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BEIJING_FANUC 0i系列是高品质、高性价比的?CNC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尤其内部的数据结构布局合理,操作直观,使用及维修都很方便,其功能可通过一些参数的修改来进行选择。下面以实践中遇到的几个例子来说明其应用。 1 TH6350卧式加工中心全闭环→半闭环的修改7 K" I/ g& g0 c
TH6350卧式加工中心使用FANUC-0i A系统,其B轴采用闭环。由于B轴圆光栅出现问题而无法发挥作用,但生产任务又很紧,所以决定暂时采用半闭环结构。步骤如下:- E1 [2 c- d2 m
(1)将参数?No.1815#1有关?B轴参数?OPTx改为“0”;- Y. v% M9 @% ?1 X/ F1 T1 c
(2)修改柔性传动比Feed gear(n/m),该参数可通过如下公式设定:1 j# Y6 Y) l" v7 G4 b
n/m=电动机旋转1转时希望的脉冲数/电动机旋转1转时位置反馈的脉冲数
1 p, ^6 b# Z' {- t' Q" h =参考计数器容量/1 000 000 (最小公约数)?
6 s! \7 z; G1 z" r =15 000/1 000 000?
7 H0 M( H# b) K% z =3/200
/ R r7 B; w+ ?" R, Z 由于n/m是整数比还可运用估算法进行设定:
' H6 \& j- A4 a8 e, X) G 1/100<n/m<1/50?$ `, ^, ~1 _9 e Z
即 2/200<n/m<4/200?
: G5 D6 ~+ m1 r' h0 W 故 n/m=3/200?
; R7 k& _$ @4 q5 G- K c4 R# D: I1 t/ L (3)改完后执行B轴回零,用百分表打夹具的基准面适当修改参数?No.1850关于B轴的栅格偏移量?Grid shift,使回零后夹具的位置能够回到全闭环时的位置。?
5 n5 t3 k3 j+ @ 这样就完成了全闭环→半闭环的转换。
" a; D. ~0 Q$ x5 J" N 2 VMC_1000C立式加工中心A轴回零的调整
! ]5 c, @- ^! ^ ~' z3 t s) c VMC_1000C立式加工中心使用FANUC-0i A系统,其A轴由于长期回转,有时会出现回零不准的现象,关机后再开机回零仍然不准。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A轴的减速挡块破损或者松动,需要换或调整挡块,这样回零就不那么准确。可通过调整参数保证回零的准确性。下面介绍一种最快的方法调整该参数。' r( _( J* _% \/ d& g9 J
首先将参数中?No.1850 Grid shift关于?A轴的参数设定为“0”,将A轴回零,再用手轮摇A轴使转台上移动的刻线和固定的刻线对齐(可通过固定刻线的影射线与移动刻线重合判断是否对齐),看A轴在回零后又转过了多少度两个刻线才对齐,把这个度数乘1000补偿到?No.1850关于?A轴的参数中即可。4 ?1 g; ]6 F8 y4 t8 S% S) Q% ~& d
这种方法还可用在其它轴回零不准的时候。
! K8 q ~) A9 |# g 3 FANUC-0i ?A关于报警履历的显示+ m) b; e' L/ V) Z
FANUC-0i A有报警履历功能,该履历记录了机床运行过程中所有的操作,对于故障的分析及维修十分方
; U1 K3 o5 I, @" M- O5 o便。可通过下面的参数设定来启动报警履历功能:) D1 l$ i. c' H
(1)No.3106#7OHD(0:不显示操作履历画面,1:显示操作履历画面)及No.3106#4OHS(是否对操作履历进行采样,0:采样,1:不采样)。
/ g3 o/ E/ P' g& O! Y: V (2)No.3112#5OPH(0:操作履历功能有效,1:操作履历功能无效)。?
$ ~6 {: u# h o# l: x1 P (3)No.3112,在操作履历上记录时标的间隔。
k$ d( J3 g9 p6 E" i* ~ 4 FANUC-0i A关于主轴定向停止位置的调整
) \1 r" |; c& Y1 J* d 主轴经过拆卸后,执行M19定位指令,其定向位置将发生变化,如果定向停止位置不准将会损坏换刀装置,因此定向停止位置必须精调。FANUC-0i ?A提供了方便的参数调节功能。可通过调整参数No.4031和No.4077中的任何一个(No.4031:位置编码器方式定向停止位置,No.4077:定向停止位置偏移量),使定向位置恢复到拆卸前的状态。这样就不必担心在拆卸之前没做标记。
0 w+ a' Q/ o5 h6 e, b 5 结束语
: _/ g% y) c! C3 }- @通过上述几例可以看出,数控机床的参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机床出厂时已被设定为最佳值,通常不需要修改。但在运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更改、优化,从而弥补机械或电气设计方面的不足。当然,更改参数必须首先对该参数有详细的了解,看该参数的变更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受哪个参数的制约以及对其它参数有无影响,并做下记录,以便对不同参数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对比,选择其中最佳者设定到对应的参数表中。在不知道参数的意义前最好不要修改参数,以免发生意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