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外用兵规模最大的3场战争。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用兵44万,美国官方统计美军死亡、失踪54246人;越南战争持续了14年,用兵55万,美军死亡、失踪58209人;海湾战争用兵44万,43天解绝战斗,美军阵亡146人。3场战争用兵规模相近的战争,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对于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世人众说不一。如果对这三场战争所用兵器和地缘政治环境加以比较,人们就能较为清晰地透视仅仅通过一场战争难以察觉的那些深层因素。当左右一场战争胜败的地缘政治因素大大超过军事技术因素的时候,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就决不应该是几件高技术兵器。% R( ]4 A1 u( M5 D
+ P* B7 p6 v) F7 S" \% Q
令世界目瞪口呆的海湾战争
* | m7 c# U5 G; m; X! P% `$ _3 i
- {2 R3 A# L. f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当代军人从没目睹过的战争。拥有5000辆主战坦克,5000辆步兵战车,3000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760架作战飞机的伊拉克大军经过5个月的全面封锁,38天的空中突袭,100小时地面战斗,顷刻土崩瓦解。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又如此迅速地崩溃,战争双方都没有想到。战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称要让海湾变成越南,让美国人在这里血流成河。美国总统布什也为自己的军队的伤忙做了充分的准备:美国在海湾战区的战地医院准备了18530张床位,在欧洲准备了5500张床位,在美国本土也留了22000张床位,共计46000张床位。地面进攻发起后,美军又预备了220架医疗直升机,1000余辆地面救护车,C-130运输机准备每天出动30架次以上执行伤员后送任务,每天另有74架次的同型号的运输机留作备用。在美国颇受尊重的思想库--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预测美军的伤亡将达1.5 万人。美国国防部后勤局的计算机也得出了同样的数字。1.5万个装尸袋悄悄准备好了以后,战场指挥官,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提出了一个较乐观的估计:阵亡5000人,美军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上将提出的数字最底,也在3000人左右。预想的伤亡人数并没有出现。美军以146人阵亡467人受伤的代价轻易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阵亡的146人当中还有35人死于友军火力误伤,28人丧命于一枚来袭的非毛腿道弹。真正面对伊拉克近距离火力战死疆场的仅83人。如此的结局令全世界目瞪口呆。争论与评价风起云涌。普遍的结论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的作战方法。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极大的改变了作战样式和战争结局。还有更进一步的说法:今后的战争,都将以海湾战争的模式进行。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军事冲突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人文,宗教背景,难道它以经被技术简化了吗?最先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结论面前清醒过来的,似乎还是美国人自己。$ m2 Y0 X! |' o- `: Y. [/ K
* g X- M9 h8 n- p K7 v2 |) D
美国海湾战争的秘密报告
' V2 B6 ~7 h" `/ |) k8 G7 I9 Y; m, H8 d7 y3 V: L, U' y/ R
1991年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海湾战争的初步的报告——《海湾战争》。1992年4月,关于海湾战争的最后报告——《海湾战争》9个月的时间里,报告作了不少改动。改动最大的,就是关于高技术武器的作用。初步报告中那些过分夸大的不实之辞,在最后报告中被一一纠正。最后报告里特别指出:精确制导武器不是突然出现的尤物。巡航导弹70年代就开始研制。F-117隐形战斗机80年代初就已制成,海湾战争也不是头一次运用这种武器的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初露端倪是在50年代初的朝鲜战场,当时美国空军为了轰炸桥梁和水坝,曾用B-52“空中堡垒” 重型轰炸机投放过无线电制导的1200磅的航空炸弹
7 h3 v" w7 S( ^5 Q0 e2 r) K: \9 m( c+ S; j" F
60年代的越南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更加广泛。1965年,“百舌鸟”式反雷达导弹投入使用,使越南北方的防空雷达和炮瞄雷达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对付桥梁,隧道等坚固目标,美军广泛使用了“小斗犬”式“小牛”式等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也曾投入战场。与此同时,各类高技术传感器也在越南战争中投入使用。为发现在大片森林遮蔽下行动的部队,美军使用了一种命名为“人员嗅探器”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直升机携带,用来测量空气中的氨。如果刚好投放在部队的下风头,氨的浓度只要争加百分之一, 二,传感器便立既嗅探出来报警。为了扼断越南人民军的交通线,从1969年11月到 1970年4月,美国空军每天出动300-400架次,集中轰炸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一种叫做“白房子”的远距离传感器投入使用。整个胡志明小道区域内都撒下了这种被形容为“陆上声纳浮标”的东西。这种罐头状的传感器能探测到周围汽车行驶所引起的振动,然后用无线电发出信号,在空中飞行的AC-130E电子侦察机接收道信号后,立即计算出车辆的准确位置,然后引导武器攻击,这些传感器曾使越南人民军损失巨大。每往前方运送1吨的物资,就含有五吨物资损失的代价。美军在越南拥有的技术优势如此之大,以致“把越南炸回石器时代”的喧嚣反复出现在政府和军方的宣传之中。然而,美国人却被打败了。4 m6 j- @" ^3 Q5 v2 z
; l& ?/ |; q1 Z T3 b% ^2 M
海湾战争中被新闻媒体抬到前所未有高度的高技术兵器,为什么在越南战争中却收效甚微?美国陆战队大学当代军事学教授麦克尔.怀利上校曾两次在越南服役,他说:“我们当年是带着满脑子技术上的狂妄出兵越南的。当时,我们拥有超音速飞机和灵巧炸弹,有弹药充足,可以不间断射击的大炮,有精密的电子装备,有获得哈佛大学管理学位的军官,还有从理论上说使步行成为过去的直升机服务。但敌方想出了把军人与民众混杂在起来,在夜间行动,依靠徒步的机动以及利用我们对高科技作战方法的依靠等弱点,来打击我们”。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思索为什么用直升机机动的美军打不赢赤脚走路的越南人民军的时后,另一场武器系统差别更大的战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8 L% `& A$ |' ^4 Z
$ |# @6 n2 @) D% P7 f9 Q% ?( I1950年的朝鲜战场,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美陆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当时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门山炮。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而我军入朝时从个部队多方抽调,才使入朝部队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配到营,营以下的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军号,哨子及小量的信号弹。美军的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7000辆;志愿军主力第38军入朝时只有运输车100辆,第27军入朝时则只有汽车45辆,38军90%的兵员还在使用1905 年设计的日制三八式步枪。空中力量更无法相比。美军空军在朝拥有1100架飞机。志愿军当时别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极端缺乏。面对美军的1100架作战飞机,入朝作战的之初志愿军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日制的75毫米高炮,还有12门留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而且,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美军飞机从东海岸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轰炸时间没日没夜,扫射目标不分大小,见人就炸,见物就炸。为了寻找轰炸目标,有的美国飞行员拼命降低飞行高度,以致撞到山头和高压线上的事时有发生。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的,迫使不可一世的五星上将,远东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丢官去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硬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英国战史专家克里斯托弗.钱评论说:“朝鲜战争对西方世界是一场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它使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盟国几乎抵挡不住”。有人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败在武器水平比美国整整差了一代,是第3代武器系统和第4代武器系统的较量,那么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武器系统的差距又该有几代呢?当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战争这种综合力量的较量看成是单纯兵器的较量时,战争本身就被简单化了。
! S3 t, o8 `- l e+ J
z0 N' y! z& \0 v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这三场战争中,恰恰是美军与对手的武器水平差距最小的第三场战争,被宣扬为高技术武器起到了绝定性作用,美国人该怎么从这个迷团中走出来呢?正是为了诠释这个迷团,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个“最后报告” 。美前任国防部部长切尼在报告中列举了美军致胜的数个“得益于”:得益于对方孤立, 得益于盟国支援,得益于独特的沙漠环境,得益于战争发生的时间,得益于长时间的战前的准备。其中,没有一条提到得益于高技术兵器。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更进一步提出,从海湾战争中得出的最错误的结论,就是这场战争是完全依靠高技术优势打赢的。高技术兵器赢得海湾战争的论点,在美国不攻自破。" N& `( l9 B/ \+ [9 T: H' R: T! ~
( l8 D J' a1 G. F3 x( I
“天时不如地利”的朝鲜战争: L& L5 i( \2 i8 K% Q
1 F4 D. E$ [$ U7 B1 v; d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美国人在海湾取得空前的胜利的呢?切尼的几个“得益于” 贴近了皮毛,特别是其中的第3条:得益于独特的沙漠环境。用兵之道就主观条件来说,是军制和统帅。就客观条件来说,则是兵器和地形。让我们来看一看海湾战场,越南战场和朝鲜战场的不同地形条件。
4 @3 y3 }' P) d8 [/ K, D4 v9 M
3 H2 p. x5 z% A( m" @4 s3 f海湾战场第一是地形平坦,科威特领土是被众多河床,干谷分割的滨海荒漠平原,伊拉克领土沙漠占国土面积的40%,其余大部分也是平原。第二是基本无植被遮蔽。伊拉克领土的森林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3%,而科威特则仅占全部土地面积的 0.1%。第三气候干旱,气象条件简单。科威特年降水量约125毫米,伊拉克领土北部年降水量有500毫米,但作为主要战区的南部,则只有100毫米或更小。作为西方军事理论鼻祖的克劳塞维茨说:“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发生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妨碍通行,妨碍观察和对火力的防护”。海湾战场既缺乏妨碍通行的高山峡谷,又缺乏妨碍观察和利于隐蔽的茂密植被,更没有这两者综合的山岳从林,它的地形条件使美军能够不间断地监视每一平方米的土地。在无特征的沙漠地形上,连挖壕深埋的伊拉克坦克都成为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的大好目标。这种独特的地形条件,成为了美军高技术兵器的力量倍增器。/ P6 M6 G) o, m d @
, o( C) e7 i, z4 K$ b让我们看一看朝鲜战场的地形条件。朝鲜全境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和深谷,北部是咸境山脉,狼林上脉和盖马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东部是从北向南延伸的平行山脉。南部是太白山脉和芦岭山脉,西南部为南朝鲜山脉。全境不但山多,而且植被茂盛,森林和灌木林占了四分之三。地貌起伏的山地形成了大量天然障碍和死角隐蔽区,茂密的植被又利于军对隐蔽行动和达成作战的突然性。“ 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最初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身份踏上朝鲜土地后,印象深刻地评价说:“这一带的地形看上去,对机械化部队的士兵是不合适的。石峰高处离地6000英尺,山崖像刀锋一般,坡度极陡峭,狭窄的山谷如蛇般蜿蜒曲折。公路不过是些崎岖小径,较矮些的丘陵则为灌木松林覆盖。对于一个善与隐蔽的士兵来说,那就是最好的掩体。这是一个适合于打游击战的地方,是靠双脚行军的中国步兵理想的战场,而我们靠轮子走路,受道路限制的军队来说简直糟糕透顶”。李奇微退役后在回忆录中列出理解朝鲜的五个因素,排列第一的就是地理。: e6 e" b% _, v
( q2 L% g2 C' h$ y9 V比朝鲜战争美军总司令李奇微更加麻烦的是越南战争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越南不象朝鲜那样多山多树,而且茂密的热带丛林和多发的热带疾病更成为美国军人的梦魇。越南北部是由深谷切割而成的平行山系,海拔1500-300米。南部是高原和台地,海拔500-1500米。山间溪流很多,河床落差较大,水流湍急,雨季江河泛滥,许多地方变成一片汪洋。热带丛林覆盖了全部领土面积的40%。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地区为别1600毫米,北部地区达2830毫米。阴雨多,云层厚,空中力量的使用受到不小的限制:道路网小,到处都是难以通行的热带密林和沼泽地,给地面部队的重型装被输送带来了很大困难。炎热潮湿的气候使武器装备容易锈蚀,在欧洲可用十年的装备,在越南用不了一年。蚊虫肆虐使人员昼夜难安,多发的热带疾病又很容易瓦解部队的战斗力。几乎所有回忆越南战争的美国军人,都忘不了描绘一番越南的地形,也忘不了诉说一番这种地形对他们的作战行动形成了如何大的限制。战争本身就是在不同的地形上的运用。地形既会成为兵器的倍增器,也会成为兵器的衰减器,但地形并不能绝定胜负本身,它容易成为战争行动中胜不沾光,败必委过的因素。胜者不愿多谈它所带来的便利,败者却津津乐道它所产生的灾难。它在胜败中的地位可能被抬的很高,也可能被贬的很低。对它的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忘掉另一个远远超过地形的战争兵器倍增器或衰减器——国际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