,侧刃受到力F的作用,力F可分解为向上的分力F1和水平分力F2,两侧刃水平分力相互抵消,向上的分力为2F1=2Fsin17°36'=0.605F。此分力如果过大,就会造成拉刀抬起,使拉刀吃刀量增大,拉削力相应增大,从而造成拉刀发颤,严重时拉刀拉断的后果。
5 b5 m; v, }# O9 O G 2 导套设计问题
8 f- j1 v; ^( z1 V, y 拉刀导套结构,复检各项精度及尺寸均达设计要求,说明拉刀导套加工没有问题。分析拉刀受力情况。当拉刀开始拉削时,拉刀除了受水平力Fx外,还受一径向力Fy,其合力为F。力F延长线与刀体交点A落在刀套端面B点外,则力F 会产生一力矩M=F×BC(C为由B点向力F所作垂线与力F的交点),此力矩使刀体前端抬起,齿升量增大,从而造成拉削力陡增,使拉刀损坏,以至拉断。
/ L5 {9 {& [2 N 3 解决措施
# q5 s" ~5 J' z, D+ Q4 J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两个解决措施:
1 j0 \; O+ m9 r; V% k& W0 f) d 刀具齿形增加1°30'的侧隙角,使侧刃只有0.8mm长参与切削,这样可使力F 明显减小,从而F1也大大减小。当F
# j& Y! r% e3 m/ k9 j4 M& m0 B& G 加长拉刀导套的导向部分可以看出,原导向部分为99mm,拉长度为89mm。可知,当加长导套导向部分,使A点与B点重合或在B点之右时,BC=0 ,从而力矩M=0,即刀体前端抬起的力矩消失。但拉刀导套过长,会使刀体拉削时摩擦力增大,因此B点应在A点附近为好。工件,99mm尺寸改为120mm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