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比尔翁肯(Bill Oncken)曾发明一个有趣的理论─「背上的猴子」。他所谓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形:在走道上碰到一位部属,他说:「我能不能和您谈一谈?我碰到了一个问题。」于是你便站在走道上专心听他细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一站便是半个小时,既耽搁了原先你要做的事,也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只够让你决定要介入此事,但并不足以做出任何决策。于是你说:「我现在没时间和你讨论,让我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谈。」
6 G% t% _1 A8 i/ U7 n/ M( s1 m, O& {- B8 m2 z) x9 o
在这样的案例中,猴子原本在部属的背上,谈话时彼此考虑,猴子的两脚就分别搭在两人背上,当你表示要考虑一下再谈时,猴子便移转到你背上。你接下了部属的角色,而部属则变成了监督者,他会三不五时跑来问你:「那件事办得怎样了?」如果你的解决方式他不满意,他会强迫你去做这件原本他该做的事。 - E: @4 I( i5 Q/ t7 v) _
+ z, ^, j2 d' {/ t" _3 c2 C2 Z
当你一旦接收部属所该看养的猴子,他们就会以为是你自己要这些猴子的,因此,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就愈多。于是你饱受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努力将一些不该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做得更有效率,平白让自己的成效打了折扣。 0 O p3 @) j" E8 j) J, f# ^
\, k* R6 X8 B8 W& l3 a$ Y经理人应该将时间投资在最重要的管理层面上,而不是养一大堆别人的猴子。身为经理人,如果你能让员工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他们就能真正地管理自己的工作,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工作,让整个单位持续良好的运作。
7 R w* v( D2 Z' a+ _
% d9 K! u$ V, S翁肯提出的猴子管理法则,目的在于帮助经理人确定已由适当人选在适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当然,这个法则只能运用在有生存价值的猴子身上,不该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他杀了吧! , f! L! x2 N9 n6 B, D+ H, g7 l
, q0 t6 g- }$ P8 H
法则一:说明
4 @7 j1 X' S7 I除非下一个步骤已经明确界定,否则经理人和员工都不能离开。严守这项法则可以获得三种好处: 9 l9 t/ a, {) }7 ]0 Z
第一,如果员工知道要提出适当的下一步骤才能结束谈话,他就会在事前做更缜密的规划。
- v1 S. a* C2 H2 y" Z9 w第二,它可以促使员工采取行动。 6 L# U& X- F/ @ X! M! l
第三,对猴子做描述、把下一步骤说清楚,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让他们跨出最具关键性的一步。
& T4 S, H* E% ]6 i7 ?0 I4 Q2 ^
; }1 b5 n* l% N' P: [法则二:所有人
* {: p" H, X9 K6 j8 l经理人和员工的对谈,要到每一只猴子都分配给一个人拥有之后才能结束。至于哪一只猴子该归谁管,原则上尽可能把猴子交给能照顾到?们福利的最低阶层人员去照料,因为部属总共可以投入的时间精力比高阶经理人来得多,而且经验也告诉我们,部属往往比我们所想的还要能干。
% D" }8 E5 K: `$ U2 s* m把猴子送错主人,有时候是经理人自己内心的需求,想要避开管理所带来的挑战,或是以为唯有自己才做得来,有时候却是组织政策使然。这时候要替猴子找到适当的主人,就必须技巧与自制力兼施,尤其是自制力最为重要。 * z( I; s) B: V& y- n+ V
# h1 v" X/ X; e- T' m5 ~要求部属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可能会遭遇部属反抗,这与为猴子找到适合主人的实务,变得有些相抵触,因为经理人会发现,有时候把猴子接过来,要比让猴子靠在适当主人背上要来得容易。但是请记住:要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唯一的方法是给予他们责任。 ! h3 P& t" L; g3 Y) r2 m
6 w! j; L8 k% }+ G# x: \: @. U. H, Q
法则三:保险单 * Q+ h5 M I0 w) s5 h$ f: `# @
在把每一只猴子放出去面对组织丛林之前,先为?们保个险。此一法则提供一系统性的方法,用以平衡员工所需的处理猴子的自由空间,与经理人对结果所负的责任。 / X4 t d9 }: R9 l; r3 Z$ O- @* u
赋予员工权限和自由,经理人和员工可以互蒙其利。经理人能自由裁量时间,花在监督员工的时间及精力减少;员工也可以享受到自我管理的好处,有更高的满足感、更高昂的士气。
) `* s2 O: B, ?% P( O6 n但员工拥有自由空间时,就不免会犯错,这时候猴子的保险就要派上用场,保证他们犯的错是组织所能承担得起的。 8 d9 a! k/ Y' I, G1 N. f
猴子保单有两个层次。第一是给予建议,然后行动。当员工犯下承担不起的错误的可能性相当高时,希望有机会否决他们的行动计划,这是一种保护措施,但却得牺牲经理人的时间及员工的自由空间。第二是行动,然后给予建议。确信员工可以自行完善料理猴子,先行动后再来报告,这让员工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也省下经理人的监督时间,但风险也较大。至于该选择哪一份保单,则视情况而定,而双方都可以行使选择权。
' c( ?, i$ h+ m- P
8 ~9 P4 n v5 m5 X @+ E/ I法则四:照料与检查
% W: ?, J$ [, L3 Z% o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猴子的健康,因此必须定期为?们做检查,维持?们的身体健康。检查猴子的目的有二:一是发现员工正在做正确的事,进而称赞他们;二是发掘问题,并在问题形成危机之前采取校正行动。
. U" ~- ] n9 }/ A$ n猴子生病,不是由于缺乏照料、营养不良,就是因为照料不当。有时候员工不想让经理人知道猴子生病了,因为他们大都想自行解决问题,经理人应该与员工建立默契,要他们尽力照顾病猴子,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就必须把猴子交给经理人检查。相对的,如果经理人发现猴子生病,就应该把下一次检查的时间提早到猴子身体状况所能允许的时间。
5 h7 r3 e% A& b- u7 H这里的检查着重在猴子的情况,而非员工本身,因此检查让经理人有机会发现员工正确地在进行某事、查明及纠正问题、指导员工、降低自己的焦虑,之后,就由员工自己去求表现了。 2 F; ]3 F( q7 ~6 I- k- z4 r6 n
翁肯的理论让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人,就必须教他们如何补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无法帮他们解决问题,这只是为别人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