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5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80后”登场引发职场冲击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管理者的挑战# u/ _4 j, V# \3 u
3 {0 o9 Y! F$ q$ R5 V
“用脚说话是‘80后’员工的典型特点之一,他们的离职率一般都比较高。”社会学博士姜汝祥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此说。
3 `7 @; O4 M+ V( g3 P' L6 ]5 e  m4 ~2 E, Z
在姜汝祥看来,所谓的“80后”,特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之后)至80年代前半期之间的人,1978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这一代人率先成为独生子女。“80后”工和六七十年代员工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x# ~( s9 W  I+ [% y

& P. A6 g1 B% u9 v0 y5 ]9 Y) ]: _: U“六七十年代人成长于多子女家庭,父母的爱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控制的,需要去争取。而这对‘8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垄断的,这就使得他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会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应该按照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他,否则就不玩了。”姜汝祥说。
+ V2 E1 a. t# y$ B( H( X
# j4 L. e, L. W2 h在职场中,因为主管一句话就辞职的“ 80后”员工比比皆是,很多人甚至在辞职前都没有找好下一份工作。
  t' G, `  b9 _6 z
( Y* O+ C% }- ?5 }- l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95%的“80后”员工认为工作“没有更好,只有合适”,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的“80后”高达56%,一至两年更换工作的也有25%。
8 [4 s, G& L" \( T7 U
4 }+ V) |7 n& P6 Q7 p/ u在那些六七十年代的人看来,“80后”员工缺乏忠诚感,同时被指责的缺点还有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自私、注重个人享受、缺乏集体精神等。同时,他们也被认为更加务实、敢想敢干,而且受到过远比他们父辈更好的教育。$ t. x0 D' }% {5 D+ S$ T1 |9 U
5 \- g2 ^5 `/ i9 ?# F6 c2 h5 Y
“他们才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对于他们,我们可以指责但不能阻挡;可以引导,但不能完全改变。”姜汝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 `. n/ Y3 m- t9 r- Z8 ]8 Y6 F8 \4 [
现在中国管理者手中的管理书籍以及头脑中的管理思维,大多数都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原有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已经变得不再有效,管理者凭着过去的经验来面对“80后”员工,落差在所难免。
8 v. O4 k' y! e8 I- V6 _. d8 z8 Q  _3 k
“‘80后’员工进入职场,需要管理者提升自己的领导力。”美世咨询高级管理顾问赵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受访专家的赞同。, [! K) p5 @/ n4 x3 H' ?8 G

- Q) C( z% f) T" T4 g3 Q! T- q8 d5 {% {“如果觉得新来的员工就应该如何如何,不是‘80后’有问题,而是‘60后’有问题。”家得宝人力资源经理王胜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 D& H) u# @6 L$ A6 p1 M  ~; n. ~$ V* j" g/ z5 E
如何引导
& ^' c4 @" t/ R8 V- s) m: _" h# L& B( \- a& |2 `
“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的位置,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只是没有把他放到他正确的位置,”蒙牛人力资源总监张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考虑到‘80 后’员工的热情、灵活和聪明,我们常把他们放在销售、营销等位置。” $ ]/ Q% ?( I# ~/ D

7 I, j3 S9 W( q$ ]) v当然,对员工的量才使用并不只是针对“80后”员工而言的。. p, f9 D3 ?/ {  g4 q  d
6 F6 Z, o3 }" }1 g
“‘80后’的员工还是需要调教”,王胜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她这样说也许并不是指责“80后”员工,六七十年代人刚刚踏进职场的时候都是不成熟的,“在关键点上,要事先给他一些提醒,碰壁之后要和他及时沟通。”赵溪认为,“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也表现出比上一代人更多的自信,但技术上还有很多都不成熟。”
! f: z$ [% B% n. P9 ~3 O9 a, l) X) q+ a- g) G3 f: H$ `$ T
赵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应该让‘80后’员工多参与”,六七十年代人习惯“听话”,而“80后”则不甘于只是听命的地位,因为他们在成长中一直是有决定权的。“在做建议方案的时候,主管们应该让他们多参与, ‘80后’员工也不是要求你在多大程度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是在多大程度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自由发挥他的作用。” - _/ P: u; q! @5 j0 w. c

- X* D" g" c3 X( i! c$ k; J8 u同时,对“80后”员工必要的约束是肯定需要的,但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已不大使用了。 / O1 M) `: w+ K/ [; T, b) l
$ O5 N3 c/ u2 |" C
在指导“80后”员工的过程中,管理者要用比较亲切的方式,不能让他们感觉到是在命令他,这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尺度确实很难拿捏,而六七十年代人,你直截了当告诉他们就可以,这也正是很多领导者反感“80后”员工的原因之一。3 U5 p$ o# n2 s2 X! D! G
9 {  v5 N6 a; T3 N' j# i& G/ H
“规章制度不是万能的,关键还在行为方式。”赵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知识性工作者价值创造过程并不明显,不适合硬性去管理,可以有软性提示,更适合用温柔的方式去影响他。' V! X. A" g) ^0 C$ R4 o
% r) @$ F" R# S6 Z5 u, D/ z. s
赵溪认为,对“80后”员工的一味迁就也是不必要的,任何一代人进入职场都要社会化,在帮助他们的时候还应该有一些约束,有助于“80后”员工更好地社会化。同时,相对于人力资源主管来说,直接主管对“80后”员工应该负担更多责任,也更应提升领导技能。
/ Z% |4 ?% P0 ^% ?. P4 _, m  f管理趋势
8 |  Y' j: e: B4 ?; [# n4 u; y" p% `% A" B2 b) D+ P0 p3 B
“80后”员工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会造成革命性影响。, f" f' {! ], m! V: b' f4 n# h" k
2 ]) @6 }2 o% X& y' Y
忠诚度的形成是过去管理的重要话题,但在“80后”看来,企业与员工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雇用关系,用不着存在所谓的忠诚度,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将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Q" x% M% e* ?+ U3 G. d

, Q2 E- i7 F9 q$ Y' G# U& Z随着员工的成长依次会有现金的需要、职业稳定的需要、事业成就的需要,而他们的需求除了对金钱的渴望更加强烈外,也对其他需求也更加多元。“有的‘80后’员工开始就想获得很大工作满足感。”赵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需要管理者提升自己对员工激励的能力和水平。
3 {/ d1 J& s/ `7 z2 z0 W
) p# X1 {: U* j4 h7 n8 y智谋式企业家们也站在了被挑战的最前沿。0 Y$ X0 H: N2 d% f! p8 v* r$ i
: {" L1 W9 ~' y4 P4 c
六七十年代人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多的一代。他们往往需要的是魅力型的企业家,类似权术的管理更适合他们。 8 v- C$ n* A; V& E

% g% @" y1 e* q7 U3 e而“80后”员工讲究公开,姜汝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与前辈相比,他们更符合市场经济精神,公开表明自己的利益,不委曲求全,不满意的时候用脚投票。而智慧型企业家往往不能满足他们对公开的渴望,这正是“80后”员工进入跨国公司往往文化比较契合的重要原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