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几年来,全国二十多个城市都在修建地铁,建设情况如火如荼。但是,在这建设热情不断高涨的同时,事故频发却成了许多地铁公司挥之不去的阴影。2008年11月,某城市地铁严重塌方。2009年,7个月内西部某在建地铁连发四次事故,华南地区某地铁工地十个月因安全事故死亡13人。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管理不善。坍塌事故频发,不仅是技术、管理之失,更是“安全意识”的“坍塌”。' o0 m7 C# J! K" U! v3 p9 p7 ~
事故发生前,总会有“征兆”。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有一条“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排查不仔细,检查不过细,安全生产只做表面文章,“致命漏洞”就会形成。如果安全生产只是“走过场”,便会成为灾难发生的“导火索”。
|) m+ y+ F# N+ \5 y1 a在这样一个地铁建设发展的黄金时代,如何严把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0 k! _4 m% w T w( w0 y8 v
已成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D+ o9 f" I: y+ B& B+ _
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9 \ g% L$ T1 a5 J2 d) g- v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据报道,为确保“嫦娥一号”卫星的安全,几乎每个系统、每台仪器都配有应对“意外”的备份,即“故障对策”。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能不能做到精心、周全,一丝不苟,说到底是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所以,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消除事故案件“难免”的消极思想,坚定“可防”的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安全稳定工作抓到位。, K* i; n% J( `9 L0 p- k
一、海恩法则的应用 s' n4 g' G3 U+ W
(1)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L0 ~: k4 @1 k. n- i0 s6 P# c3 y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R; Y4 F+ G b9 `. W/ F; F! h/ c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 D$ D! q+ u( m# `6 `4 \/ [& m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 a4 C2 k8 {6 I& `0 s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8 W) c w; [( V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 r: t* C- v% `( D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6 i& C/ x! l9 X& V" A- @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 V5 E" [8 V2 f* h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n* ^7 L9 D, k3 T! m8 K0 C& {
(2)在企业经营上的应用1 t( B: U+ T. S& A" Z1 P) M, H
“海恩法则”不仅仅用于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现与防治,还被运用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与它平时的表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企业发生亏损甚至倒闭,都能够从企业的经营中发现这些征兆。人们总结出这些征兆主要表现在:
% d5 q5 S7 g: r 1.战略管理上,企业是否进行了盲目的多元化。如果经常可以看到企业在与主业无关的领域内投资,说明企业有盲目的多元化的倾向,长久来说是会对企业造成危害的,企业经营者这时就应该考虑是否将资金投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否应该收缩经营业务,把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 X; x$ ?# K8 e# f+ F- L
2.资本运营上。如果银行和企业关系出现破裂,说明企业的资金链紧绷,企业的赢利水平下降,或者业务过多,背上了过重的债务;& k ^' g0 \1 ?3 r! t0 E
3.集团内部管理上,是否存在太多的关联交易。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或许有企业的难处,外人也可能不容易发现,但关联交易毫无疑问是通往产生财务黑洞的危险路径;
) x& t1 ]. f/ t! P4 p: R# N4 S 4.人力资源管理上。如果员工士气低落,要么说明员工对公司前景担忧;要么说明了企业工作环境出现了不利于员工工作的因素。这时要排除干扰因素,同时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对公司充满热情。
/ |! a5 f7 ~% m! \ (3)在职场中的应用5 Y1 S7 Z1 a" H4 a* ^6 `* q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冷静盯着老板那张脸,它就会是一张非常有用的风云图。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是否有事情要发生。
5 q- ~: A) `. @7 S9 _二、海恩法则的启示
7 v9 W; Z0 l6 H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7 U w1 n' M! ]! N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 w4 [5 g! ?( V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L0 k" g4 ], B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 m7 _/ v8 R$ Y$ c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 [+ a6 ^" A+ B5 e+ i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 a) J! b* n* A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E0 H# u: d: A# b8 o3 _! k' H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0 |6 q( \' u% l* V: T# z7 n% h/ P; ~- I; U2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