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3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薪酬福利:从青虫到蝴蝶的蜕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9 19: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青虫和蝴蝶虽是同一生物,但外表却有天壤之别:蝴蝶轻灵美丽,而青虫却臃肿丑陋。改革开放初中期,企业的福利就如同青虫般不讨人喜欢,大小国营企业恨不得将所有福利负担都扔给社会。可是,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发现企业福利成为知名企业抢夺人才的重要法宝,在美国,企业福利在员工收入中的比例高达40.2%.那么,对于现今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福利到底是青虫还是蝴蝶?! }- \. N$ j* F+ X
+ k5 F$ Z3 M% |
  企业福利是什么?" ?1 B- I; h" Y' U) I
9 d, @$ e% \0 E4 b* v6 g- B! M
  企业福利与社会福利
- M; S2 }( z8 u+ ?2 U( v
! Z4 V- `! x2 z5 d1 w8 R( D  企业福利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以非货币工资或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各种补充性报酬和服务。比如企业给员工提供的防暑降温用品、班车、免费旅游服务、福利房等等。. i1 k! W: T7 m& Q& U, T9 x
* F9 D1 G& T- l8 g* C, _
  一般来说,企业福利由法定福利和企业自主福利两部分组成。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法定假期。企业自主福利,即企业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自主建立的,在工资收入和法定福利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企业补充性保险(如企业年金)、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7 z' k: E4 e# ^+ |! s+ w, A
' c& B# i2 {( k) {, ]2 z: Q  企业福利是以企业为责任主体,专门面向组织内部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这是它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区别,后者是政府主导的公共事务,其目标是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然而,企业福利与社会福利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日益膨胀,为缓和资金供求矛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减缓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速度,而这时企业内部的各种保险福利、住房福利等新兴福利项目开始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功能,许多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的企业福利甚至可以满足其员工的多数社会服务需求,从而客观上起到了替代社会福利的作用。
! Q; ~3 ^9 t# \
5 w' Q3 W, }* ^3 C  企业福利的作用
/ }9 V. A; R  e) G* b$ n
, K% {7 [, G: h+ z0 b5 c( E9 o  对于企业来说,各种企业福利项目在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了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主要激励方式。现金和员工福利都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手段,但是两者特点不同。尽管看得见、拿得着的现金可以对人才产生快速的冲击力,短时间内消除了员工福利的差异化要求,但其非持久性的缺点往往会使其他企业可以用更高的薪水将人挖走,尤其对于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仅仅依靠现金留人,将很难幸免人才大流失的灾难。而具有延期支付性质的员工福利,不但可以避免财力匮乏的尴尬,还可以很好地维系住人才,成为减缓企业劳动力流动的“金手铐”。7 I8 @* r+ r# F/ S* V% b
4 q. h, H2 @' `" N0 H
  对于员工来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企业福利项目,可以使员工生病得到医治、年老能有依靠、遭受工伤后获得赔偿等,从生理上满足员工的需要。而更多企业自主福利却可以满足员工在情感上的需要。例如企业提供的带薪休假福利,能够更好地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从而满足人们在感情、亲情方面的需要;企业举办的各种集体出游活动、公司宴会活动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之外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融洽公司内部成员间的同事关系,也有助于人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些都可以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和自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契约关系,而是带有了某种程度的类似家庭关系的感情成分,这无疑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境遇。6 y+ c4 ^& V2 ^3 l1 ~/ _6 Y' l
( M. j+ Y5 [- `/ B7 M+ P" |; c
  基于上述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福利。根据美国商会的一项调研显示,2004年美国企业福利在员工收入中的比例甚至达到了40.2%.
! \9 Y+ `% A) d* l& M3 h9 v/ ]7 b4 D: ?( ^  a
  中国企业福利的演变和发展2 D* w; A$ r6 N( d2 L- _: \8 z
! R/ b0 W, D( q# y  t
  我国企业福利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紧密相连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企业福利也经历了一次从青虫到蝴蝶的蜕变。; ^( s# i! |! h4 ^/ C

+ i0 w# m  \$ i' T! [7 ]  C9 q0 J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的载体" m$ [% \2 o. M% g4 b6 E

) Z) d) {) O7 r8 J' |) F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奉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由于当时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福利就成了社会福利的载体,起到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作用。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有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的责任,并规定各级政府应该拨给工会必须的房屋与设备作为举办集体福利之用。随后在政府的不断调整和支持下,企业开始大力兴办福利事业,它们通过设立学校、医院、商店、食堂等机构来帮助员工解决与生活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建起了一个包办员工“从摇篮到坟墓”一切福利的企业社会,即使是很小的企业,照样“肝胆俱全”。职工一旦进入企业,就等于进入了一个封闭的社会,生老病死都有人管,只要象征性地交一些钱,甚至不用交钱就能享受到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项目。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企业福利项目,职工才能够以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企业福利弥补了当时低工资的不足,缓解了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0 b+ s4 ?- d& d( K
5 f! {* y7 |$ a) D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不讨人喜欢的青虫
, Y4 B1 Q* Y! ^# _+ ~' J; e+ a! F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同时拥有了经营自主权,在“效率优先”的指导原则下,企业福利成为不讨人喜欢的“青虫”,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已不多见,很多企业纷纷甩掉了企业福利这个沉重的包袱,国有企业全方位的企业福利体系开始解体。而这也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纷纷暴露,有一些效益不好、退休人员较多的企业甚至出现了欠发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情况;有的国有企业冗员太多,效率低下,于是采取减员增效政策,让一部分职工离开工作岗位,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不能直接将这部分被裁汰的人员推向社会,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下岗”制度(现已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 m1 c4 A, r% R6 X: t

2 g6 v4 _* j) T& [" Q  B# N4 z3 {+ ~6 T9 t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几大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演变成现在的法定福利。此外《劳动法》等法规的出台则标志着我国企业福利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很多企业过分关注效率,过分看重眼前利益,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福利的重要作用,视它为企业的纯支出,对其采取能省则省,能逃则逃的态度,即便是法定福利,也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城镇职工没能享受到。如200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是10447.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数是2862.8万人,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是4350.3万人,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是10408.4万人,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是3001.6万人,而200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数是23151万人。/ P$ ]3 {( D- n, t, c% p

  Q3 w$ F& j+ L- D3 R+ ^  在法定福利遭受冷遇的同时,企业的自主福利就更显得冷清,就拿企业年金来说,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于1991年,从1991年到2000年10年时间,全国共积累企业年金基金191.9亿元,年均增长19.19亿元,参保企业1.6万多家,参保职工560万人;享受企业年金的人员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4%,仅占我国当年城镇就业人数的2.4%.
. a' T! x& p4 O- P) O$ x+ D  f2 R3 V- N% J6 c0 @
  现在的企业福利:蜕变成人见人爱的蝴蝶( P4 v' A, T1 R3 q

1 Q$ M; h' `/ a8 |- n7 g* h7 s  最近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正式加入WTO后,大型跨国公司的不断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企业又开始重视企业福利,并带动我国企业福利朝着多元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福利逐渐开始由人人讨厌的“青虫”蜕变成人见人爱的“蝴蝶”。4 B+ R9 {+ V$ a7 K5 a  q3 s  L

& y  X: z6 n7 D; g; h# i  ●企业福利迅猛发展
) t/ S8 M" K' e. X1 q) ^0 y3 V0 _
6 D1 I  A* N* ^; L" n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导致国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赢企业则赢。面对外企“挖人”的攻势,国内企业逐步开始认识到企业福利在吸引员工、留住员工和激励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企业改变了以前认为企业福利是企业的包袱的观念,开始大力发展企业福利。
$ C9 l( V8 U: n' {2 e
1 c( l7 q% T' n  g! A8 C$ @  在法定福利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同,覆盖面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企业的自主福利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以企业年金为例,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年金规模达910亿元,受惠员工964万人。基金规模比2005年增加了230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以上。
8 h* C: q" k) _" K7 ?: j; z+ u! h) p, N5 U- {/ b7 ^+ K, _9 ^/ b. t0 m
  最近这些年,我国企业自主福利快速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家庭冲突问题的解决、瘾的戒除、职业生涯咨询、法律咨询等)、弹性工作时间等新型企业自主福利项目也开始在一些企业出新,带薪休假、出国旅游等享受性的企业福利项目,也在效益好的企业出现。这些都体现出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福利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开始越来越重视企业福利。
: V) H  b9 i! x, @% |' w- b- S- D0 {4 Y( r% R1 e8 B6 g1 R
  ●弹性企业福利方兴未艾
  u& J6 _- q) ~: X. q- U! |
' I2 g' u& _5 t6 V; P+ y& x* c  为了更好地适应员工的需求,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设计出了富有人情味的企业福利制度,并且不断探索、积极引进新的企业福利模式。弹性企业福利就是其中一种,即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或组合属于自己的一份福利套餐。当然,员工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自由的,有一些项目是必选的,比如法定的企业福利项目。弹性福利能够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提高了福利计划的适应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此外通过员工自行选择企业福利项目,企业能够发现哪些企业福利是员工喜欢的,哪些企业福利是员工不喜欢的,进而可以取消那些不受欢迎的福利项目,节约福利成本开支。虽然弹性企业福利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现在仅在一些企业中实行或试行,不过相信它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国企业福利的一大发展趋势。- Z3 @1 O. k  i2 Q& g! D
8 |( O( O! d! T' v% x) x# s
  ●关注对企业高层的福利
$ q, H0 \4 J& b7 z* r; O& T- e+ g: c# n- C$ e6 i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权威报道,美国公司总裁的收入之所以非常高是和企业的长期福利分不开的,如股权、期权等都成为高级经理人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我国,对于企业高层福利的实践也成为企业福利发展的重要一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管激励制度。但是,有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于高管的期权和股权激励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引入更多的高管福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薪资保护,即著名的“金色降落伞”,确保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兼并或因更高管理层人事变动而导致职务降低时给予数倍年工资的补偿;或是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投资财务咨询;提供更加优厚的增补退休金;各种俱乐部会员卡、娱乐消费信用卡、健身和安全服务、搬家补贴等等,都可以灵活选用。
3 F" s% K/ ^4 h8 t$ f6 F2 p1 Z) R1 K* H, v
  企业福利这种由青虫到蝴蝶的蜕变,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作用的演变,但是目前中国本土相当一部分企业依旧把福利看作蚕食企业利润的负担,无法认同企业福利这只蝴蝶美丽的一面。中国企业福利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