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5天前
查看: 3119|回复: 14
收起左侧

[原创] {我来支持板板}互感器模具设计概论(现场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5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言" \; `+ Z9 i; p5 e4 H
由于是即兴发挥,信手拈来,词句文法谬误在所难免,诸位随时加以斧正。拙文发表之目的旨在支持板板,以舒正气。本公子号称浩然网络写手,长期游戈于嬉戏之间,术疏才浅,偶得共鸣,常自得数日不尽。今踏入贵宝地,不求掌声,唯愿尽兴尽意。
+ J+ y6 ~' Q9 q4 |' @+ u/ n- m6 L! ^- l
既称概论,自当述简。无图无式无推证。本公子对于作图相当厌烦,唯有敲击键盘使得顺畅。且风格随意键盘不善调整,常常弄得喷饭连连。7 ?' T5 Q7 H& s

. Q. X0 N0 o, c7 E/ m本文相当素正,不敢戏之。亦文亦技,难入正视,切勿照搬,如有谬导,责任自负。
4 C+ A) e. W9 _  M3 {# ~9 X+ N) L4 C8 g* Q
本文版权独属本公子,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和抄录本文内容,一经发现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1 I+ ]/ C5 s7 p" e. q; |
, N4 p" p. M/ o4 _' T法律顾问:三维网技术论坛法律处 牛律师: ]' H- L9 j5 z: ?. i: R
7 y- G  @7 o6 ]; P- c, }
[ 本帖最后由 燕赵之鹰 于 2009-9-15 10: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hxg168 + 10 先加点,抛砖引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5 0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等待你出手!互感器模具设计概论是好东西!
发表于 2009-9-15 10: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顶一下.
/ r% B7 e6 {3 I6 {期望楼主能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相夫教子,一套好模具必须具备的条件。

[戏言]一套好模具犹如一位好姑娘,需要知道找一位什么样的丈夫,生一堆什么样的孩子。不但自己心灵手巧、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还要好好配合丈夫,多生多育,优生优育,同时注意劳逸结合,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 ^3 @7 U% ^4 t[正言]大凡设计一套模具,必需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设备的需要和生产的需要。由于模具种类繁多,不同类的模具所配嫁的机器设备一般是不尽相同的。同类模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配嫁的机器设备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一套模具的设计蓝图出台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先把握好这些设备。否则,即使你模具设计的再漂亮也是废铁一堆。由此可知,模具设计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哲学云: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很多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中国还有一句名言:功夫在诗外。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模具设计师所具备的素质当中,模具设计理念只是一个核心而已。
5 C; ?, k0 |  B7 d模具设计第一关,熟知机器设备。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广泛的不需要讨论,单单就互感器模具本身来讲,应用设备是最简单又最复杂的。( G6 r- l" J( y2 ~: X; g, ~3 C' ?
复杂的机器设备有几百万元的真空浇注系统。想知道不?哥们 等一下。这就去百度摘一张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来啦

不能上传图呀?研究研究去。- \0 T0 G' ~2 e! c; f& v' c
有啦“IE菜单—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选中“Internet”图标-下方点击“自定义级别”-其他-“将文件上载到服务器时包含本地目录路径”-选中“启用”-确定”需要重启。1 }6 z( B; Q7 k$ P+ l
重要秘密“找到图后千万别插入直接编辑才能显出来",插入好几回都不行,不要说给别人呀
  s7 {8 l; b. W
0 S5 Y5 c) z  h& x[ 本帖最后由 燕赵之鹰 于 2009-9-18 13:25 编辑 ]
22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hxg168 + 2 多加几幅照片,就更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这就是真空浇注系统

你看看这个头,一米八的小伙站那没人啦!它包括储料系统、定量预混系统、混料系统、浇注系统、真空机组、真空灌(就是那个大肚子家伙模具就在里边)等。你甭看它个头大,对模具态度倒挺好,放进去就行。可以放一大堆模具。还是压注机器不好惹。尤其是真空压注设备。没有图片就免啦。7 b7 P  x3 k4 N+ ^: m
真空压注系统对模具要求就苛刻啦,不能随便放进去啦。因为里边还有几根油缸顶着模具衬板,外边又增加了泵站。8 y5 r& i$ W7 r0 u2 J
——歇工。上班警示红灯开始闪动。( Z( Y8 U6 A8 G
9 d( E% I# ]1 T9 {) a
[ 本帖最后由 燕赵之鹰 于 2009-9-18 13: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xg168 + 5 写的不错,鼓励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1 22: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如果一天能看上一段多好。胃口调足了,再继续?期待中。。。。
发表于 2009-9-22 0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技术散文。江湖理念。
; f" D! R+ s! N8 B- c7 d马拉松模具设计概论。
发表于 2009-9-25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那个大家伙是真空罐,互感器模具放进去后抽真空(最低气压可以达到及格帕),树脂混合胶就可以进行浇注,就跟拿个水瓢往瓶子里灌水差不多,抽真空的作用是让树脂胶浇注尽快排气,浇注体里有气体会影响产品性能,对局放和工频耐压影响最大,浇注完成后模具转出浇注真空罐,转到加热炉中进行一次固化,就是让液体树脂胶凝固,树脂胶中加有固化剂,在固化过程中要注意补缩,这个过程跟金属型模具铸造模的道理一样,实现顺序凝固最理想,有利于排气,一般一次固化后就可以脱模,脱模很简单,利用惯性,砸模具,因为有脱模斜度,在装模前刷有脱模剂,产品很容易取出,产品进行二次固化,模具清理后就可以进行再次装模。 titter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hxg168 + 2 你要接着续写吗?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5 2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衢州
期待楼主继续出手执笔。现想了解些绝缘子模具的资料。跟互感器似乎有些共同的要求,应该有些理念可以借鉴。不知楼主能否谈一下,抽真空的效果如何。毕竟存在空气对电气产品的性能影响很大。
发表于 2009-9-29 18: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原帖由 qhywyq 于 2009-9-25 22:04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O: _% r/ S& `9 V+ k期待楼主继续出手执笔。现想了解些绝缘子模具的资料。跟互感器似乎有些共同的要求,应该有些理念可以借鉴。不知楼主能否谈一下,抽真空的效果如何。毕竟存在空气对电气产品的性能影响很大。
7 Q. ^3 J* E3 b. l% \0 O$ q9 I, B, E
悬式绝缘子还是支柱式绝缘子?
发表于 2009-9-29 18: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传一张环氧树脂浇注工艺图
screenshot1asddf6.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hxg168 + 2 感谢续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9 18: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想看一看“互感器模具设计概论”文章理念的真面目。
发表于 2009-10-7 16: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本帖将由热心会员ZQS82388494 续写,在此表示感谢( }. ~, y% Y! ^/ i" e& z- [. z

' I  s0 m$ ?2 z0 }
& y0 q, u4 d7 a) x/ N* I下面链接是他发表的论文( _4 j" R+ L6 U+ J+ V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806496&extra=page%3D29 \2 D$ ^. M7 d

9 B% N3 G% R3 j[ 本帖最后由 hxg168 于 2009-10-7 17:05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