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267|回复: 4
收起左侧

[已解决] 沥青烟气的处理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8 14: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挪威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问大家在沥青烟气治理方面有无好的方法和经验?
发表于 2009-2-18 17: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孝感
沥青的烟气主要是微粒和其他成分的气体。
3 _3 Y3 r, l2 s3 ^3 z3 {' N) m对微粒可以用除尘设备来解决。废气再用其他的方法解决。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mcgh + 1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挪威
我主要处理沥青烟,听说有用洗油处理的,但不知道具体的工艺。
发表于 2009-3-10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
能否介绍一下沥青烟气的来源。
发表于 2009-4-24 15: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酒泉
沥青烟气处理的几种主要方法反其原理和特点。同时指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处理方法;为达到理想效果,可采用组合处理方法。9 P  @7 m1 h0 p; n8 X8 N
2 ^) H6 ~. O1 D0 A
1 沥青烟气处理原理
' L# g8 ], K% |5 i) T" b$ S在各种沥青基防水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热、输送并制成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的沥青类混合料供生产使用。在此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沥青烟含有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尤其是以3,4-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其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是附着在8 um以下的飘尘上,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因此,对沥青烟气进行净化治理,使排放满足大气环境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有3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_T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W 36—79)中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36—79)中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另外沥青烟气的排放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1996》。沥青烟气主要是以0.1~1.0um的焦油细雾粒的形态存在,其净化治理就是尽可能多地捕捉这些微小的颗粒,使烟气的排放满足相关标准,又不形成二次污染。另外,在考虑沥青烟气的净化方法时,应注意到在改性沥青搅拌罐处产生的沥青烟气还含有粉尘。粉尘处理方法就是喷淋洗涤,使之全部溶于水,这样不但及时清理了管道,而且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3 {( D5 q2 j4 m& y
2 沥青烟气处理的主要方法是组合式装置。沥青烟气的治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对几种主要的沥青烟气净化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3 ]0 R4 l5 ]. u& r- N5 ?- p机械分离法:
) n9 n' V2 ?6 K" l沥青炯气中含有粉尘时,向其中喷蒸气或水雾以增大烟气颗粒直径.然后在沉降室或旋风除尘器中使气体与颗粒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沥青娴气的目的。
  |/ H0 @' z0 R  p7 M冷凝法:冷凝法用于沥青烟气净化足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超作片J的.它应与其它净化方法如吸附、吸收等结合起来使用 沥青烟气通过冷凝,可增加烟气中雾粒的粒径,因而有利于对沥青烟气进行净化
9 K0 U& q6 _8 B9 }5 J5 t% ~( v4 h" e% f0 b9 k) T3 O

: S' o2 S' Q8 ?& z/ x1 _8 e吸收净化法
* s8 p3 ~; F+ r% i# X吸收净化法俗称洗涤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废气治理方法。它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在选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者某种组分与吸收剂中活性组分发生反应,达到净化废气的一种方法。吸收净化法应用于沥青烟气治理,就是将烟气中气态污染物(实际上是0.1~1.0u m的焦油细雾粒)转移到液相(吸收剂),从而达到净化炯气的目的。对于防水行业这种相对少量的沥青烟气处理,用水作为吸收剂是最简单有效的。沥青烟气中的焦油细雾粒被水吸附后,基本不溶于水,也不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新的化合物,只是形成浮油漂浮在水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可收集后掺入燃煤中作为燃料。水作为吸收剂可循环使用,所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其他行业例如焦化厂的含沥青烟气的废气处理中,也有用洗油作吸收剂、在填料塔内进行吸收的,。采用吸收净化法,应根据沥青烟气的处理量、压降、温度等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吸收设备、 板式吸收塔是适合要求的一种吸收设备。板式吸收塔内有多块板式分离部件。作时,水从塔顶部进入,顺塔板向下逐级流下,沥青烟气从塔底部引入向上逐级穿过塔板,沥青烟气和水在塔板上充分接触进行吸收、传热。板式吸收塔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筛板塔是结构简单、实用的一种。筛板塔的塔板上设计有若干一定直径的网孔,其开孔率及筛板层数应根据处理能力、压降等计算确定。
3 ?5 K  c8 h6 w: L) `' m过滤法
3 x) D: F  ~: J. F过滤法是利用多孔介质,与沥青烟气中焦油细雾粒相碰撞而将烟气中焦油细雾粒吸附下来、 化烟气的一种方法.从原理上来说它应该是属于吸附法的一种这种烟气净化疗法在全国防水行业已有10多年的应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沥青烟气处理方法作为过滤介质的填料.一般为 0.1 x30的填料按一定密度编纵而成.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口 成标准型.高教型 高穿透型等 使用时,用丝网叠成的条形或盘形阀块,制成没汁要求的形状放置于相应的娴气设备中。一般将这种填料层块称为丝网除雾器。作为一种有效的气液分离装置,丝网除雾器在石油 化工 医药.冶金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丝网除雾器时.应进行有关的设汁汁算.确定操作气速、丝网除沫器的而积及厚度 分离效率 系统降等数据 丝嘲除沫器的操作气速对分离散率有很大的影响,应选取得当, 因为气速过低.烟气中夹带的焦油细雾粒处于飘荡状态.未与丝_网除雾器碰撞就随着气流通过丝网除雾器而被气体带走;气速过高.则在丝网除雾器上聚集的液滴形成液泛.以致一度被捕集的液滴又 溅起来,再次被气体携带走.使分离效率急剧降低 操作气速与效率的关系为提高净化效果.
6 m! A7 S$ A* [% f& @3 s+ W: ^2 S$ ]+ Q0 ]* u- b. a; J" ^) r3 K
吸附净化法
& d0 M3 a, p) g7 X吸附净化法是用多孔固体(吸附滤料)将流体(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积聚或凝缩在表面,达到分离目的的操作,根据吸附滤料表面与吸附质之间作用力的不同,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吸附净化用于沥青烟气处理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由分子间引力引起的,通常称为“范德华力”,它是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的总称。其特征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不发生化学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即吸附与脱附。物理吸附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但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在吸附净化前对沥青烟气进行冷凝处理可提高净化效果。选用合适的吸附滤料是吸附净化法的关键之一。作为吸附滤料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即吸附滤料应是疏松的固体泡沫;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以便达到净化一种或几种污染物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再生特性和耐磨能力,有对酸、碱、水、高温的适应性。
7 j3 s. i5 A( q( m8 `沥青烟气吸附净化法的主要设备为固定床式吸附器,一般为圆柱形立式结构,内置格板或孔板,其上放置滤料,沥青烟气由容器内通过,穿过滤料间隙,经吸附后排出或进入下一道工序。固定床式吸附器的设计计算,主要是从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两方面来考虑,而固定床的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的影响因素,又主要体现在传质区大小、透过曲线的形状、到达破点的时间和破点出现时床层内滤料的饱和度等方面的数据,较为复杂。
4 t2 G' ]* v& J1 L总的来说,吸附净化法设备要求简单,对大气量、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有独特的能力。吸附净化法应用在沥青烟气处理中,在除味方面也有较明显的效果,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其他手段结合使用。) g5 u; }" \5 d* X4 I
静电捕集法:由于沥青的比电阻适宜.对金属无腐蚀作用.经捕集后呈液体,静电捕集法净化沥青烟气有较好的效果
' f' Y( y1 @* v燃烧法:5 T  q2 I0 g" t! H/ c4 i
就是将沥青烟气直接引入专用的加热炉焚烧,经一定时间的高温焚烧,可较为彻底地净化沥青烟气。在对氧化沥青装置的尾气处理时较多地采用这种疗法,但该法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并且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很难在防水业推广应用。
* j7 r1 ]; p6 f0 ^3 结语
8 {, b. }6 y! n  u4 |! ~在生产应用中.沥青烟气的净化应根据备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场地而积、周围环境、沥青烟气量 投资额等都是要考虑的,一般来说,为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应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m8 @! e9 ~) v* E+ q# n, e
我公司生产的沥青烟气治理设备就是根据以上文中提供的几种方法组合起来,通过实际应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xyzabcxyzabc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