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2750|回复: 4
收起左侧

[转帖] 巧用SS-Die软件进行复合模具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 1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巧用SS-Die软件进行复合模具设计摘 要:复合模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利用Striker Systems冷冲模设计软件进行复合模设计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452.gif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774.gif3 ^1 B+ G. g7 a+ b
SS-Die是美国Striker Systems 公司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专用冷冲模设计软件(可以完成简单模、复合模、弯曲模、连续模和拉伸模的设计),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世界有4000多套装机量,整个系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三维零件造型功能,与MDT、Solid Edge、SolidWorks的无缝集成,可以接受I-Deas、UGII、Pro/E的图形数据;弯曲件展开自动计算;冲裁力、模具闭合高度自动计算;零件排样自动优化,冲压件成本计算;开放的模具零件库,可以添加各种类型的模具零件入库;模具结构的人机交互快速生成,可以生成用户所需的模具结构;模具装配图、剖视图自动生成;明细表、零件图自动生成;拉延件展开、拉伸工序自动计算;自动生成零件线切割加工指令。* P; w9 Y1 z4 C. r( _( j
Striker Systems冷冲模设计软件,可以完成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弯曲模和拉伸模的设计,由于复合模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因此在利用Striker Systems冷冲模设计软件进行复合模设计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X5 `! M7 y7 Y1 J3 Q
1 选择模具设计类型
# P% b( q0 k# u; {) V' V% K6 \利用SS-Design的命令设计如图1的一个零件,然后用SSDie-Design命令设计一副复合模,如果需要。对零件进行排样优化,可以利用SS-Strip命令。/ P" X( |/ K# T! O: u9 ?. t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358.gif
% q. U9 O+ _" F/ [8 a, ?5 m
; ~8 f9 H- C0 j& j2 F5 ~- X1 h  o" G% G* O8 H/ ?
1)从Striker应用程序中,选择Striker SS-Die Design模块;
! Z0 Q5 u5 |4 ?0 B! v2)弹出模具设计菜单条见图2;
% G; O( G5 Z- ?3 _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315.gif6 T8 t# n" Q: Q2 ]( d7 e
8 t5 }5 g2 U3 [6 H4 h. \

: k! Y$ v/ d2 o9 r1 I$ H3)选择初始化图标后弹出“模具设计初始化”对话框,见图3;
. @3 r8 K4 W) r6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876.gif
4 I5 e9 i6 z, S; X: }1 v
' a. n2 m* c4 C/ g# l4)软件已为用户定义了一种设计类型,如果用户想自己定义,请选择“编辑”;7 j8 T. M$ g1 @
5)选择“确定/保存”;% n) d7 [4 J( _: b
6)选择“零件定义”图标,弹出“选择零件类型”对话框,见图4;! Z; d' g2 n5 d$ ~% s4 e3 p
7)确定复合模的设计类型,复合模的类型有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采用倒装形式。
! ?4 l0 P% L* n! [4 Q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139.gif9 e$ Y) g6 c) b6 c2 a: S5 n

! n, n& \' M, a1 s, l, Q由于落料尺寸由凹模保证,因此,在设计凸凹模时,需把零件的外轮廓内向偏移一个冲裁间隙,我们把这个偏移轮廓定义为轮廓1。                                     + O8 S2 l0 B3 a+ q
8) 选择“凹模”(定义凸凹模),可以用鼠标点中凹模,或在“描述”里选择   “Die Block”;
! @! o; L  ^2 U6 O9) 选择 “确定”后,然后选择轮廓1,弹出“零件验证”对话框。2 Y/ o9 ^1 O" F. \; [! i8 W
在对话框里输入凸凹模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如名称定义为DBL1,材料选择Cr12mov,l零件厚度选择50,零件角度为0.0000等),然后选择“确定”,这时候轮廓1变成红颜色,凸凹模的外轮廓设计便已完成。
9 [  Z+ t4 Q  t& \- n    下面定义凸凹模中的冲孔部分:
/ ^" r* m6 v! P( o由于冲孔尺寸由冲头保证,我们零件上的孔外向偏移一个冲菜间隙,定义为轮廓2。
& {( d, R5 u" y+ |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SLUG HOLE(定义冲孔凹模)”,然后选择轮廓2中的其中一个封闭轮廓,按“Enter”键后,弹出冲孔凹模对话框,输入相关设计信息以后,选择“安装”后,选取前面定义的凸凹模(软件也可以自动识别),对话框里便显示“安装DBL1(凸凹模)”,表示已在凸凹模上定义了冲孔凹模,选择“确定”后,轮廓2变成浅红色,冲孔凹模定义结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定义其他几个冲孔凹模。
! A) C+ `$ u1 b' V' O" t, J0 g! C2  定义卸料板
4 V0 L* h4 Y' {) @1) 由于倒装复合模的卸料板安装在下模部分,并且需要在卸料板上开让孔;
# Z. O' d" u1 x/ v- J, |# j2) 定义卸料板的外形尺寸(轮廓3);
& i7 I% n! s" V3) 如图5,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LIFTER,然后选择轮廓3,按“ENTER”键后弹出一个卸料板定义对话框,在对话框里输入相应的数值,选择确定以后,轮廓3变成红色,表示卸料板外轮廓定义结束。' ?% O( M: f" i0 A; E% J& ^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878.gif- u0 K+ U; M' \9 a/ u. i

+ }' q9 v! J) N9 N3 h4)在卸料板上开让孔(凸凹模穿过卸料板)。) u/ J$ M1 N* f! o% r) W
a 把零件外轮廓放大一个值(把这个轮廓定义为轮廓4),这个数值等于卸料板与凸凹模的间隙;/ T  {* Q& F8 D  s8 p$ g. @! v/ ^
b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POCKET”,然后选择轮廓4,弹出一个定义凹槽的 “凹槽验证” 对话框;
, a: ^' }# x1 _. t0 `! bc输入凹槽的深度(与卸料板等厚),在安装里选择卸料板后,轮廓4变成了浅蓝色,表示卸料板的让孔定义成功。
# C+ m, U, v7 W" f" e3 定义模架
4 t/ y, c' L! ]1 c7 B! @4 r选择模架定义图标后,弹出“模架创建对话框”;选择模架类别后弹出“自动模具制造者配置”对话框。6 f7 X$ x8 ~. f: J  E: ]
1)在选择类型里选择一种模架类型;
  Q9 d+ f4 R* S% z- ~2)选择导柱类型(如普通);
  ]0 B1 ]# w/ X6 T3 I  L  y% U9 _  G! J3)选择精度级别(如工业用);* U$ y4 P' s2 L9 |
4)工作长度(如290.0000)和宽度(如240.0000)分别表示凹模的长度和宽度;
. u8 ]8 ^) t$ ^  {# M7 ]5)在导柱偏移对话框里选择合适的导柱偏移距离;" z6 H( C# t( k7 {
6)在“自动选择”里可以自动定义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厚度;
( Z; p4 b3 T+ d- W+ z7)定义导柱和导套的直径及长度;" o. J* ?7 `6 l0 |* r4 I0 B" z
8)选择“创建”后弹出如下“模架布置”对话框,如图6,选择所需的模架创建格式。5 n& X/ X; J9 |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409.gif
1 S3 f) y" Q8 {8 b$ ]. S& _( N& ]3 ~- [# I3 h% J7 }
9)选择“确定”以后,便得到如图7结果。4 x6 x& C& k- K) L% N9 l0 I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224.gif( H8 _/ ^- Y% B. k0 V+ X4 J

( e- R; }6 m3 q& Q4  定义凸凹模垫板  F  _( G8 K9 Y* v' Q% P3 N
1) 在左视图上绘一个与卸料板外形尺寸一致的矩形;. J- R8 _" F3 h0 ]1 B8 T: k, v0 ~/ T+ e
2)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DIE BLOCK BACKUP(垫板)”;
+ W' R* p! r* l( f% G' B2 o3)选择(1)中所绘的矩形,弹出垫板定义对话框;: t, {+ X8 R, O$ q( b
4)在对话框里输入相应的数值后,选择“确定”。; y; r; S. u% G: O$ n, }
5  定义冲头固定板
# F) W1 l# q, e( a" X1)如图8,在上模部分绘一个与卸料板外形一致的矩形;1 }  p4 M0 }2 T9 b, g
2)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PUNCH RETAINER(冲头固定板);7 K0 E, `: c/ m
3)选择(1)中所绘的矩形,弹出固定板定义对话框;8 I$ a2 d5 {! [$ H4 Y
4)在对话框里输入相应的数值后,选择“确定”。( \4 t; x+ E3 i" }! I- O' P3 V0 N. K
6  定义冲头垫板
# h$ G5 ~0 P1 z2 g1)第一种方法参照凸凹模垫板定义的步骤;2 H9 e  e. [: w+ }. L, G$ @
2)选择自动查询图标,选择构成冲头固定板的任一条线;
% a3 X6 }! V. ~# K+ j$ L& D" A4 d3)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创建垫板”后弹出垫板创建对话框;
! O3 [' ]( E% _: B* d4)在对话框里输入相应的数值后,选择确定,垫板定义完成。( |: v$ ^6 ^# n3 o
7  定义凹模
  D% w7 R! u3 g  I1)在上模部分定义一个与垫板外形一致的矩形;
5 D& p% f0 r+ o1 z8 h2)在零件定义对话框里选择“COMPOUND BLANKING DIE(复合凹模)”;
3 ?: a+ @8 Y; A2 f3)选择(1)中定义的矩形;' }7 a" L0 s8 L0 P* |  z! Q; [
4)弹出凹模定义对话框,在对话框里输入相应的数值,并在安装关系里选择“固定板”,选择确定。
7 v8 z" W  k0 P3 `5)由于在平面图上,零件之间重叠,在选择所须零件时同时按“CTRL”键可以进行轮换选择。
# T' a) {' \# @0 U3 {. z0 Za 用户可以利用自动查询命令所弹出的对话框进行安装关系检查;
$ _" d7 Q0 U4 |% S1 [* L3 y: yb 用户也可以应用图层控制命令,把一些零件层冻结;9 _; I" T* s. Q1 a" e1 t
c 设计凹模刃口。  s# e% I- m& P5 r2 m
①把零件轮廓镜相到上模部分(轮廓5);
* s( v  }3 j5 t. d, |②在零件定义里选择“POCKET(开孔)”命令;
& w/ v: P  r( h) w③选择轮廓5,弹出一个“凹槽验证”对话框,确定所需的刃口类型;
1 D' @7 |" x6 x0 a④在安装关系里选择“复合凹模”,然后选择“确定”;
: t& D% z0 y  q$ {" S" Q⑤利用自动查询命令中的创建实体,得到如图9的结果。, d  ~, y9 t% N4 U) Z  r8 v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755.gif: w; v* p0 B8 G; X/ ?; B
2 U7 F% r: G6 S. D3 x2 Y
8  定义推块" u$ `! C& s4 \" R: |6 h+ N
1)确定推块与凹模的配合间隙;
, Q' Q6 u1 B9 f1 L2)在复合模设计中,把推块定义成上卸料板,其设计过程与卸料板的设计相同;" l. X- q9 q8 o6 b9 l
3)把凹模孔内向偏移一个配合间隙(轮廓6);, W3 p$ C$ \5 g) X6 w5 b
4)在零件类型设计对话框中选择“STRIPPER(卸料板)”,选择“确定”;1 t* @# f3 K5 t! x7 f/ R+ }
5)选择轮廓6,弹出卸料板定义对话框;
7 |! H  I& X3 h- Z0 {6)输入相应的数值后,选择“确定”;
2 e8 j9 m' V0 i) X( c' ]7)在卸料板上定义冲头的让孔。( |6 ~. |) e7 ]3 p" k
a在上模部分把冲头轮廓外向偏移一个配合间隙(轮廓7);' k0 E( c! m7 [2 t0 y: G
b在零件定义类型里选择“POCKET(孔)”;
+ ?( q) ~" I8 a/ lc选择轮廓7中的任一封闭轮廓;
9 P3 v( t0 z7 Z7 P% B# qd弹出孔定义对话框,输入相应的数值,安装关系选择“卸料板”。
. d# h7 Y# J' S! b$ z9定义紧固件
, M9 r- v" Z' H1 O9 Y1)在模具设计菜单条里选择紧固件设计图标;
8 O* w# Y5 z. q/ T5 I2 |$ u2)弹出一个“模具紧固件设计”对话框;* z8 p2 T3 ]4 J
3)在“当前紧固件库”里,工程师可以对紧固件设计进行初始化;
: l( Q  ]3 U3 F& g6 @  S: [4)在“当前紧固件孔库”里,工程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紧固件孔库;
. U2 i! M6 p0 {, y' e# _5)在“现有紧固件尺寸”里,工程师可以选择紧固件的规格;
% f! d- P& j- g0 Z6)在“紧固件信息”里,显示所选紧固件的信息;- g. w8 Y4 x  G0 p% \! F: b- @" ?% V
7)在“库维护”里,工程师可以创建自己的紧固件库;
0 T& y1 a0 W& [7 I2 g; b3 U8)选择“侧视图”后,紧固件在图纸中显示的是侧视图;
$ ^" \- J! y' w4 _9)在“紧固件类型”里,工程师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紧固件类型;
) D6 ^' }3 N0 ?+ m- w" u$ w0 z10)在“紧固件孔选择”里,工程师可以选择孔的用途(定位孔、排料孔安装孔);
; H$ [# g  R0 ]' @& v$ D; ]* [/ `. y11)选择“顶视图”,提示栏里会显示“Select insertion point or for incremental placement”,此时工程师选择放置紧固件的位置后,系统会提示工程师选择安装关系;
! K* P4 a6 A/ X+ V; [. `4 q3 S- I12)选择“自动紧固件”,弹出一个“自动紧固件配置与控制”对话框;5 u. z. q. y8 E6 R! J# k0 K: s
a在“紧固件类型”里,工程师可以选择所需要的紧固件类型;: I$ P1 M0 _% K
b在“自动紧固件布置”里,工程师可以选择紧固件之间的距离;: I9 g% ^1 M" y. N/ k& o
c在“自动紧固件式样库”里,工程师可以原则现有的紧固件安排方式;
4 h, c0 ^% @, }4 r, c) Zd“当前模式”所显示的是当前所选的紧固件放置方式;! e7 D3 x/ K4 x" p4 I9 X
e“编辑库名”让工程师定义自己的紧固件式样库名,也可以对现有的库名进行编辑;
6 _: r* P; O$ _5 V* [/ @f“工作偏移”让用户确定紧固件边距;
. m6 p; m) J+ M' I0 z) h3 ^" Ug 选择“确定/保存”以后,系统会提示工程师选择安装关系。
# x! z+ b% R1 v" o/ x' I! K6 ?13)紧固下模部分零件;
. m" w! f2 O: ~7 z- w# O2 ~8 k" E2 D& k* j- \a选择下垫板的上边;
  t+ S4 ]8 `: O8 B- y' \b当提示栏显示信息以后,按“ENTER”键;" B7 v; y* L- k, ?6 }8 E6 b8 \
c弹出“选择零件类型”对话框;8 z- i1 e0 S- Y9 L- I1 B5 F
d选择零件安装关系;
2 P+ E5 [, d' P8 T1 z% e14)用同样的方法紧固上模部分零件及卸料板和推块。+ [' T, x% n0 v# e  L3 d
10  定义弹簧9 X8 u8 z9 N( P5 _4 F
1)在模具设计菜单条里选择“弹簧设计”图标;2 S4 w; c$ U; ^4 v0 l( z) X/ `
2)弹出一个“模具弹簧设计”对话框;) G8 v9 a+ |% k4 T: j9 ~# n% R( g
3)在“当前弹簧库”里选择一种设计类型以后,可以对弹簧设计进行初始化;/ \3 C6 S0 r( K( F" X6 `
4)在“当前弹簧外径库”里,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弹簧孔库;
5 G: c2 ]% ^$ L$ _& r( A3 @/ K5)在“弹簧负载”里,用户可以选择弹簧所承受的载荷等级;1 C5 ^7 v( n1 c! t
6)在“弹簧类型”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弹簧类型;
( X0 u* U. Z1 M1 a; x/ y: R7)选择“库维护”,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弹簧库;, U2 Z7 |9 p9 V0 [1 i
8)选择“顶视图”;1 O* i! f9 r1 B6 x! K5 Z
9)当提示栏里显示“Select insert point or for incremental placement ”后,在卸料板选择放置弹簧适当位置。& l7 V, d6 o: D+ Z
10)在卸料板的其它位置复制所要放置的弹簧;, A) P. n3 x# @) A  M$ r
11)确定弹簧长度和弹簧孔的深度。
" O( Q* _% q, E! P7 {11  定义其他零件$ |8 _+ J! r) A0 _% H* U
1)定义模柄孔;! N  u6 Q* D/ Z6 R8 a* E: ^
2)定义挡料销钉和定位销及安装孔;- ~" h4 \, L( P
3)检查其他零件后,得到如图10和图11结果;
; q1 S: J- J7 _& ?; G% o$ B9 K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316.gif. z6 k3 i/ T: n6 K* V3 D; H% @' M0 ]6 i
/ g; ~/ o) r) j, a, B9 q
4)选择模具剖切图标,弹出“模具设计断面线”对话框;7 U9 _5 Y3 N$ D" _& Z2 v" R
5)选择创建模具实体,然后打开模具,选择“25-50视图”,键入“0” 进行消隐,得到如图12的结果:
  u/ z4 ?) @1 Y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391.gif' v; [, n9 |9 u
9 f6 H- \$ g, v" C/ G& E9 _
6)选择“关闭模具”命令,利用“前视图”命令,得到如图13的结果:; N/ _7 ^! F% U% p0 x
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335.gif+ C4 p& _/ T) O( @* h0 W% |
3 M. |# G% T+ i3 L) F5 L4 J# L5 H
7)进行零件干涉检查;' N5 R( C; J7 a" X9 F
8)在“断面线”命令里,用户可以对装配图进行剖视;
! z! h: [. M* q7 J& u9)选择“显示错误信息”,可以对设计错误信息进行显示。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5: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12  创建明细表) N. @5 u0 r/ U- t. n8 A
1)在模具设计菜单条里选择材料表图标   后,弹出一个“模具设计材料表”对话框;0 s; Y" c0 b9 A
2)“材料表类型”让工程师选择明细表的类型;
: n) W1 t) H# }; N; V# R3)“编辑材料表”让工程师对生成的明细表进行各种编辑;
' B% ]. v4 X5 M8 ?4)“增加一项”,让工程师添加一个标注;
7 ?$ _& d* n  l7 h& F0 K5)“存货表表头”显示明细表的内容;
3 U% Y6 X6 j! w$ I3 w4 j1 G2 K6)“气球标示”,让工程师对任意零件进行标注;& J+ `$ y& t) `) T9 g  Y. p( r
7)“气球标示顺序重排”系统会对标注序号进行重新排序;# s& V% L2 H# M* V
8)“自动材料表”,系统会自动标注,并自动生成明细表;$ O; `! O4 G( p# N
9)选择“自动材料表”,经过一些初始化设置,得出如图14结果。
" h6 P. T# {( \- W0 xhttp://www.qmvip.com/UploadFile/200709/20070907000902168.gif& v9 X* W" N" h5 C  }* X& `- g

5 Z3 W: }/ A! {; o1 [13   创建零件图! `7 g& n, F3 X! E" L  K2 N4 N
1)从模具设计菜单里选择自动明细(零件图)生成图标;
9 S' \. w" j$ J+ c* H; T: G- @2)当提示栏里显示“Select Component to Detail or for part visibility”后,选择   所要标注的零件;9 ^9 D1 |' ?) ~
3)当提示栏里显示“Pick  a point for lower insertion of detail”   后,选择放置零件图的地方;2 j/ Y4 D' r3 i/ ^
4)弹出一个自动明细式样对话框;3 n1 n/ P! I1 S( \
5)选择“确定”以后进行标注。' K5 u2 e7 |* ]& ]  u% ^4 |' }
14 小结
7 a- s& G! Z! v本文从选择模具设计类型入手,定义卸料板、模架、凸凹模垫板、冲头固定板、冲头垫板、凹模、推块、紧固件、弹簧及其它零件,到创建明细表和零件图,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巧用SS-Die软件进行复合模具设计,希望对读者有所借鉴。
发表于 2009-3-1 1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楼主,有没有Crack的软件?把软件传上来!
发表于 2009-3-11 2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楼主,有没有Crack的软件呀能发一份给我吗
发表于 2009-7-4 0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尼西亚

Thnaks

Thanks for the info dud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