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楼主: lin307
收起左侧

[讨论] 柱塞泵技术难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8 07: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刚接触轴向柱塞泵,看了大家的发言,很有感触,许多人都点出了体制的根本原因,不过那个话题有点太大了,其实不只液压,整个机械行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发表于 2009-6-8 0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现在的制造水平都不低啦,所谓的材料无论是进口国产都不重要啦。最主要的是现在的企业不注重基础制造工艺,成本优先。制造工艺中随意性太大啦。没有任何工艺管理。和体制无关。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09: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看了大家的发言,感触的确颇深。
! q# H' w# S- A8 i6 Q我也是做系统的,主要的关重件也一直用的是国外品牌(关键还是不敢用,怕出问题难以弥补),不知道现在国内有哪些液压件厂家有宏伟远大的目标,有赶超力士乐等的决心。
发表于 2009-6-9 12: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做的厂家不少,能做好的寥寥无几,中国的领导要好好想想为什么?
发表于 2009-6-11 2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一些想法

接触液压行业快四年了,大大小小公司也接触不少,无论是设备制造赏还是设备使用者都愿意使用国外产品,绝大多数还指定国外品牌,一套设备液压部分除了油箱,管道,一些液压附件是国内的,都是外国字,问为什么选择国外的,回答最多的是可靠放心,除去国外公司质量体系,经营理念不说,国外产品结构设计的确有它科学之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仿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弥补我们的知识上的断层,为了将来真正的中国创造成为可能,现在国内产品的确有缺陷,但希望做系统的同行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尽力支持国内液压元件厂,我自己就是在做柱塞泵的单位工作,任何国内产品能达到使用要求的地方,都希望给自己国家产品些机会,这样国内产品才有做强的可能,写到这,想起08年PTC展会期间王长江先生做讲座时的一句话:主机厂说国内元件厂跟国外著名品牌一样好用时,我一定用;但国内元件厂需要的可以不停改进的空间,前期需要扶持,这对矛盾真的难调和。呼吁下,给国内液压元件厂些空间,以后做大了国内元件厂会给主机厂更大空间,在国际市场走的更远。。。。
发表于 2009-6-13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不是不想去研究泵,就是机制问题,没有激励机制!材料是人研究出来的,工艺是人想出来的!有了一个好的机制不愁没有人去干出业绩来!
发表于 2009-6-14 0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国产的就是不行呀``我们这里有3台北京华德的变量柱塞泵噪音大得要死,里面的柱塞磨损严重呀`~~`基本上两年就要换一个`~`哎````` 相比我们另一个REXROTH的变量泵就像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
9 n  i% h) g2 x/ E( H# J! w; G
发表于 2009-6-14 13: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液压元件行业是国内的重要基础行业,这是国务院定位的!
% n+ N$ C# j, v( G国产的不是不行,而是发展空间还不够/ h4 Z) F# `+ \
人家力士乐做液压元件多少年了? 国内是从79年开始引进力士乐的技术 到82年才正式分给国内的4家厂子来做,到目前为止才20多年,企业很年轻,需要学习的技术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S, N/ E* b3 m! @) f
而这20多年力士乐也在发展,从最初的A2F 到6.0系列、6.1系列 再到新研发的AA系列,相对应的减速机的规格也在变化,这是为什么?国外的资本家害怕中国的液压件厂发展起来,取代其在国际中的地位!所以只能逐步推出新的技术标准,使国内的厂家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 g: @' G( J+ V* ]" v
国内的部分用户动不动就说国内的国外的好,那是因为国内用户根本不给国内液压厂家发展的空间。# @7 O8 |4 L6 Z/ H! ]- T2 z9 K# E
再看看现在力士乐的供货期吧,相信聪明人应该能看出到门道来了吧?人家是在控制市场,控制国内几大主机厂在国际中的发展(因为其已影响到国外主机厂商的利润!)、控制中国液压市场及技术的发展!
4 D, n' U% i. I: S- I' U另外对57楼再说几句:* c' m' F! J8 v6 z7 M
1.你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账,力士乐的一台泵多少钱?华德同型号的多少钱?力士乐的交货期多长?华德的交货期多长?如果你懂得计算经济效益的话应该就不会说出这种话了
; \9 F* K4 b# [7 Y+ t2.柱塞磨损不一定是产品的问题,要看怎么用了,我去过无锡的一个厂家,发现其邮箱中有一半是油,有一半是砖头!我相信这种工作状况用哪家的产品都会出现问题的!当然,这只是个例
2 W) m/ u9 U7 w
, I8 N5 I& Z+ Z7 {最后问一句 今年国家对液压元件行业加大了投入,为的是什么?) v! o/ R! v! u5 g9 ~
) R; d% o. I' `9 c; F6 U; @% G
[ 本帖最后由 alexleung 于 2009-6-14 13: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6-29 1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每个企业都存在生存问题,不可否认,液压上面一般国外的要比国内的可靠。有实力的厂家做主机,也希望做出精品来,如果所选用的液压件三天两头出问题,可想而知这个产品也不可能得到用户的认可,精品从何而来。所以当液压件的技术或者质量达不到高端的时候是不能希望高端用户采用的,只能先走低端,改进以后抢高端市场,毕竟你不能把所有的企业都捆绑在你的低端元件上。毕竟液压元件只是基础元件,是不能和主机相比的,因为高端主机采用的高端元件一般来说成本已经转嫁给最终用户了。所以说,液压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准确的给自己定位,然后突破,不可能寄希望于主机厂的扶持,因为它自己的品牌更重要,它自己的生存愿望超过让液压件厂生存的愿望的!
发表于 2009-6-30 0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材料问题不是核心,我认为关键的是产品研发,次之是加工技术的差距。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6-30 08: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30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1.国产泵在配合公差上跟国外有差距
6 P1 y5 z* K2 e3 N2.测量仪器跟国外更不好比了* ~8 v5 I" x- f3 C& `: F  Z
3.在泵的实验测试上更是差远了
发表于 2009-6-30 13: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留下你我的QQ,大家一起进步

我德QQ是 406113286  希望能加大家为好友,一起探讨液压,机械相关知识。谢谢
发表于 2009-7-1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秦皇岛
国产的各种泵质量也还可以,基本上都是引进技术生产.自主开发的除了cy没听过别的。还是国外的靠得住,使用寿命长,维修起来也比较简单。
发表于 2009-7-2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泸州
国内自己研发的力度太小,多数是抄过来的
7 m, G* M  \8 R$ o; V, p- x况且加工又不行
发表于 2009-7-4 14: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大家说了很多了,我想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举个例子:我们国产的CY型柱塞泵,也可以实现进口泵的大部分控制形式,但性能指标就有了差距。像恒功率控制,大家可以从性能曲线上看出来,其中恒功率的那一段曲线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不是恒功率。并不是进口的东西都好,力士乐的恒功率就值得商榷,两根弹簧拟合出来的双曲线就是恒功率吗?所以我们应该下大力气从技术角度出发,无论是材料还是液压原理,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22: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是的,像川崎的恒功率泵也是两条曲线拟合而成的!
发表于 2009-9-21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国内基础工业太差
发表于 2009-9-22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国企里只看产量,坏了就换,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产量虽上去了,利润却没多少
发表于 2012-5-5 1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我一直在关心柱塞副摩擦副选材,就目前我得到的信息,选材都不太好,比如说青铜 国外的泵基本不用  . }" q6 J( I0 }! d  S% `. Y
当然具体用哪一种,问什么不找外企技术人员问问呢?
发表于 2012-11-5 2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我觉得最主要还是材料选用方面和加工工艺方面的问题,材料方面譬如:柱塞的耐磨性、滑靴的耐磨性等关键性问题。加工工艺问题有:壳体形位公差的保证、伺服阀芯(和阀体)的加工(特别是EP控制方式和DA控制方式)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余还涉及到轴承的选用、摩擦副运动研究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总而言之,我国要研制出质量过硬的液压泵(液压马达),还需要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进行试验和反复论证才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雏形,然后加以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光靠照抄国外技术永远都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实质性东西。
发表于 2013-5-1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柱塞泵主要的技术瓶颈就是铸件 这个问题不仅困绕着国内厂家同样日本厂家也一样 国产铸件在杂质多容易造成油缸体和柱塞烧死 日本油研的也一样最后A70以上排量的泵改成铍铜材料才没问题.复位顶杆磨损.几乎所有送来修的油研多是严重磨损的.泵壳暴裂很常见5CM厚的铸件泵壳多会裂开   第二是弹簧 我公司以前是代理 普什驱动(五粮液的液压部门)的柱塞泵产品 08年就开始几乎是和普什驱动一起成长的.早期的产品老是出现弹簧老化和断裂的问题.普什当时几乎找遍了国内的知名弹簧企业多达不到质量要求.无奈最后只能找日本仔买.  我们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欧美差距还很大还要不断努力!
发表于 2013-5-1 19: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还有一个就是你产品的价格定位,比进口不便宜个30-50%,估计没人会买,你要什么都用好的,你会发现,你造出的泵比进口还贵,还不一定好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