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8天前
查看: 1362|回复: 3
收起左侧

[环境科学] 清洁生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5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概念
. r/ O( a5 @8 l  e4 ^       一些国家在提出转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和污染控制战略时,曾采用了不同的提法,如废物最少量化、无废少废工艺、清洁工艺、污染预防等等。但是这些概念不能包容上述多重含义,尤其不能确切表达当代容环境污染防治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p8 n- ]" A) m$ W' l- 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综合各种说法,采用了“清洁生产”这一术语,来表征从原料、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的广义的污染防治途径,给出了以下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贝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11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
  V0 x" e. o7 l( E. p        美国环保局的定义:污染预防和废物最小量化都是美国环保局提出的。废物最小量化是美国污染预防的初期表述,现一般已用污染预防一词所代替。美国对污染预防的定义为:“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所产生的废物量力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源削减指:在进行再生利用、处理和处置以前,减少流入或释放到环境中的任何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与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或组分相关的对公共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人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包括设备与技术更新、工艺与流程更新、产品的重组与设计更新、原材料的替代以及促进生产的科学管理、维护、培训或仓储控制)。污染预防不包括废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的浓缩或稀释以及减少其体积或有害性、毒性成分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的活动。”( R9 K/ d" {/ |7 g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0 s! J& i- I! ^# p! j
2.清洁生产的内容
% n  T5 J' {+ P(1) 清洁的能源
  R, N% ?, v: E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如煤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如城市煤气化供气等;对沼气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9 s$ x/ K& |" v. R(2) 清洁的生产过程7 ?; q) m" t$ R1 h# ?! s, |1 r6 |
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 O2 t# e) w+ V: ]7 H! o0 I5 x$ {(3) 清洁的产品( m; F1 f$ w/ {
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0 Y' j/ h* A& ?; s6 @3.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
3 S# x# F7 o9 H# E+ v% u$ r(1)工业污染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K' D0 r1 Q1 x5 F8 t+ x
       发达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反映非常强烈。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其原因在于:: g3 {8 Y+ B4 J: c% c& B2 c0 M$ c5 f
        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生产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检测越来越多,规定控制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既使如此,一些要求还难以达到。
6 ^9 N  h- Q- I8 t       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因为一般末端治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处理后排放。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b5 X# f' T6 F7 R3 _# B
        第三,只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资,而且使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包含未反应的原料)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耗增高,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p0 f# C$ q) v$ p/ j; D2 n       第四,实践证明:预防优于治理。根据日本环境厅1991年的报告,“从经济上计算,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更为节省。例如就整个日本的硫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而言,排放后不采取对策所产生的受害金额是现在预防这种危害所需费用的10倍。以水俣病而言,其推算结果则为100倍。可见两者之差极其悬殊。
2 o! @+ g, M' k; c$ h# ~        据美国EPA统计,美国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总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GNP的1%),1987年猛增至850亿美元,80年代末达到1200亿美元(占GNP的2.8%)。如杜邦公司每磅废物的处理费用以每年20~30%的速率增加,焚烧一桶危险废物可能要花费300~1500美元。即使如此之高的经济代价仍未能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目标,末端处理在经济上已不堪重负。8 H) H4 e! ^: O4 u5 w
       因此,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大企业集团(公司)都纷纷研究开发和采用清洁工艺(少废无废技术),开辟污染预防的新途径,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5 L- s# R0 E" c  c  d9 l
(2)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F- Z* k/ k& w# t- d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各条战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加1.24倍。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稳定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资源的开发和消耗不断增加,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根据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不包括乡镇工业),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标立方米,SO2排放量达1825万吨,全国普遍存在酸雨的污染题。某些城市如长沙、赣州和宜宾等酸雨的出现频率达90%,部分地区已被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1994年,全国废水总排放量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占总废水排放总量的61.73%,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 Y- v2 ~6 l  z- E# F. S# L8 ^

, {* f$ Q- e7 N9 K) `' o7 {" r" m5 ^- x) v表1      1994年全国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0 v  L9 \0 p) r- ]2 y
项      目           排  放   量
) t! H5 i/ E2 J3 L5 E化学耗氧量     681万吨 ! `5 n: g8 D9 |& z
重金属            1697吨
4 a% `' ~  o5 R. C; U2 b3 |7 j石油类            55748吨
7 P4 U6 }5 p/ R: {挥发酸           5442吨 0 ?4 ]; Y. v* Q4 T
氰化物          2548吨 ( V4 @, V0 I5 Q2 P5 l1 j% Q
砷                  1038吨 ) J$ ~' U) B- m: Z" Z: T
 + R) o4 |! T/ y3 R+ y) p7 j
        目前仅有不足10%的城市废水和35%工业废水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绝大部份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对水系造成严重污染。在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水质评价的110个重点河流中,属于4、5类标准的已占39%。江河水质污染的类型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
; X. E4 l* N: T1 l        工业固体废弃物一年产生6.2亿吨,历年堆积量已达64.6亿吨,堆存占地55697公顷。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发展趋势很快,严重退化面积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每年由于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如此惊人的数字,使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_3 \, U" C  L' ~% Q' P! t
        从资源承载能力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按目前水平,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还将会进一步加剧。
# f! r, o  R+ q; q6 g( y$ w       上述情况表明,如果我国仍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使经济增长现象成为短期行为,难以维持。所以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发表于 2008-3-5 23: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好的,不错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21: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我们单位去年搞了,感觉是走过场。其实关键是要领导重视,还要有资金投入。
发表于 2008-3-12 2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呵呵  现在在学   不错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