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17 1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2008理论与实务部分
( N) B9 G' \/ ]4 p/ a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知识 # d* x0 T G$ U% E1 Y6 X, `: |
一、概率基础知识0 Z% V7 H) a+ S8 Z
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7 i$ P& }* b& r: s8 K$ m
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 k+ v' w2 j$ Q2 a# X* H! |$ `( x4 H% q
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 6 Y' E2 ?. w; [& \* `% N1 m
4.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及其简单计算
; l: m! b, u* K) U5.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6 v7 k+ v6 m9 Y8 {
6.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3 M, \2 G o) {) V$ j: h
7.掌握事件的互不相容性和概率的加法法则 ; y- A2 s8 O7 s; u& w
8.掌握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法则* Q0 h9 C9 S- D- W% _2 y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5 Q8 g. X3 X( E1 {5 H+ X" M
(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
. T" k) }) A, k+ `1.熟悉随机变量的概念
' u0 R) N( f0 S& o; i2.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
# B9 f8 @+ q9 l: T% E$ F/ b(二)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
+ e2 `' l; v3 R) I; D6 r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分布列)
. A! N6 c' w! J5 M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5 ]0 P# j) u: S
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 o+ [1 x* \/ a) g
4.了解超几何分布
( H2 C( I' [: e' D(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
! h2 N1 U1 {# n( R1.熟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函数 8 w1 W- Z! V" R
2.熟悉连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定义
2 C* _% }4 g- Q6 s' k# i- p3.掌握连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的计算方法
0 K# K! Z, e0 q' Q# D+ @" c4.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均值、方差、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
9 q H9 d, I9 S- S d; B/ K+ d5.熟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用法
1 T7 _+ E& L: A+ o' T. _3 W; g6.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标准差" I% T: ]9 o+ p
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 ~' M% g# b; a Q+ h$ m# _8.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6 Z4 A# l( `( \( [0 }* H
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 W4 s3 C! ?* \8 N
三、统计基础知识 2 H5 \; |8 z& a2 e w5 |
1.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E; b2 `! `% g1 |; f" c, X! H
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 n, Z/ }5 G. [/ ^( c2 n) l; a# n
3.掌握统计量的概念4 w( v0 r% m- y* X& b) ]0 q0 |5 x: v: V4 z
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e. U: Y5 Q$ V$ W- U( O4 K
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 - N {0 B) O- w# u) y/ X
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 d/ E- I& o* I; A* Y* U9 G7 ]
7.熟悉t 分布、分布和F 分布的由来
/ S! ? k( p8 s. `% t7 H: N四、参数估计' F2 c4 R& K7 p1 R9 o
(一)点估计 ' Q, J- i$ G* i6 W
1.熟悉点估计的概念
9 u- {$ R6 S. |$ e& n: f4 Z w1 A! P2.掌握矩法估计方法* {9 M* z$ t$ |% T8 Q2 B
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 b- @) T; r1 H% M- B& L9 \
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的点估计! M( x H7 W4 ^) v9 n
(二)区间估计
. d2 I# }7 l& L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的概念 " R& C9 r, K: J, @3 m
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 u2 p" O: } b7 B; h: E9 P
3.了解比率p 的置信区间(大样本场合)的求法
( R+ R; @6 z% i- F五、假设检验 , g* ], P7 Q! P: H, a, `' L' z
(一)基本概念- N4 Q- ]1 \: s5 G
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著性的基本概念
) r4 b8 q3 u1 k4 S& d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 [( f4 G" _8 u% G6 A( ?- s(二)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 P2 B) D; b$ {) v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的情况)
" e' @6 q4 T4 v+ A1 `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 k* D! _1 b; |+ Q
3.熟悉比率p 的检验(大样本场合)
9 E0 @8 N; [: ~ V- y第二章常用统计技术
; k5 a% j1 z! C% D一、方差分析
4 Z! C: M6 q" O' O( d) J5 Y& a(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0 m: X' e# k. ?- }" s/ M! K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的三项基本假定
1 Q- X8 Q$ B d7 e! k$ u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 B+ l C8 @6 |% F7 V+ J+ [9 ~* t$ h(二)方差分析方法 1 r* V/ R) g' G5 O- b
1.掌握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方法(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由度、F 比、显著性)
; M) l5 ~5 R! g& h' a2.了解重复数不等情况下的方差分析方法。
* v4 j7 s) m- _# |9 q二、回归分析 + u& o' @( q3 x, C" E( \1 ~
(一)散布图与相关系数
8 S7 S+ E2 C( ~1.掌握散布图的作用与作法
0 X4 n0 d- l: n D( @0 i2.掌握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方法
5 r. Z: D: B+ p% T G(二)一元线性回归3 G: }5 H: ?9 b. _8 \
1.掌握用最小二乘估计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 Y# {8 _; l' e0 }; a% A
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方法
- p" z4 A) E; Y! B3.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在预测中的应用 , X: T* k7 O( `- A& r# I
(三)了解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问题
4 l3 E P: I, \8 p* n2 C9 W0 h" m三、试验设计 $ H V6 _2 d9 d" D; D1 w7 M
(一)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6 i8 O, L3 r q ~
1.了解试验设计的必要性 3 D5 {1 j- M( i+ ~$ E- v
2.熟悉常用正交表及正交表的特点
, J/ E* M: q( K(二)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F2 D, s+ w* n% i& j4 O( ~
1.熟悉使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的步骤
) ^) a3 B2 X) x/ v2.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 , V0 A( R! T$ ]# M+ N
3.熟悉贡献率的分析方法 ; u7 x: @& Y2 z4 O4 ~7 Q/ H
4.了解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法3 V- {! q1 c3 D- ?. _' b. A
5.熟悉最佳水平组合的选取
6 T; u9 {+ o5 e- \9 J% p$ K- t5 {第三章抽样检验 6 q" q0 c9 R1 T0 G- ~, {! n# W
一、基本概念 2 S7 b) E' |8 y1 r2 s
1.掌握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单位产品、(检验)批、不合格、不合格品、
4 l* I* O0 ?$ [批质量、过程平均、接收质量限及极限质量的概念; e- J) M" K' S& ~
2.掌握一次与二次抽样方案及对批接收性的判断方法 # t i' D/ b% F, Q6 U1 X- c! p
3.掌握接收概率的计算方法 3 l- ], ]- a% f; k; Y
4.掌握一次抽样检验方案的OC 曲线及其规定
! S) H0 X* `+ L5.熟悉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的基本概念8 @7 f+ O. M0 O" o4 {9 D
6.熟悉平均检验总数ATI、平均检出质量AOQ、平均检出质量上限AOQL 的基本概念
* u1 A% g) j. h0 c以及ATI 与AOQ 的计算公式 . _' T1 v5 R! Z7 G/ g7 ]
7.熟悉过程平均的基本概念及其估计方法 6 c9 v: h1 }$ N& v
二、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0 |# h G& m5 R) |8 w# }; x& L
1.熟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含义 : w3 o' ` {5 U7 M( k) m5 h
2.了解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8 ^8 \" T/ j+ S3 K$ S, {7 v# N& g
3.了解抽样检验中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 j. |* ?5 ^6 {% [* T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 的使用
' t: L9 W$ J q: ~1.掌握调整型抽样检验的AQL 值及适用情况/ H5 W/ B5 y: Q4 H+ |- x7 J
2.掌握接收质量限AQL 及其确定方法 9 j9 c* ?( |" {6 n4 U. h
3.掌握检验水平的特点及其确定方法 ) z) R. U! K: e X
4.熟悉检验严格度的设计思想' [' K# r8 k$ ^% y
5.熟悉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原则 9 E' n( t: T+ Z3 h9 n. a
6.熟悉确定批量的原则
" d9 e% ]) m# {6 X' \7.了解一次、二次抽样方案类型的判断程序框图 , t' m& }7 l* a/ C' ~5 K
8.掌握从GB/T2828.1 中检索抽样方案的方法
- Q% a6 }) y S( O o9.掌握转移规则的运用
) k/ G/ x) h# @0 F. ^( m" S10.掌握批接收性的判断规则
5 d9 P! H8 Y& A% {0 N3 l11.掌握不合格的分类方法0 {3 x, Y, G/ k" o9 V2 ~* e! ?" X
12.熟悉逐批检验后的处理" E* s5 `; C3 l8 k
13.了解平均样本量(ASN)曲线的含义
~, l1 O5 a* G% x! Z2 w四、孤立批抽样检验及GB/T15239 的使用 9 f& C- U( s! n: j/ h
1.熟悉孤立批抽样标准的含义及适用情况 g" W+ g- i- V5 ?
2.了解GB/T15239 的主要使用
2 @7 {# I2 M! H9 G五、其他抽样检验方法 3 @; v( S' x& g: X# V
(一)计数抽样检验的其他方法
# T* ^2 S) C/ `# h5 l9 \1.熟悉序贯抽样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 r) L9 v9 C5 \! q# Z, u2.了解序贯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 L- w' q% L0 a, N0 v
3.了解序贯抽样检验方案的使用 & y. }* i/ ^- ~6 C; j. Y) ]
4.了解连续抽样检验与跳批检验的思想与原理 9 u0 j4 x, f3 ]; \+ M
(二)计量抽样检验! ~ B& Z( X8 p, u, z; s1 {$ A, o9 r
1.熟悉计量抽样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9 r; x7 }( R! H# S+ `4 f) M1 Y/ ?2.了解计量抽样方案的基本原理(del)6sig) `4 g7 N1 x2 i+ Z% w6 Z. B2 V) s* `
3.了解计量抽样方案的使用(del)
3 C3 T. q! _5 B# G- K& K$ u. l六、抽样检验的实施过程(add)) U' @) g0 f9 G K
1.熟悉抽样检验的实施过程 ' C, v" t9 O5 x# Y- V& F' O# q
第四章统计过程控制
0 C3 K8 x$ ]1 o1 {9 h1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V9 g8 u( l, f+ Q% l
1.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含义+ c6 ^* u p7 k% `
2.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
4 t3 \" C5 u6 Z9 A+ }6 ?二、控制图原理
: _8 [3 p( W5 R/ V& m- X4 s" e$ t2 R8 O1.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3 w+ `# v: v- q: S. t) h
2.掌握统计控制状态的基本概念(update)了解控制图的两种错误 " j& c; N; c) r0 {1 b$ w
3.了解控制图的两种错误(update)掌握常规控制图分类
. N* y3 v. g9 P' }' T* s; t4.熟悉3 σ原则(del)4 @) d$ b3 @- W4 @* g
5.掌握常规控制图的作用(del)
5 [+ A5 R8 c7 M. J! h4 c* e3 ?$ }9 R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r" m! ^3 K! e8 [2 s: U' K* T
1.熟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
% J' k- m1 D6 H: H/ n% {2.掌握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 b) B5 P) E( \6 _* r3.了解局部问题对策与系统改进的概念
0 ] _6 a+ M5 x9 f8 j% I四、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 a6 q* f$ t; a# _& a6 d a1.熟悉过程能力的定义6 }5 q; j: m5 d$ C
2.掌握过程能力指数和的计算和评价
$ ~6 E5 T" p, g0 ]3.掌握过程改进策略 4 _7 R% K' E# C; |3 h- Y: D3 T5 _
4.了解过程性能指数的概念& y$ H% |4 ?& ]2 ^8 |
五、常规控制图的应用 6 C1 F2 {" v& m0 f: ^2 v' j
1.掌握R X . 图、s X . 图和p 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0 u# e! U5 W0 p) m2 c% j# M P2.了解图、图、c 图和图的作图和应用
) V$ V9 I1 z3 e+ c- E" S W F! v六、过程控制的实施
" W3 ?( P( ]* {& i1.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4 h4 E; R" e$ | L/ p2.熟悉过程分析的基本步骤
9 _; x; R6 c) K$ F9 p: N3.熟悉过程管理点的要求(add)
& {: Q5 ]5 Y6 v! _# T第五章可靠性基础知识( ?" m9 U" t- A5 V
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 G( y5 V$ Z! K6 ?
1.掌握可靠性、维修性与故障(失效)的概念与定义 % p t" P O4 U0 n4 f) k: m+ b
2.熟悉保障性、可用性与可信性的概念
3 Y/ \- Z1 V: |3.掌握可靠性的主要度量参数
# b1 I9 M8 ]7 a4 @1 p4.熟悉浴盆曲线# }9 ^$ b9 s; Z' e
5.了解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 i# p" P+ n) w4 b4 Y4 i二、基本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 J% E: e% D2 t
1.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
/ ?& [ Y$ J1 A0 c" h! {2.熟悉可靠性模型及串并联模型的计算
; v5 ~9 V) j) m2 [; d1 o5 a* x3.熟悉可靠性预计和可靠性分配
: A5 H3 e* j5 d% b4.熟悉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4 k" e( z$ [6 X6 I: e4 B* H7 _
5.了解故障树分析FTA
$ p2 g+ V K; w1 p- c6.熟悉维修性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 @2 N+ E8 Y2 Y6 N7 c9 x/ z- g
三、可靠性试验
; U: a0 b& N) ~0 f1 I1.掌握筛选与环境应力筛选 , p: e6 A9 h8 S$ j
2.了解可靠增长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 ^, P) ^$ }* o2 j8 ~
3.熟悉可靠性测定试验& j# J: m/ G" u
4.了解可靠性鉴定试验
, t; Z) h7 Q! Y四、可信性管理 : h9 k" G+ l- X2 M) }- D* E2 s
1.掌握可信性管理基本原则与可信性管理方法 - K0 F, m. Q6 e' D' ~
2.了解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
) B, Y! m& `/ g) e1 s3.了解可信性评审作用和方法
! ]. B% k, g9 [第六章质量改进
5 ]2 L( A8 ^9 W3 Z! d5 R* x! @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 b' R6 P8 s9 r2 j8 n' m' e4 W
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 % T4 J( e: m% T5 p1 i' X
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0 F, D) c$ c: p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F$ t+ U, z0 @9 \& J" R* V
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 " h' T: o- |2 c/ C( F# m
2.熟悉质量改进的每一步的内容
. ^4 @0 G! V8 |) a6 k1 H4 I3.熟悉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和PDCA 循环的关系
6 U5 B# h. B7 K0 f8 K% D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 8 ]% d* N" ? {6 Z2 F, P; B1 ~
1.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 / e0 v4 F7 Z# p ~' c+ I
2.熟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管理3 G, u7 X8 |1 n% m; D" \9 w
3.了解质量改进的障碍
% ?. d! f3 z& `6 _% N: D8 u4.熟悉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手段和方法
8 _: k* [8 s" S" y! D: Q% F四、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
7 c; O5 d# A8 S9 h(一)因果图 0 x( M7 U1 c1 c. w1 ~" n
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
# O6 I0 k2 x! {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 h A @* v# ^4 w( I2 n% z(二)排列图
1 P+ ]! b/ @ r+ W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4 q3 l9 ?7 Z! ~% j, \$ G& z
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0 R/ o% U- i+ y2 e
(三)直方图
. ?/ [7 F8 ]- I- I* p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5 i: c, L% Y0 _: P
2.熟悉常见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
, ^( X# t- w b( P7 n9 t/ O" s3.掌握直方图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基本判断
) U0 n' e6 Q7 a9 H. ~0 A(四)头脑风暴法 % x. U3 [" Q1 [+ c( G
1.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 y6 k) s+ n/ {3 T+ e5 o
2.了解头脑风暴法应用的三个阶段 + {$ q$ N9 w9 Y& f( P0 q
(五)树图
0 y# R( O6 ~% j& G+ H1.了解树图的概念和作用 * {9 m% B- X7 ^. P8 J8 X
2.熟悉树图的分类
7 _2 v1 W- A( z7 l! y8 h3.掌握绘制树图的步骤6sig, n0 k1 F6 n( e8 x2 B& V9 u
(六)PDPC
2 y2 g% l ^: B. s* G# o# |1.熟悉PDPC 法的概念及特征8 U3 u$ q4 e- s1 p; [/ g
2.掌握PDPC 法的实施步骤
1 W9 N+ U; j" f( K8 U; K! {5 \3.熟悉PDPC 法的用途, Q5 U5 M8 \. D+ C
(七)网络图2 ~. ~( {: E# i6 ~' j& H
1.了解网络图的概念、作用1 @( M3 [2 }4 z5 ]2 ?4 ]6 }
2.掌握网络图的构造以及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 G/ L1 e' |! I: K; a5 r3.掌握网络图节点时间的计算方法
( U) z2 e% R$ |* u. W: U: K(八)矩阵图 u& w, ?1 m: `( W9 s/ J; p
1.熟悉矩阵图法的概念和类型
Z) {. x- ]( Y( g! S2.熟悉矩阵图的用途# j; x: { J" V/ P* N
(九)亲和图6 q7 R0 A1 i6 L" n# A( w: H
1.了解亲和图法的概念 X: K9 ]& T. U& H/ a
2.熟悉亲和图法的用途
# u% o1 H# g# P& W3 R3.掌握亲和图的绘制步骤
, d( P) u, c1 r6 ^(十)流程图6sigma品质网5 v0 u3 u4 [9 B2 A9 J8 U7 }. b6 p) {& R
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 V( ^5 A) {) P1 e$ j' B
2.熟悉流程图的应用程序 7 V" t- G( i3 o: l
3.掌握绘制流程图的方法, R' ~+ ]0 @8 y z1 m
(十一)水平对比法$ F1 d0 L7 L& b7 R' z; Z
1.了解水平对比法的概念和用途 f( h* V& H! {8 F
2.掌握水平对比法的应用步骤
# G, W; k5 }- E8 @9 O/ G五、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 q/ L$ }! b# u O1 \ p
(一)质量管理与QC 小组活动 9 Q6 e1 z- z }" p( y1 O& P% h5 W* U
1.掌握QC 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 T* X3 Y, w4 o; h. ^4 ]7 i6 p8 X& c2.了解QC 小组活动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R4 H2 _0 |7 u; H; A; t3 {
(二)QC 小组活动的启动3 Q. C% \1 \. ?3 J5 C7 @% C# p
1.掌握组建QC 小组的原则* O; A) }+ _% z; T- d
2.熟悉QC 小组的组建程序和注册登记) A% P9 n8 o, y% I- {% b
(三)QC 小组活动的推进3 o6 y0 M/ [3 H2 F, U- ]
1.熟悉QC 小组长的职责和对QC 小组长的要求
5 V% k6 z) [5 u3 E) c+ x2.掌握推进QC 小组活动应作好的工作
4 O+ W" g1 S, x7 j: ~, B) }(四)QC 小组活动在全企业的推广
8 |/ ~; q7 f) f+ \5 b1.了解QC 小组成果发表的作用
" S' f) I5 _. v2 X. K% o2 S2.熟悉组织成果发表的注意事项( T0 _4 E' N, }+ J) t& C/ X
3.熟悉对QC 小组的激励手段" W2 d9 S$ B' E& Y+ Y
4.掌握对QC 小组成果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7 m/ ^$ T: l$ x8 V) n7 ?5 k5 n0 O, Y
1.了解六西格玛质量的含义: m! @, o& X# F& {1 p& f7 p
2.了解六西格玛质量的统计定义' d3 B' H) E Y; A# Z' _
3.了解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关键角色与职能$ h# @/ J3 t. w
4.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
& o, }+ B7 M, Q5.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的计算(西格玛水平Z、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流通合格率) g* h8 `% R/ J1 r6 a# p; X: o
6.熟悉六西格玛的改进模式DMAIC
1 Q- ?$ D+ v, N8 B% m6 n+ Y' u. r+ l; s
[ 本帖最后由 Y305799518 于 2009-11-17 10:2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