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1 13: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 j/ X6 y! G# P. k
* l" C; r$ i1 c! @) x, J这张图很可能就是受力后开裂。0 w' {- }" h$ A3 _- e& [1 |5 ?
楼主说,裂纹处无脱碳,可见裂纹基本形成于使用后。
. U2 a/ u0 m0 A工件因热处理开裂,一般会在应力集中处开裂,可能是处理时,也可能是处理后。但图片所产生的开裂不在前面所说的位置,基本不会是热处理造成的开裂。 u2 C. a* q, L5 j' g- _% C
个人倾向于材料原本已有裂纹,淬火时或使用时将裂纹扩大了,所以裂纹尾部无脱碳。
/ | Z* O6 K5 x2 T( z还有一种可能,材料本身存在裂纹,淬火时产生开裂,于是就交给你了,没有再进行回火处理,所以你看不到裂纹处有脱碳。//不好意思,少看了楼主补充的组织了,说明这一点也可以排除了。$ O8 ]# O% D$ r& B
另外,热处理过程如果用保护性气氛,不一定要渗碳处理,也可以使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处无脱碳。: C. i4 O: p& I3 _) u. h
最后,小结:材料热处理前有小裂纹,开裂产生于热处理过程中,使用可以扩大开裂(有没有使用过,楼主可以自行观察),但开裂原因不是热处理。
7 G5 p$ s/ i i; @* y6 o; N$ O/ ~, D: D
如果照jiwanglin说的做,感觉没有必要。可能版主觉得比较全面,但没有重点,可行性很差。用于写论文的思路还好点。也可能楼主正是写论文也说不定哈。
- R( O2 r' ?+ e, O) o8 N: E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 m5 V( b& Y9 k/ X& Z2 J1、清楚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和供货状态;
" i5 x( r, }3 b7 O2、掌握本工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各过程的具体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 l* k0 E+ H7 H( |, u% L3、对零件裂纹部位进行取样分析,应分析以下内容;
: m! {/ G2 t2 s 1)裂纹处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 s o) H* @# [6 @% d" _ 2)裂纹处的宏观表面状况;
* e4 ^/ Y3 d4 z' M 3)其他正常部位的显维组织、微区化学成分。
# y2 I" W, ~4 r9 A. h3、综合零件的制造工艺、各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得到相关结论。
5 F8 H) l4 c! t: k4 g9 j$ h& w2 K# e* Q0 g7 U% ~
惯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J8 Z# ]3 v+ |2 R2 x3 F' s
( s( h+ C' v0 t# t, q- R% L[ 本帖最后由 mrgadfly 于 2008-1-11 13: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