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641|回复: 13
收起左侧

[求助] 表面渗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13: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一个小螺钉,材料含碳量0.06-0.13,要求表面硬度60HRC,渗碳层深0.08-0.18,老不成啊,哪位有高招啊
发表于 2010-1-15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这个螺钉是什么材料啊,一般材料不同,是碳层也不同的,表面硬度60一般都能达到的,但是碳层由于材料不同,和测量方法不同,以及使用的标准不同,测出的碳层一般也不会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5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1.表面硬度60HRC  應該不能直接以洛式硬度機打吧
# i. v5 Y# n9 F; t2 b  E4 d2.含碳量太低,滲碳層也太低,應該做不到
8 q  C5 H8 L3 V. ?9 B3.我這邊用0.18-0.22  滲碳層0.16 MIN 換算硬度也才55-60HRC左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个螺钉是什么材料啊,一般材料不同,是碳层也不同的,表面硬度60一般都能达到的,但是碳层由于材料不同,和测量方法不同,以及使用的标准不同,测出的碳层一般也不会一样。3 H% ]7 M/ `9 k/ n) e
eecgg 发表于 2010-1-15 14:26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n) I* k" X9 P" Z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深度低啊?
发表于 2010-1-16 19: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渗碳层这么浅,直接打HRc打不准的。
发表于 2010-1-16 21: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你是自攻螺丝吧,由于零件太小,采取的工艺是比较特殊的:  Z5 I; a9 F3 o1 f* C% M% E) {, ]
1、设备:转炉渗碳,即零件在炉内是不停翻转的;( v4 p$ Z& R9 a9 J
2、碳势要高一些,零件装炉量不能太大;
5 n; M2 D) E" l5 Z! Y5 c8 X3、渗碳时间大约在1.5小时;8 m! x  U0 U. I
4、破件做镶嵌,用金相法检查硬化层深度,但出报告要用维氏硬度检查。8 g" \* }/ z6 g3 d& o1 I# @
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6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关键是渗碳太浅!9 |7 Y! z0 X8 g8 b
你把渗碳1.5-2毫米!* [1 F+ p" z& y, A- h
由于你的HRC太高,所以严格检查金相!
发表于 2010-1-17 16: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渗碳层深0.08-0.18,用碳氮共渗,打表面轻洛氏硬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2 23: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碳氮共渗,高碳势,用维氏硬度换算,金相控制碳氮化合物级别
发表于 2010-2-3 14: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同意,HRC硬度测不了。用硬度HV测OK。
发表于 2010-2-3 16: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小螺钉渗碳,一定要注意监测的时候是在头部还是在螺纹部位,因为一般来说,螺纹部位要薄一些。但是建议以螺纹部位测试结果验收。硬度测试是用HV硬度的,一般也就550左右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4 09: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有一个小螺钉,材料含碳量0.06-0.13,要求表面硬度60HRC,渗碳层深0.08-0.18,老不成啊,哪位有高招啊 " b# O6 {/ y6 m8 N0 C+ U: ^, _; D/ z
这是明显的技术条件不合理,当然会老是做不成功!  ?. u3 j- d5 c9 o
理由如下:
  N) T8 W; N7 Y* }+ z0 p1、这么浅的渗层用渗碳要求,碳势尚未均匀,局部却已开始超深了。6 b  `! R( Z" J1 P" ?; w/ V
2、这么浅的渗层,采用HRC,你试验的力已将压头打穿渗层,部分力已作用在基体上,而基体的含碳量很低,硬度也不高,这时的HRC所得的是渗碳层和基体两种硬度与厚度比例乘积的叠加值,肯定是低于你的要求值的。
% u- W! m* J) I1 Z. Q这样的技术条件是谁提出来的,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将设计的要求了解清楚,才好解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4 22: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层深能做到没问题的,还有比这要求更高的了,设备差是另一回事,提这种要求的也别见怪,是换算出来的,包括有很多普通氮化产品都标HRC多少多少的
发表于 2010-2-5 0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收益匪浅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