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至于国内国外并不是判断正确的理由,我从来不认为老外一定是对的,虽然很多人比较相信老外.从做生意的角度,客户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不出乱子就行了,不要和生意过不去.像你说的形位公差30次作短期能力分析,能做就做吧,出现问题和客户沟通一起解决.在本论坛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我的上面的帖子已经说过,针对不同的形位公差,他的数字表达不一样,在算Cpk时采取的处理方式也小有不同.2 T. Z7 S; K7 Y/ Q4 Z
0 g; U4 V: _) a. o a
这对楼上刚刚所说的30个测试值用Cpk做短工期加工能力分析!老外的这句话相当的外行,不是一般外行.一句话折射出你的客户对于质量控制的概念不是很理解.我来说给你听.如果你是用来做设备验收,这可以称做短期能力分析,这个时候,数据至少要50,除非破坏性测量.50是有数学依据的.这个时候,你无法判断你的过程成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此时一般不用Cpk,而用诸如Ppk或者Cmk等参数.如果你是在做定期(比如月度)过程能力监控,此时一般取25-30组数据分析cpk,前提当然是过程已经受控,此时叫做过程的长期能力监控,目的是保证过程处于可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