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54|回复: 14
收起左侧

[推荐] 从“你会搬东西吗?”谈谈人类工效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7 1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你会搬东西吗?”谈谈人类工效学

3 M9 H; w! i' m“你会搬东西吗?”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认为问得太怪,谁还不会搬东西!其实不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因搬东西而造成急性腰扭伤。因搬东西不当而导致的急性腰扭伤,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东西太重,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2)搬东西的姿势不正确;(3)几人共同搬一件重物时动作不协调;(4)弯腰猛烈搬动重物;(5)搬物者自身腰椎结构有缺陷,如有炎症及周围软组织的瘀痕、粘连等;(6)搬东西时突然滑倒、踏空等。
% e2 M: y+ ]7 { ' N1 p' j# a6 c$ D% m5 P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因上述因素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纤维断裂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搬重物姿势不正确,当弯腰超过90º时,骶棘肌就不再维持脊柱位置和保护韧带的稳定作用,脊柱后方的张力则由韧带承担,加之重物又超负荷,就可使韧带或肌肉撕裂致伤。再比如在搬重物滑倒或踏空时,会使相应肌肉、韧带在瞬间承受异常强大的应力,导致肌肉、韧带撕裂或断裂。/ p% A7 k3 S, Y+ N, P' ?

2 A5 e, v4 n; `0 k+ ?! [# K可见,搬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也要讲究科学,搬东西有科学,从广义讲,这就涉及到人类工效学。
& n# E9 ~% ?" l9 P, }
+ `( b' p1 R6 [# r& p; R1 h; l2 ?人类工效学,又称人体因素工程学,是一门涉及运用工艺学设计劳动场所、生产设备、机器、工具和工作任务与工序时,要与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力学原理和心理学的知觉与行为特点等相一致的应用学科;它着重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的3个基本过程,其目的在于创造安全、舒适的劳动条件,保护和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其具体措施2 i& H" T/ u# |6 `2 C, Y  H1 \  Q
3 \0 K; M+ Y# O6 }& G" |
如下:9 Y5 Q/ N8 i) h7 ^4 v& t7 \

5 F0 u& h1 x; d6 U" r, ~; \一、注意改善劳动操作的设计: W4 s; R1 f4 ^6 D

& M1 m; N: d& l! J+ H  k首先,应尽量避免腰部活动。如坐位劳动时的设计原则是操作者不需前倾、侧弯或扭转腰部,手就能进行操作活动,以前臂活动能完成最佳,全臂伸达完成次之,超过此限度范围的反复活动则易致腰部疲劳和损伤。如操作时避免不了某些腰、肩活动,则要求设计应尽量减少屈、弯、扭腰的角度,一般以不超过15º为宜。第二,应尽量避免静态姿势。如维修6 ^+ M$ S5 t: E8 B, e/ C

- W1 b* s( r/ e2 a: G工作时常要求左手牢握物体,右手进行操作,这样左手容易疲劳。可改用夹持器、台钳或交替用手来缓解局部静力紧张而致的疲劳;又如操作计算机时常常躯体前倾,双肩及肘微抬,长时间持这种静态体姿易使肩、颈和上背部肌肉疲劳、疼痛,可通过调整布局和坐椅高度等来缓解静态体姿,并在工间休息时做做体操来解除疲劳。+ \" F7 c2 G8 H

7 X" D8 B( X4 c6 S" m; T$ a+ {二、注意改善工具设备的设计( \7 s- U! u% t3 z+ H+ u
0 J7 P2 N; D9 k3 u5 j0 W
首先,应科学地设计控制器及仪表的位置与布局。旋扭、拉杆、操纵杆等常用控制器应设置在不需躯体倾斜,只用前臂就能达到的限度内;仪表的大小、样式及其排列顺序等,也应考虑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视觉功能,以免引起视觉疲劳和误读;在设计控制器与仪表的布局时,尽量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为一体,这种逻辑联系,能使操作者处理信息时能降低紧张程度,减少失误。第二,应科学地设计坐椅及工具手柄。如椅高应适合多数人坐位时双脚恰好着地,对个别人应供给搁脚垫以防悬腿;椅面坐深不宜超过40cm,以免影响庶(gu6)窝部血液循环;椅面应相对平坦,前缘呈光滑弧形;还有能维持脊柱前凸的舒适靠背,以协助支持背部重量;对需抬肘操作的作业,应设有短软垫的扶手来支撑肘部;需转体操作的,应供给转情。又如设计的手柄承力面应足够大,并应无锐角或棱缘,不宜有指槽,表面摩擦系数应较大,便于以较小握力握牢,以避免对手的局部产生过大压力。
. {3 U9 |" a0 T , P& a7 z6 f" H) T$ G3 n* |! U: y
三、注意科学运用体力. o4 A1 Z1 m3 ~
$ e! `4 e. ], X& s$ D
首先,劳动时应尽量把力用到作功上去,避免浪费在身体本身及其不合理的动作上。当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如躯干和头部随重物的被搬起而与重力相反向上移动,则大部分有用的力被耗于体内(46页见图1);正确的方法是运用体重来平衡重荷,并在开始时随着重物的向上移动,体重应当向下移动(46页见图2)。又如作业人员向下用力安装零件时,则站立姿势较坐位更为有效,因能利用头和躯干的重量与伸直了的上肢协调起来提供较大的力(见图3)。利用体重的另一方法是从动量中获得,可利用在瞬间的突然弯曲或伸直肢体来产生强大的力,为了获得最大的力,可运用具有大肌肉的关节尽可能在最大的距离上运动,如锻打。第二,劳动时应注意预防提举或推拉重物造成人体损伤。预防提举重物而致人体损伤的原则为:(1)提举重量应在个体力量限值的50%以下为宜;(2)提举重物时应尽量限制扭转躯体,必须转动时以移动双脚转动骨盆为好;(3)应使物体尽量靠近身体,避免弯腰,尽可能采取半蹲位用腿力来提举(见图2)(4)避免高举重物超过肩或头高,避免踮脚上举;(5)在杂乱与滑的作业场所工作应谨慎小心。预防推拉重物而致人体损伤的原则为:(1)拉重物较推重物作用于脊柱的压力大17倍,故最好采用推的方式;(2)应在平坦地面推或拉,否则应有刹车系统;(3)地板与鞋底的摩擦系数应大于0.8,所以作业人员应穿防滑的工作鞋;(4)开始推时,应用一只脚撑牢并用背力推动,较之用双手与臂推动好;(5)()车的把手应置于髋高处,低于髋高则使用不便且不安全。
, W9 M" d4 M5 _* w% P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Paul_peng + 3 鼓励发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8 16: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说的很好,如果是原创,bz应当考虑加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8: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xminsaga 于 2008-6-18 16:03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s" a) m& s0 b. z+ @  W0 u
说的很好,如果是原创,bz应当考虑加分

; f0 O) S" q4 I, F. @3 e: i4 i# J+ v2 K4 ^: W
是转帖,是老师的培训资料。谢谢。
发表于 2008-6-19 1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比较实用,很现实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却很少思考。
发表于 2008-6-20 1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good ; O# c3 k: [  K0 K- t
做设计要考虑人机工程学
* n. e+ k$ Z) e" P最好自己亲自试一下,从操作者的角度搞产品开发
发表于 2008-6-21 23: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对工作中的安全操作很重要,在工作中也要考虑到人机工程的
发表于 2008-6-23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的确好文章  支持
发表于 2008-9-5 0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呵呵...在偶發的一個帖子中可是圖文並茂的進行了說明啊
发表于 2008-9-22 12: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好文章,支持
发表于 2008-9-24 1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以人为本
  v* ^3 D- }/ b+ ?  U7 Y  ]科学无处不在
发表于 2008-9-25 1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谢谢,很受教
发表于 2008-10-31 16: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挺有道理的,再放几张图出来看看就能加深理解了!
发表于 2008-11-3 1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eric94112 于 2008-9-5 09:33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6 ?8 n0 K9 d' r& v
呵呵...在偶發的一個帖子中可是圖文並茂的進行了說明啊
! m& A6 [6 i4 b9 q, I% M8 \4 s- t  U
- ]+ @' Z+ M- b$ L3 x# [
兄台可否将链接写上,很想看看。
发表于 2008-11-4 1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是啊 可以让流程中的工人最省力最合理的工作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2-9 13: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