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055|回复: 7
收起左侧

[求助] 如何消除灰铸铁白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1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用砂型生产的一种薄壁件,但是每一次都有好一部份上口皮白口,造成加工很困难,那个兄弟给个方法来消除一个,有没有什么催化剂能做到了?
发表于 2009-10-29 22: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注意铸造时的保温,铸后及时退火
发表于 2009-10-31 1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那么当用砂型生产薄壁件有好一部份上口皮白口
3 P8 F3 ~' c  P! |5 O2 }--> 灰口铁脱碳变为白口铁!从浇铸温度及保温时间着手。' l8 \8 I- s3 u, K1 F4 ]

: c- L% ]$ q* e' k8 `8 R: b$ x, x/ x5 T! y
白口铁:含碳量2.01~4.3%,碳以渗碳体(Fe3C)形式存在,断口白亮。
# ], ?+ V' z% r$ P(含碳量4.3%时含碳量2.01~4.3%在铁中饱和。)
4 {# f$ F1 g& C( `. e, A灰口铁:含碳量大于4.3%,过饱和的碳以游离石莫墨(C)形式存在,断口灰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113502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31 23: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提高Si量,因SI是石墨化元素。
发表于 2009-11-1 0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预防的办法:一是适当提高原铁水的碳当量(主要是硅含量)、降低锰含量(锰含量不能很低,否则影响机械性能);二是在炉前用75硅铁进行孕育处理。
# h) ~! }) x2 y5 V对已经做出来的铸件,只能用石墨化退火(高温长时间退火,类似于可锻铸铁的退火)来解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113502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 08: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可以通过将含碳量控制在中上限,进行孕育处理,含锰量控制在中限,如果三角试片白口过大时,可在浇注前临时进行二次孕育。
发表于 2009-11-2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采用等温正火热处理工艺方法
发表于 2012-8-31 2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灰铁铸件白口的预防及消除. h+ @& N; m# \
    铸件白口现象9 l" z8 Z- }! Y! q- `; D
    灰铁铸件冷却时,表层及薄截面处,往往产生白口,白口组织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剥落。这种现象不但发生在灰铸铁HT200,HT250等常见牌号,也常发生于其他铸铁如抗磨铸铁KmBTMn5Mo2Cu,冷硬铸铁LTCrMoR等等。
1 n. J6 S( y. g  p    铸造白口的形成原因:
* p2 E  h7 X0 `3 ^    由于冷速大或铁水中易使碳石墨化的元素少,铁水中的碳来不及以石墨形式析出,而是以Fe3C形式析出,形成了白口。  k2 A: E+ B& g$ R4 ~! [/ P( M. ^
    首先,和灰铁铸件的成分配比有关系;其中碳当量和锰含量对碳化物的生成起一定作用。
5 m4 p7 ?4 B$ l6 V. j9 Q    其次,和冷却速度有关系;冷速快产生白口的可能性大,冷却速度过快,抑制石墨化过程进行;
5 D: U# V  }. M: \    最后,开炉初期或大包较潮,烘烤不充分也会导致白口。2 y# w$ D* e. x! V+ d" }" M  J
    铸件白口的预防及改善方法4 n+ Y4 h& `, a
    预防方法:1,炉前孕育用三角试块检查。2,检查浇注后推迟是打箱时间。3,加强孕育时间(硅铁或号外生铁)
% R" r4 D: T8 O  f% Z9 U' W" Y    常用退火改善铸件白口的工艺:加热到550-950℃保温2~5 h,随后炉冷到500—550℃再出炉空冷。在高温保温期间 ,游高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分解为石墨和A,在随后护冷过程中二次渗碳体和共  析渗碳体也分解,发生石墨化过程;由于渗碳体的分解,导致硬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0 C& ^0 ^+ a# q
    铸件白口直接机加工:铸件白口不退火改善,直接对白口部位加工,可采用BN-S30牌号超硬刀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