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4-18 16: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比较认同楼上的分析,补充几点:
# K! G- J3 Q# k4 U7 y+ t. s; d6 U7 b5 \; W' H9 N
1)切削过程是剪切与挤压并存的过程,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根据工件、刀具材质、刀具前后角的差异,切削用量、切削方式选择的不同,两者会有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如刀具锋利、工件硬度高,剪切的成分多于挤压,反之则挤压作用会更加明显;
" Y& ^( b' P( I6 |$ Q2 V, i0 \7 a* {% S
2)切削过程总是会产生残余应力,对于表层来说,应该是以拉应力为主,但对于次表层来说,应该存在残余压应力;残余拉应力对工件一般是有害的,所以一般要通过滚压、喷丸等工艺消除并获得一定厚度的残余压应力层;
6 \1 X! h/ E( v, x
) c/ _# q V7 _; Q( p( v可能的原因:
! D, x( M' m5 M. e! w
! c4 P& u9 g5 g) V1)背吃刀量过小,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刀具直接切削工件的硬化层,导致刀具迅速磨损,使得剪切作用较弱、而挤压作用增强,所以表面残余应力增大;
( `) K+ g y2 h& Z% D, s9 V; b$ |1 L% h6 \$ ~* g+ z/ {$ K
2)挤压过程有一个临界变形量,低于这个变形量会导致晶粒粗大,这样距表层不同深度的晶粒间大小不同产生残余应力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 ^: B2 E% u2 T0 y1 _, R! M" w8 v, L1 d# A
3)背吃刀量过小,还可能使得刀具、工件间的摩擦增大,使得刀具、工件温度上升,形成表面热应力造成的残余应力;6 m5 Y: |. o. o' ^
5 V7 a2 d8 I' b% X* P! ~
以上只是几种可能性,建议楼主条件再给得充分一点,观察一下切屑的形状也可以判断两种作用哪个更多一点,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一下不同背吃刀量下的切屑形状和颜色。
M. [% V- ]9 K& J0 H/ r
8 G; `- K" b7 U# u请大家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