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 }; Z% j- u8 a7 }- s' s 目前国际上对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质疑,有一部分是关于化学物质的。但是国内似乎很少有消费者会注意到铅、二甘醇这些化学成分,而是更多地关心商品的物理特性,比如这个物品是否经久耐用等等。这是不是说明不同的消费对于质量的认识有所不同? # A. i8 o) F% J; C+ a
4 w1 ?# S; L/ ?9 Z' l 万举勇: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需要从质量的定义说起。一般认为质量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合性质量,即一件产品需要达到特定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或行业性标准。另一种是适用性质量,也就是产品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因为不同的国家、地区和行业都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消费者也有不同的期望,所以质量的好坏也是因人而异的。 5 L" e6 t3 N# {5 [. Y
4 D5 g! W% Y+ b! ^/ u! a
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有它所适用的阶层,它的目标客户群。只要目标客户群普遍能够接受就可以了。所以企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很高的技术含量,而应该先了解客户的要求,并据此来进行生产。 6 `, b$ I, ]% l G" n9 n0 m
M" ^6 E6 _& G 奥斯顿多夫: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安全性,也就说,消费者能安全地使用产品,同时产品本身也能达到环保要求。这就要求生产商了解不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另外一个是易用性,比如说咖啡机,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觉得只按一个按钮就能得到一杯咖啡的咖啡机比使用程序繁琐的那个质量更好。这就要求生产商真正明白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 M6 e; H: N7 J4 w
9 |; E0 M* f% l9 A0 D Y% R
邓伟文:“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国际上的一些法令法规变化太快,所以需要及时去了解。 % I% y1 u+ e% Q6 N7 b1 r! [. X
/ H- y* f$ q' w# S7 F* H
也就是说对出口国的了解很重要,那么国内出口商需要了解出口国的哪些信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呢? " T2 ]& f4 d Q, T; X# R; o& {3 t" E7 ^. N7 k: @
万举勇: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国家会有自己的法令法规或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会与国内的标准不同。由于时空的限制,国内的出口商可能注意不到这些变化,这样,出口时就会遇阻,等到明白原因时,可能已经造成了损失或错失了机遇。所以,对于出口国的技术法规的了解相当重要,包括它们在环境保持方面的一些要求,比如对危害物质的限制,甚至还包括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方法。另外还必须锁定出口国的目标客户群,了解他们的特殊要求,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1 K9 x" n6 h& k7 `$ n3 N i" m4 K& L
6 \+ S, J" r1 e, w" B. t
邓伟文: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可以直接和出口国联系,或者和国外的采购商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国内有很多第三方质量和安全服务机构也提供这样的服务。有时候问题可能不是出在技术法规上,而是生产商生产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了解国外的信息,生产商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