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76|回复: 24
收起左侧

[求助] 大家帮我来分析这照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材料 ML40Cr  830度淬火开裂(图1)
- Y9 U1 I3 R# N" F) X+ v5 X$ Z怎么判断是淬火工艺的原因还是原材料的原因引起的开裂9 B1 W+ f  e6 E6 t4 i- N7 E
我要判断是淬火工艺还是原材料的原因 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什么思路
9 y# B7 z/ L2 o# u2 z. M0 i2 O/ O8 q0 ~! g' h9 r* S
[ 本帖最后由 1135026 于 2008-1-8 10:48 编辑 ]
DSCN8269.JPG
发表于 2008-1-8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先查原材料是否有裂纹。
% G* }0 I5 S7 o, N横截面切开,看裂纹两侧是否有脱碳现象(如渗碳或氮化的话,看是否有氮化层)。若是原材料存在裂纹,肯定有上述问题存在。* h% x2 z" k; u! b6 O# y
如原材料没有裂纹,再查淬火前是否有带状组织或带状夹杂物或工件是否经过正火、晶粒是否粗大或晶粒是否均匀等原因。
" N  w. t( _. d0 X如排除以上原因,就是淬火工艺的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8 1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像图片这样的裂法,应该是材料本身已存在裂纹。如果是热处理问题,应该是受力后断裂。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8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楼主应该项先说明一下所用的淬火工艺,加热时间多长,淬火液的种类及浓度....只有淬火温度说明不了太多的事情.
发表于 2008-1-8 16: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先确定实际淬火工艺是否正确吧?有时工人并不按照工艺来,我曾经遇到过45用水冷的,半吨一个的零件两半裂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6: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这是一个 用户拿过来的,我也不知道什么工艺,组织很好,是回火S,所以这个样应该回火了没有渗碳或氮化,原来的材料也没有了 。我现在就只有这个样子7 ^' n" W4 z* L) }
所以请求高手帮我想想办法
发表于 2008-1-8 19: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你要做一个横截面的金相才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横截面的金相我做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脱碳
发表于 2008-1-8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如果是淬火裂纹,一般平直,尾部细长;
9 w% [- K5 p  h如果是淬火前裂纹,在淬火后金相检验裂纹两侧多有脱碳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0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根据图片上,裂纹的走向,我觉得可能是工艺缺陷,原材料的裂纹不是这种。
( A  ]. j+ ^$ r! s7 O* f% O. k不过,因为不了解你们的远材料的来源及其工艺,我暂时认为,是淬火工艺带来的缺陷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06: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应当是淬火裂纹,而且是因淬火时采用了水/盐水等在馬氏体区冷却速度很快的介质淬火时冷透所产生的.建议查一下使用的淬火介质并做相应的调整.未见到尺寸,估计这样的零件用油就可以淬透.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0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零件端面有字,估计该件是采用冲压成形,成形件本身已带有裂纹。
: X+ o8 I/ I. I) u检查未处理的零件,便可确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0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大同
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8 f7 l6 W4 j9 q9 K7 |& c$ y
1、清楚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和供货状态;
. K- k8 V( ~, F7 s1 I) o2、掌握本工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各过程的具体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2 _3 P1 ^  h3 _$ M2 ^0 d& W6 A3、对零件裂纹部位进行取样分析,应分析以下内容;: H6 E9 o3 @8 K- `1 M
   1)裂纹处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0 I( T6 `7 e# l& x# I0 R' a   2)裂纹处的宏观表面状况;3 N/ u( {1 `  R2 k3 S+ q
   3)其他正常部位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3 N5 Q3 c# X% b( [4 s  p3、综合零件的制造工艺、各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得到相关结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得看你的横截面是取的什么部位,因为也可能是热处理前有某种缺陷或者裂纹,在热处理过程中扩展了。0 d  j6 g7 s$ z! Q* }9 r+ z
你打开裂纹面,看看裂纹扩展方向,然后选区裂纹源附近做金相,看裂纹附近又没有脱碳?才能确定裂纹是产生在热处理前还是后。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9 1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从图片获得的信息

从图片上的信息来看,产品开裂了,我们在分析开裂的原因时,应该从总体来看,在如何判断是热处理开裂还是本身已经开裂,2#朋友的方法是最正确的。  B9 Z- c6 _  _9 v' _
我们在分析产品时,不能简单的单独看热处理,因为热处理的质量与产品结构和工艺有关。根据楼主提供的图片来看,产品是通过冲压加工而成的,即产品在加工中存在开裂的可能,另外因为冲压造成产品应力的集中,在热处理时也容易造成开裂。
: z) I6 z; r8 b- @. W2 q' D0 w所以如何避免开裂应该是楼主最关心的问题,方法有二:机械加工时若采用冲压,尽量采用红冲;其次在淬火前先作去应力处理,正火或退火。7 ~: A2 a% \1 n4 ~$ z' X0 P$ ?" Y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0 1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应该是成型过程中的表面缺陷引起的淬火开裂。
发表于 2008-1-10 1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回复 2# 的帖子

2楼的思路很正确,我补充一点,假如材料没有原始缺陷,一般热处理开裂在尖角位置,从图上观察,该裂纹处于两个尖角之间,可能在热处理前就已经存在微裂纹。具体观察方法参考2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tdragonfu + 2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8: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这几天我做了金相和电镜8 J( u4 C$ P% k
金相在裂纹没有脱碳,做夹杂也正常
  i6 A  C; J1 B断口已经完成完成氧化了 形貌和成分都不能看了3 s8 f* K3 [& w
我想做一个看是不是有偏析0 u9 v* W9 B$ \# R, H2 \
最好的办法是怎么做啊?
发表于 2008-1-10 21: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从照片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材料裂纹。肯定不是热处理造成的裂纹!
发表于 2008-1-11 0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先说明一下所用的淬火工艺,加热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我不知道工艺8 [; F6 t6 C5 ^$ Y. U
现在给我的就只有这个样
* J7 d' P  |  w0 U+ D5 I' D: }, [其它都不 知道) W+ Y( s- C, A1 N  Y& ?
我想看看C-Mn的偏析4 R) X# f# S4 Z4 b: i2 R& q
各位有什么高招吗
发表于 2008-1-11 13: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原帖由 hbh0606 于 2008-1-8 13:54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8 N9 p+ a5 K2 K像图片这样的裂法,应该是材料本身已存在裂纹。如果是热处理问题,应该是受力后断裂。

! j/ X6 y! G# P. k
* l" C; r$ i1 c! @) x, J这张图很可能就是受力后开裂。0 w' {- }" h$ A3 _- e& [1 |5 ?
楼主说,裂纹处无脱碳,可见裂纹基本形成于使用后。
. U2 a/ u0 m0 A工件因热处理开裂,一般会在应力集中处开裂,可能是处理时,也可能是处理后。但图片所产生的开裂不在前面所说的位置,基本不会是热处理造成的开裂。  u2 C. a* q, L5 j' g- _% C
个人倾向于材料原本已有裂纹,淬火时或使用时将裂纹扩大了,所以裂纹尾部无脱碳。
/ |  Z* O6 K5 x2 T( z还有一种可能,材料本身存在裂纹,淬火时产生开裂,于是就交给你了,没有再进行回火处理,所以你看不到裂纹处有脱碳。//不好意思,少看了楼主补充的组织了,说明这一点也可以排除了。$ O8 ]# O% D$ r& B
另外,热处理过程如果用保护性气氛,不一定要渗碳处理,也可以使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处无脱碳。: C. i4 O: p& I3 _) u. h
最后,小结:材料热处理前有小裂纹,开裂产生于热处理过程中,使用可以扩大开裂(有没有使用过,楼主可以自行观察),但开裂原因不是热处理。
7 G5 p$ s/ i  i; @* y6 o; N$ O/ ~, D: D
如果照jiwanglin说的做,感觉没有必要。可能版主觉得比较全面,但没有重点,可行性很差。用于写论文的思路还好点。也可能楼主正是写论文也说不定哈。
- R( O2 r' ?+ e, O) o8 N: E
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 m5 V( b& Y9 k/ X& Z2 J1、清楚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和供货状态;
" i5 x( r, }3 b7 O2、掌握本工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各过程的具体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 l* k0 E+ H7 H( |, u% L3、对零件裂纹部位进行取样分析,应分析以下内容;
: m! {/ G2 t2 s   1)裂纹处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 s  o) H* @# [6 @% d" _   2)裂纹处的宏观表面状况;
* e4 ^/ Y3 d4 z' M   3)其他正常部位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 y2 I" W, ~4 r9 A. h3、综合零件的制造工艺、各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得到相关结论。

5 F8 H) l4 c! t: k4 g9 j$ h& w2 K# e* Q0 g7 U% ~
惯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J8 Z# ]3 v+ |2 R2 x3 F' s

( s( h+ C' v0 t# t, q- R% L[ 本帖最后由 mrgadfly 于 2008-1-11 13: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该工件为高强度螺栓,我观察了一下为12.9级,从裂纹位置和形状判断应为原材料原始裂纹,经过加热淬火后表现出来
发表于 2008-1-11 15: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估计应是热处理裂纹,裂纹粗大,且纵向贯穿,一般情况是不能产生如此严重的裂纹的
发表于 2008-1-11 16: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教大家一个不用任何专业检测,只用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E/ f& y4 B$ Z4 S* F  @

* y, p  Y7 t+ p& i假定原材料没有问题,是热处理工艺问题。这个假定的结果是,与楼主图中所示零件同炉的那批都会有问题。4 B$ H! x9 c4 K
就看楼主那边是批量出现问题,还是个例了,如果是个例,就把上述假定推翻,是零件处理前的缺陷造成的,在实际工程中属正常现象,除非100%裂纹检验。如果是批量问题,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原材料问题,二是热处理问题,还需具体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如果是零星小批量出问题,原因就是前者,如果是整炉出现问题,原因就是后者。8 {, D* D7 d5 L3 m; Z. l1 x5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W  U/ [8 L( ?% b2 q+ \. i

$ y+ |0 I2 {5 L. n2 U5 h3 b! V[ 本帖最后由 cumin 于 2008-1-11 16:25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