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1 07: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二、海上顶推船队. Q( ]- [6 v U& ]6 o8 J
% z3 K/ G' P# S* X
海上风浪大,推船和驳船间的联结问题是发展海上顶推运输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应用于海上顶推船队的联结装置种类很多,分类的方法也不同,通常按两船的相对运动方式分为非整体式、半整体式和整体式三种。6 W6 z+ f ~' H: u$ T
1.非整体式(亦称非固定式)
0 |2 @* ^. D! L, G此种方式对水平方向的控制比较稳定,而对上下方向及横摇、纵摇等运动不加控制,所以耐波性较差,主要用于航距较短、风浪较小的沿海航线。属于此种联结方式的有:
2 M m6 Q9 X& I( @* Q$ I% _1)推架式。相同于内河顶推船队的短线系结,用于较平静的沿海航区。
1 A- Y2 S4 @6 S' g2)顶棍式。用推船首部的顶棍顶推驳船尾部的受顶件,并用钢丝绳和尼龙绳以及绞车使推船与驳船联结。顶棍具有一定的曲率,可以用来放任上下运动,在2米的波高下顶航。$ }: G. R2 Z( v1 D; x
3)靠球式。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装在推船首部最前端的带有减震器的双辊靠球;一是装在驳船尾部与靠球匹配的上下导槽结构。靠球与上下导槽结合,使轮、驳相对运动的自由度达到最佳状态,可在波高3米海况下顶航。
& s) S+ f8 O6 _2 K2 i% P4.浅槽与深槽式。推船首部可以扦入驳船尾部的凹槽内,用缆绳联结。凹槽愈深。性能愈好,可控制推船的横摇。为了防止轮、驳的冲击,在推船首部周围装有缓冲垫,驳船凹格内吊有轮胎。这种型式结构简单,造价低,但适航性差,适于波高1.5~3.0米以内的航区。
0 B) y6 }' v( y& K4 s2 G2.半整体式
2 I- m2 e, U8 }: _( F: C E推参与驳船通过左右两个销子相联结,仅允许相对相对纵摇的一个自由度,改善了适航性能,克服了非整体式中在海况恶化是需改为拖航的缺点,在近海和远洋均可航行。该方式的技术关键是插销部分的动态应力问题。+ }9 S5 f3 ^6 @# [( _2 N$ h! M
3.整体式
/ \" E" h: c2 i- y; _整体式联结方式是把推船与驳船完全刚性的联结在一起,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完全加以控制,形同一艘船。故其抗风浪能力近似于自航货船。整体式的联结型式有好几种,楔槽式。亦称T.B.S式,其它还有三销固定式、ABC式、Murvicker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驳船尾部有较深的凹槽,其形状与推船前部相匹配。推船楔入驳船内,用油压牢固锁紧,接触面间设有缓冲橡皮。这种联结方式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必须把推船和驳船调整到合适位置才能楔入。但如上述其适航性好,可耐6米波高。
; b" q1 n" |7 _4 j上述几种基本方式均是一轮一驳的联结方式,现在国外又研制成功一轮多驳的联结装置。它利用特殊的联接杆和控制机构,对船队进行纵向联结。通过营运证明、这种方式可在近海和远洋进行顶推运输。) p) u0 u' D. I8 Z
海上顶推船队与同吨位、同主机功率的货船比较,航速和抗风浪能力不及货船,造价也未必低廉,但发展海上顶推船队,根据具体情况,有如下经济意义:, J7 n- T- }" h5 P& G% Y- h
(1)顶推船队的轮、驳可以分开,在装卸效率较低、航程较短的航线上,可以组织循环搭配运输,提高推船动力的利用率。
% B/ o9 O, I0 O! Y(2)顶推船队对船员的技术等级要求低,人数配备要求少,因而船员工资费用低,这在西方一些国家船员工资占运输成本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就有较大意义。
' e7 N" l' K% _. A+ u; o; g(3)顶推船队的吃水较浅,因此可用于江海直达运输,避免货物在港口的换装转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 V+ J* j, Y7 K0 ?
; a6 x, w! k B- `
, k% S) j' P) a0 {第五节 客船- W% V4 z( y; v5 U! m* I: t/ n* X
+ ^" e0 i9 t7 d2 |* @9 X- P9 \
1 A: _. t" P! G3 K, a* C一、普通客船8 h ?4 } p6 k
. h# _5 ~/ K& M; _" w 普通客船是指一般所见的排水型客船。客船多为定期定线航行,故内河客船通常称为班轮,海洋客船被称为邮船。客船最显著的特点是上层建筑发达,用以布置旅客居住舱室和各种活动舱室。客船的抗沉、防火、救生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较严格;减摇、避震、隔声以及各种生活设施等方面的舒适性要求较高;另外,还有航速较快、外形较美、功率储备较大等特点。客船包括以下主要类型:
}8 Q2 L: z/ k( B* a5 P) k! c 1.海洋客船' T0 d; M. l5 ~
可分远洋客船和沿海客船。1620年秋,英国“五月花”号帆船载运100名移民及其行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科德角,可算是近代第一次远洋客运。1818年美国“黑球”轮船公司首次开辟了纽约——利物浦定期航线。1938年起,在英国政府的财政扶植下,先后开辟了西亚,东亚、澳大利亚以及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定期航线.我国于1880年由招商局开辟了上海——旧金山定期航线。
$ ]- [' Z7 Z: x$ @, A 沿海客运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一向很发达,包括短程国际海上客运。20世纪60年代出现一种以运输旅客及其携带自备轿车为主的汽车客船.这种汽车客船多在4 000总吨以下,所载汽车数约为旅客数的10%~20%,载客部分有卧舱和娱乐散座舱,兼有旅游功能。这种船:航速多为每小时16~18海里;吃水较浅,可广泛停靠各港口;船宽较大,可增大甲板面积,多采用双桨单舵;设防摇鳍和侧推装置,以改善船舶摇摆性能和操纵性。船舶在上甲板下设l~2层车辆甲板,前后贯通,汽车多由首尾开门上下船。现今海上运输发达国家的重要中短程定期航线基本上已采用汽车客船,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船舶吨位、车客比值、航速,都有所增大,设备亦更加豪华,航速超过每小时20海里。
+ @, N; z+ c0 l* G K 2.内河客船) | G, y2 X9 _ S6 B3 h; u
航行于江河湖泊的传统客船。一般载客量大,舱室等级多,码头停靠频繁。与海洋客船比较,结构强度较弱,安全性要求较低,这是因内河风浪较小,出现事故容易靠岸处理,应变方便。内河客船通常设两层甲板,干舷较低,并采用延伸甲板以增大船舶使用面积。上层建筑很长,几乎延及首尾。为减少空气阻力,上层建筑首尾大都呈阶梯形,使船舶的实体侧面外形包络在一个光顺的流线之内,也给人以快速感。
8 Z, x- d- T5 _7 B7 H. e内河客船的操纵性要求比较高,故多为双桨双舵或三航。现今江河湖泊的较大客船,航速多在每小时20~30公里。内河客船的航速除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航线的具体情况,例如避让小船和保护堤岸或是冲滩过急流等。所以内河客船要针对航线情况选择适宜和合理的航速。
[& Z' G, a8 F" g4 t0 K 3.旅游船) R* f1 V; e2 R! x( L0 X2 Y
旅游船主要供旅游者旅行游览用。旅游船造型美观,生活设备完善,娱乐设施较全,它既要满足旅游者旅游的要求,同时也可使旅游者达到疗养、度假、文化娱乐、社会活动等目的。所以旅游船振动和噪音都很小,并有防摇装置,使船舶在航行中尽量平稳和舒适。旅客卧室基本上都布置在船的前部,使具有安静的条件;公共场所多种多样,并有广阔的活动场地和良好的视野。旅游船一般吃水较浅、续航力较大,以便停靠许多港口。8 B5 l; Z4 E6 }" r
海上旅游船的航速多为每小时20~24海里,船的大小多在1万总吨以上,载客约为800~1 800人,机舱位置多设在中后。船在风景秀丽的海域周游巡航或定期定线航行,船上旅客可在公布的旅游航线上某个停靠点中途上下船。旅游船也可附带从事港际交通。
4 u$ ]' N* @4 k, h3 b6 [ 我们可以把70年代所建的旅游船看作是第一代旅游船,其主要特点有二:1.客船宾馆化。所有客舱均提高舒适性。每一舱室都有卫生设备和空调装置,几乎每室都只住2人。2.客船成为流动娱乐场。船上广设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宽敞的公共设施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6 R7 |( Z. S) ~. \3 n: w80年代所建的旅游船我们可看作是第二代旅游船。这一代旅游船相比之下的特点是:
* s3 P3 L& _' t4 H1)对舒适性的要求更高。例如1984年建造的英国皇家公主号全部600间客舱都是外向的,其中152间更有专用的阳台。
* P3 Z3 A7 |* W2)船舶吨位逐步增大。表3-6摘录了部分80年代建造的颇具代表性的旅游船,可资参考。
1 z# F+ l4 m9 [9 F; t- P3)注意节能。主要采用轮带发电机系统。如热带号、新阿姆斯特丹号、皇家公主号等船上均采用这种系统。- O @5 w J$ r; k- Q
旅游船不仅在海上发展,在内河也有所兴建,因为沿江沿河有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内河旅游船的基本特点是和海上旅游船相一致的,当然要更密切结合航线的具体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