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Q2 K# J* ] H7 _
4 q8 v! [, R' A4 G8 E% U! k/ N作者:李零6 i% k; q3 f) w2 u" c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第一版
$ @9 N# n. k1 t3 i) A$ V( Z" h页码:479页9 @' S3 f' Q1 j3 ]' W% N
格式:PDF扫描版% C5 B# p* e L
& E* n5 I* x: W
内容简介9 s/ ~1 P$ E' Z
早就应该告别方术。只是为了弥补《中国方术考》留下的各种遗憾,只是为了追论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在等待再版的同时,作者又写了这本《中国方术续考》。本书怀它的前身一样,也是以考古材料为主,也是讨论早期方术,但不同点是,结构比较松散,思路比较开阔。作者自己的感觉是,它比前书更接近作者想讨论的“绝地天通”(作者在《中国方术考》再版前言中计划要写的三个题目之一)。9 ~! g& M/ m8 n. ]6 f
在本书中,作者想贯穿作者对“现代化”的古代思考,一个可能会被视为荒诞的念头。首先,读者不难发现,在本书中,作者的“时间观念”很差,差到常常淆乱古今,竟把考古学家才关心的时段和我们正在要“走向富强”的时代相担并论。作者并不相信历史学家告诉他的基本常识:“现代”和“古代”绝不可同日而语。作者不但怀疑“现代化”的高贵出身,也怀疑“现代化”的绝对优势。本书是讨论中国方术。中国以外,语言不灵,知识贫乏,作者不敢做比较研究。但作者研究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比较,那也不是。粗糙的想法还是有一点。1 o9 ]7 e9 V, ^7 m
1 q" ~& t8 k6 B作者简介
! v4 o' s n8 t ?' \6 ^ 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娘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零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花间一壶酒》等。5 k% j S. H& t; R0 m" `
3 P1 y9 L4 e. M) o% h5 j- l目 录
9 l9 [3 J' u1 o) K5 g! ^7 S7 Q9 W; s- q$ z
封面页
0 _$ ]0 z$ k0 O u& X( ?8 @书名页
, r$ B" s( e* |1 H# P; l版权页
/ X$ }8 N) F, B7 y% _* C! K: N9 q9 Q前言页$ h$ q) q8 b& S2 H1 F9 L
目录页) ~, F) |) Q C7 h: X
“关公战秦琼”的可行性研究(代前言)
7 s3 K# ]( t* X2 B图版目录
! U- b# ?9 ^6 N; {. I5 Y( i插图目录. `& J* M1 J) @( e8 B5 P
方术四题# S* V, |$ g& p l5 N" m& `
天地悠悠
f0 R4 J, u) B; }& \& j% z5 l利玛窦与“三首巨怪”
) [/ P3 F! h9 X+ A卜赌同源
, s4 {8 t K# O2 I Z药毒一家3 b; r) A$ n0 ]( u
咬文嚼字
# Y) e" ?, `2 P1 n2 {& J" G先秦两汉文字史料中的“巫”(上)2 X* U) {6 e& i0 v1 {+ ]* R" k
先秦两汉文字史料中的“巫”(下)+ U, @$ u) a" ~7 U4 N: R6 {8 s
穷原竟委) s. M3 k' F" A X( N9 |4 ^
从占卜方法的数字化看阴阳五行说的起源
* U; |6 Z' q% r: T6 X8 g战国秦汉方士流派考
4 _1 ]+ z: f V/ F礼仪为本
9 ^1 x+ K9 n: |秦汉礼仪中的宗教
0 N+ `4 f$ G Q" j- V秦汉祠畤通考7 E( I, ?8 x9 W- H+ [& }
星官索隐! K' R9 a; S- b: s( M, B. y$ w
“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
- b1 m o) m; a, T( t* y“三一”考
) z/ o/ R+ p4 b7 s2 o地书发微& i% l5 U6 X% ~4 {' e+ q/ d
中国古代地理的大视野$ @7 y2 G& O: R, y; C9 l
说早期地图的方向; b$ r4 _5 X' R2 t4 U' q8 Y1 F* \& g
数术丛谈6 j) x8 ?, n& c
“南龟北骨”说的再认识# \/ z$ y5 m' u* S6 d
跳出《周易》看《周易》
+ c! C) `5 }# b8 Y* h* J! d* d |读几种出土发现的选择类古书
& M! j! ^) m6 b. R1 G2 m: e9 c) N方技琐语) ?8 W, @% h0 p
五石考2 n& y5 G9 ?& `& D9 W" m
东汉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上)
5 h4 j, Q+ I2 ^- Y3 }东汉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下)
# S& V( T# _! ?: Y附录一 读银雀山汉简《三十时》
5 ~* y/ m- x' d附录二 读九店楚简《日书》% ^! ~+ _& v' M( j8 w: p- s+ u
附录三 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 o+ m' L; L3 n! w" s5 F3 }1 k附录四 秦骃祷病玉版的研究+ }+ [3 ^" g7 _* J" g7 N: m O
后记( y$ R7 P: r+ d' I1 e. m
附录页. M1 A9 x- a8 I. |+ Q
. b9 q7 z ^8 P9 B2 ^2 F9 k
[ 本帖最后由 叮咚 于 2009-10-3 20:3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