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考察是識別和衡量人才是否勘當重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我國早在漢代就確定了刺史六條,用以監督和考察百官的政績與行為,並把它立為百代不易的良法,可見,對人才的考察由來已久。/ H/ W6 q# ]4 ^* X* Z
" ~; R' {0 l7 R( _7 _; Q0 G/ e
周亞夫是漢景帝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以後又官至丞相,為漢景帝獻言獻策。可是漢景帝在選擇輔佐少主的輔政大臣的時候,還是放棄了他,原因何在呢?
! K& D8 G/ E ^
1 @; V: L$ k; e' u# N* p, A+ p$ q 在古代的時候,每個皇帝年老之後,皇位的繼承問題就空前複雜起來,每個皇帝都會費一番心血,漢景帝也碰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太子才剛剛成年,需要輔政大臣的輔佐,漢景帝為此試探了一次周亞夫。
6 ?! k& Y+ a5 |( L: }# q/ p
2 C+ w( A, ^% Z1 W- { 一天,漢景帝宴請周亞夫,給他準備了一大塊肉,但是沒有切開,也沒給他準備筷子,周亞夫看了,很不高興,就回頭向主管筵席的官員要筷子,漢景帝笑著說,丞相,我給你這麼大一塊肉你還不滿足嗎?還要筷子,真是講究啊。周亞夫一聽,趕緊摘下帽子,向皇帝跪下謝罪,漢景帝說,起來吧,既然丞相不習慣這樣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了。周亞夫聽了,就向皇帝告退,快步出了宮門。漢景帝目送他離開,並說,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實在不是輔佐少子的大臣啊!5 w; J+ e7 _- k% _0 f; o
. o, \, N5 Z# j, `1 ?: \! I 漢景帝試探周亞夫的方法可以說是很巧妙,輔佐少主的大臣,一定要穩重平和,任勞任怨,不能有什麼驕氣,因為少主年輕氣盛,萬一有什麼做得過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長者風範的人,才能包容這些過失,一心一意的忠貞盡責。從周亞夫的表現來看,連老皇帝對他不禮貌的舉動,他都不能忍受,以後又怎麼能包容少主的過失呢?賞賜他的肉,雖然不方便食用,但在漢景帝看來,他也應該二話不說,把它吃下去,這表現了一個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他要筷子的舉動,在漢景帝看來就是非分的做法,到輔佐少主的時候,會不會有更多非分的要求呢?這是漢景帝不能不防的,所以漢景帝果斷的放棄了周亞夫。5 v- y% t: A) y$ I& i3 x/ \
7 y7 @" G- G H5 D) e8 v1 J; Y
漢景帝的這種見微知著的“察人術”引申到現代的企業管理上,就是要注意細節。作為企業領導者,要學會從細節處考察人才。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它也同樣適用于人才的選擇上。在企業當中,日常做得最多的還是細節性的小事,驚天動地的大事畢竟只是少數。因此領導者考察人才時,最應該注意的是員工平時在工作中的細節問題。所謂“見微知著,因小見大”即是指此而言。! b, ]8 Z; K, }# a# {- t7 x
) R$ }" F, o" b @
吳子說:“短者持長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給主謀。”如果說企業管理的一般法則是科學,那麼對人才的細節考察就是藝術。“好瓦匠沒有用不了的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必須要能量才用人,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