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0 0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在抨击时代的浮躁的时候 永远不忘描述一样 国外的月亮有多圆 这也算是个通病了
/ a' r3 Y( ~& P1 k( a( h7 c. s8 q+ `$ U o1 I) ?
更可笑的是用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 去解释 自己基本不懂的刮研
( y9 {& _" @3 H+ @3 ]; K+ w
3 c5 I% y4 N w首先刮研确实能够有效提高机床设备的精度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会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少了 也是对的6 ^" A3 O+ t& }; C& o- a4 {
, T% D" \, P. k# B: L包括我个人 非常喜欢刮研 把铁块用手加工到 1-2丝的精度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爱好而已
6 m& j4 p( s M8 N$ `7 u/ n! e. A# y3 _5 k- B
但是注意这玩意也确实落后了& f5 D$ @" l5 v1 m( M' j! `. K c
% M9 K. X0 l4 K" }8 t9 R6 u我国以前曾经大量的培养过刮研工。60年代大量的出版了刮研教程 书籍9 R5 c ]5 n9 w+ k7 A4 z
. _2 ^; u! Y+ K3 W+ u- `' `
现在钱多了 刮研真要那么有用。国家花点钱 在培养支队伍轻而易举 名利双收。! Y: q7 c4 S9 ^/ q$ b
5 h8 [, l7 z( L7 c1 y2 n
为什么不这样干 因为刮研 太他妈的落后了
7 g5 N! J* X* e0 h7 Q. p5 w/ v( s
/ T0 N5 t1 }, u7 Z什么三块平板对研 那你知道 三块1200X900毫米的平板 对研到0级要多久吗? 4个人干 半年。。。。。
7 O% k; Q6 J G, L7 R+ r* \. I1 W4 v7 {' _( `! W. x+ m
全中国要多少块平板 要多少刮研工???整个国家还发展个球呀。
6 s! {5 r F- m$ J$ M2 p. n1 y3 d* Y* g4 i! c. |/ W1 e( I' I/ Q
高精度机床现在讲求的是闭环控制 插补运算
7 p' W/ \) d' H0 T2 d' g) X0 x! k9 U: D4 G3 C8 U- k
简单举例 计算机告诉机床走1米 机床上的光栅尺反馈回来走了 1.1米 中间还颠簸了3下。 那么如何保证机床在 恒定环境下 每次都走1米 而且还避开那3次颠簸 这就需要插补运算了
, j% T# [8 a. G# h. ^1 C* r
% Z! M L8 A o: ]1 K+ Q高精度机床的校准用的是 激光干涉仪 . n" d6 U/ A, p# B; r: @
(1万个8级钳工 刮研10年 你看他能不能达到 一台激光干涉仪的精度)0 w1 E7 }4 ^* r3 `1 y
' }. q+ G- [8 T% B2 _- q/ m3 g激光干涉仪采集到的数据 反馈给机床控制器 编入运动控制卡的 插补包 所以每台机床的插补包都不同
: B5 F5 q1 ^3 M4 @; |4 u4 x! h(可以看看北京精雕的CNC 目前在市场上很牛逼 他的机床就是这样玩的)/ u) R( Y, c; \ P* D1 I9 n
& L( |2 A1 y& J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插补的算法 决定了最终机床反应的精度
, l8 d6 G, P- d- f6 b; n" P目前国内 市场上一般的 能做运控方案的 都是50万起价 提供插补算法的 都是百万起跳7 F5 J! t2 z+ s0 i% @
5 r( u9 e1 S; l2 y高校在研的那些大牛 做国家级别课题算法的 更是连上网玩 都不容许(认识个网友搞这块的 丫天天担心网络实名制)2 z. L$ v* s6 @- C* ^ m
! p& I2 M+ e% l5 l就我目前所知 高精密加工的门里面只有一个美国 跨过门槛的是中国 什么日本德国 搞什么高精度刮研 什么自动刮研的 其实都在门口蹲着抽烟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