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svw0936
收起左侧

[讨论] 运用SPC进行控制前,是否分析了工序的稳定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0 09: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由于我们的产品非常繁杂,而且都不是成批量的,所以没办法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svw0936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21 08: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对于楼上这个问题在最新的SPC手册中有办法,它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的SPC控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svw0936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21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现在中国的企业就是分析了,企业处于眼前的利益也不想很改变,不想增加成本,质量部门真的很无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17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事实上中国的几乎所有的企业,可能在电子行业里稍微好些,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就是一些大的国企,对于过程能力的分析几乎为零。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18 14: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很多整车OEM的要求中,先要对分析过程能力,对于高关注,高风险或严重度比较高的特性需要进行SPC控制,首先SPC控制必须是个稳态的过程,否则无法识别异常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SPC只是被用来做象征性的图标,未起到其实际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1 23: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我们是国营厂,都做了,CPK在1.3左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5 2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我个人目前国内做这个工作的工厂还很少,国内的工厂还没有到那一步,目前还是单纯的制做阶段,还没有达到工厂主自发的去推行质量控制的阶段,所以目前也仅仅是头痛医头而已,做做样子而已,包括好多所谓的比较好的通过汽画体系认证的企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6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一定要先做MSA,然后做稳定性分析,制程稳定后再开始做控制用SPC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12 13: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在我们中国的现在的企业中,真正懂的这个的已经很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