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0453
UID3
主题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
|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1年10月5日,IMO外交大会通过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污染国际公约》(以下简称防污底公约)及相关决议。经过6年的时间,2007年9月17日巴拿马向IMO秘书处递交了加入文件使加入公约的国家增加到25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8%,从而达到了公约的生效条件(25个国家、占世界商船总吨位25%),该公约将于12个月以后、即2008年9月18日生效。. K! F, X( G) O- J$ h5 e
1 防污底公约产生的背景
8 r" Z& E$ ^6 B2 f5 `' Z! q船舶在水中航行一段时间后,其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着生长一些水生生物,如:藤壶、软体动物和藻类等。这些生物附着的结果增加了船舶的重量和航行阻力以至于消耗更多的燃油、缩短了坞修的间隔时间从而增加了船舶的营运成本,生物的附着还带来外来生物转移的风险。1 E0 v2 S! t% ~/ H* T4 O5 h
很久以来,人们在船壳水线以下部分涂上含有杀虫剂的油漆以防止污损生物的附着。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有机锡化合物(TBT)作为杀虫剂的防污漆问世,有效地阻止了水生生物在船体上的附着,大大地延长了船舶坞修的间隔,为航运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a; _: m% W1 a2 H( W: x
TBT是一种毒性很强、而且在环境中很难降解的物质,它在防止目标生物附着的同时也作用于非目标生物。TBT能使水生生物致死或致畸、破坏生态平衡、使养殖和捕捞业减产、在经济鱼类和贝类体内富集以至于间接地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 R9 f1 r3 z5 b2 防污底公约的产生: ]! `, ]8 y5 {8 u
在一些国家尝试对含TBT防污漆进行单边立法控制后,1988年巴黎备忘录国家向IMO提议制定全球适用的法律文件限制TBT的使用。
+ u3 n* }! ]$ e3 Q! h3 S! b2 w1990年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以MEPC46(30)决议的形式通过了“采取措施控制防污漆中TBT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 Q6 L5 N% g4 g% T& d. I" G1999年以IMO大会A.895(21)决议形式通过了“关于船舶使用的防污系统”;
s9 \( o0 o3 N2000年MEPC46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控制船舶有害的防污底系统污染国际公约》的草案文本。
& l( ?+ A/ w P2001年在IMO外交大会上通过了《2001年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同时还通过了4个决议:“提前有效应用公约”;“IMO针对该公约的未来工作”;“船舶防污底系统的申请和试验方法”以及“促进技术合作”。 该公约除了对有害的防污底系统控制和限制外,还建立了一种防止使用其他可能有害的防污底系统的机制。
7 [4 _+ v, E9 }* w. ]7 a2002年以IMO大会以A.928(22)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关于“尽早和有效实施控制船舶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的决议。 * a$ c. c* |) `% K+ y4 u& K$ E2 |4 C
3 防污底公约的主要内容: H% t" J. {5 _# h6 C
防污底系统是指用于船舶以控制和防止生物附着的涂层、油漆、表面处理、表面或装置。( g) \: v8 z+ c0 |; h
3.1适用范围0 ~$ m$ {/ y, M& q
按公约第3条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公约适用于:
; n- ?* {% ~$ ]7 L6 f5 M① 有权悬挂当事国船旗的船舶;( q5 K" k8 W& m. f8 ]
② 无权悬挂当事国船旗、但在该当事国的管辖下营运的船舶;以及
" k: B0 U( h. ]8 N4 _③ 进入当事国的港口、船厂或近海装卸站但不属于上述的船舶。
# d% \' ~4 W5 B Z j这里的“船舶”是指航行于海洋环境的任何类型船舶,包括水翼船、气垫船、潜水艇、浮动阀艇、固定或浮动式平台、浮动式储存装置以及浮动式生产、储存和卸货装置。但检验、证书和声明等条款不适用于平台。5 j. ]* F1 `$ i4 u
适用船舶的前两类船舶与90年代以后制定的防污染公约相同,但第三类船舶的适用在其它公约里是以对非缔约国的“不优惠条款”所包括的。在本公约中除了不优惠条款外,还专门列出了这类船舶。
8 Y5 o Q' N! u8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